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日洗60萬件現沒得洗 洗碗大王盼補助保員工會員專區財經理財國內商用洗碗機龍頭吉維那,過去可以日洗60萬件碗,如今因疫情面臨幾乎無碗可洗的困境,固定營收僅剩19%。董事長廖品源(右)承受極大壓力。文 楊筠攝影王均峰發布時間 2021.06.02 18:54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8 臺北時間紓困疫情補助洗碗機吉維那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全台疫情升三級警戒,重創餐飲業,附屬於餐飲業背後的供應鏈及承作服務的企業也連帶受到嚴重影響。台灣商用洗碗機龍頭吉維那,是做餐飲清洗及洗碗機製造,主要客戶群為航空業及餐廳、醫院及工廠甚至夜市,如今洗淨數量幾乎歸零。董事長廖品源承受極大壓力,嘆:已經快撐不住了。 長達30公尺的洗碗機堪稱巨無霸,7槽式高壓洗滌,每分鐘可洗出1,200個小碗。如今暫無用武之地。吉維那環保科技是國內最大的商用洗碗機研發製造廠,還做洗碗服務。董事長廖品源,為了讓這個聽起來低階的產業能賺錢,過去不斷地自我挑戰,並開創全新的商業模式,除了商用洗碗機賣斷、租賃,還提供人員、餐具、清洗整套的駐點服務。過去吉維那一天可以洗超過60萬件的碗,堆起來比101還高。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業績已急速萎縮,五月全台疫情升三級警戒,更是幾乎全歸零。「我們服務涵蓋範圍非常廣,可是這次受傷非常嚴重。」廖品源長嘆一口氣。「長榮空廚是我們客戶,飛機停飛,搭乘人員少,業績到現在還在歸零。醫院美食街直接關閉,我們收入直接降為零。工廠因怕群聚感染,已經減少剩10%…」五月發布全台三級警戒,各級學校停課,廖品源說,佔比固定月營收25%約台幣250萬的學校送洗餐具也全部歸零。「還有企業端開始進行防疫人員分流用餐、改用拋棄式餐具…我們業績已衰退超過80%,固定營收僅剩19%。真的快窒息了。」目前估計5月將損失約500餘萬,若6月份持續全台三級警戒,延長停課、企業分流,損失將持續擴大。醫院美食街駐點清洗服務,隨著疫情影響美食街關閉,收入直接歸零。(吉維那提供)尤其吉維那屬於勞力密集的行業,人力成本佔七成,「我們的從業人員,很多是清洗清潔類,薪資皆在26,000元左右與基本薪資差不多,申請補助也緩不應急。這些弱勢族群是每個家庭的支柱,但公司不裁員,絕對撐不過三個月,希望政府能特別對這族群設立補貼最低基本薪資,讓企業能度過這艱困的難關。」廖品源表示,這次新冠肺炎對餐飲業影響鉅大,附屬於餐飲業供應鏈及承作服務的企業,有的屬於「製造業」有的屬於「機械業」,但目前政府是以「餐飲業」等優先第一波補助,「像我們本業是被歸在機械業,實際卻跟餐飲服務有密不可分的結合。還有很多供給團膳的食品業者,本業被分在製造業,也不在第一波補助之列,但他們狀況也很慘。」吉維那的清洗服務,屬勞力密集的行業,雖有洗碗機洗碗,仍需人力分類、檢測,人力成本佔七成。在收入衰退80%的狀況下,廖品源直言,人員薪資負擔沉重。(吉維那提供)廖品源認為,政府補貼政策不能以行業別來認定,他期盼政府能以衰退50%以上的企業,一視同仁列入優先補助範圍。廖品源是彰化人,身上有中部老闆的質樸氣質,創業之路幾番受到挫折也都能靠意志力熬過,將公司拚成台灣第一大洗碗廠,並致力配合政府政策推動循環經濟,「杯子租借甲地借乙地還,整場清洗設備輸出。」但他直言,創業以來,這次真的是最慘的一次,已經快撐不下去了。真心期盼政府能看見他們這些在餐飲業背後相關產業的艱困處境,出手幫忙。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