【鏡相人間】被偷走的人生 周子飛囚籠去來40年會員專區人物周子飛常思考人生哲學,閱讀《三國演義》《三國志》是他思考人性、認識世界的一扇窗。文 陳虹瑾攝影蘇立坤影音陳建彰發布時間 2020.11.21 18:28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6 臺北時間國科會周子飛三國志心理學研究家暴啞童電競張雄智能障礙體罰中原大學鏡相人間原住民人物篇收養寄養家庭戴浙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加入訂閱會員代兄被囚 失語六年變啞童1986年,遭瘖啞榮民張雄囚禁6年的8歲原住民兒童周子飛被警方自囚室救出,因成長過程缺乏刺激,他完全無法言語。這則戲劇性的「啞童」故事轟動一時,新聞沉寂後,他短暫輾轉於原生家庭與寄養家庭間,最後被中原大學副教授戴浙收養,從此隱入人群,受過義務教育,投入不同的勞力市場,為自己掙取生活所需。許多年以後,周子飛在餐廳打工,瞥見廚房餿水桶裡翻動著的白白的蛆,忽然想起童年的菜色。他頓悟了:原來,人類世界裡,是沒人拿蛆作為食物的。又過了許多年,42歲的周子飛坐在我們面前,腦中閃過這些畫面,他忽然有點納悶:「一般小孩吃蛆,是不是會有什麼病?是不是會死掉?」他又問,「後來我想想,ㄟ,我有吃蛆。那為什麼我到現在,還是一個健康(的人)?」周子飛就讀普仁國小初期,愛扮鬼臉、能在地上飛速走爬,國小同窗和老師多記得他淘氣調皮、體力驚人。(蔡明德攝)代兄被囚 失語六年變啞童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限時優惠每月$79元 全站看到飽加入premium會員$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解鎖單篇報導已經是會員?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