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經】徐州辣妹子大份量寵客 解封就被包場 徐淮人家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來自江蘇徐州的程敏用料實在,用家鄉味在台灣找到成就感。
來自江蘇徐州的程敏用料實在,用家鄉味在台灣找到成就感。
徐淮人家是台灣首家徐州菜餐館,道地的羊蠍子、地鍋雞,沒有提前半個月預訂吃不到,老闆程敏更是人比菜紅,寵客出名,讓許多政商名流即使沒包廂位也甘願入座。
但出生江蘇徐州的程敏30年前來台時,曾遭受偏見眼光,爆氣和對方扭打,打工時薪也比台灣人低。後來她因一場賭注開餐廳,以家鄉味找到成就感,也愛上台灣的人情味。疫情爆發後,她推宅配、親自外送,不怨天尤人,婉絕房東減租,也是台灣人的加油聲,撐著她挺下去。
疫情降為二級警戒後,8月2日雙北市總算宣布餐廳恢復內用,當天北市遼寧街巷弄內的「徐淮人家」馬上接到訂位電話,老闆程敏忍不住欣喜:「有客人預訂包場,之前就因政策延了二次。」雖然餐廳依規定須採梅花座,短期內無法恢復人聲鼎沸,仍有不少客人外帶。廚房不斷傳來爆炒鍋鏟聲,猛火幾乎吞噬鍋中羊肉,程敏不疾不徐翻鍋,孜然隨著鑊氣飄香滿室,她自信介紹靈魂調味:「我們的菜好吃,就是有自己配的孜然粉,內含多種香料,都從大陸帶過來。」

招牌羊蠍子 政商名流愛

出生江蘇徐州的程敏講話字正腔圓,束著一頭自帶朝氣的長馬尾,雖然生意受疫情影響掉了8成,她仍語氣爽朗,不見愁容。將孜然羊肉裝進比臉大的外帶餐盒,2至3人份的大分量是她對外帶客人的心意,「菜剛炒好是滿滿一盤,但外送後,有鹽分會脫水,感覺變少,所以外帶分量會多抓一點。」
招牌菜羊蠍子取名來自羊脊椎形體,骨邊肉鮮嫩不羶,令人吮指回味。(600 元/小份,附麵與湯,鄭祺耀攝)
創立11年的徐淮人家是台灣第一家徐州菜餐館,以徐州人愛吃的羊肉料理為招牌,如鎮店之寶「羊蠍子」取羊脊椎形體命名,先滷再與洋蔥爆炒,程敏笑道:「這個老滷是我回徐州老家把滷汁做成冰磚,再帶回台灣,搞得跟販毒似的。」羊蠍子以鋼盆盛裝上桌,菜如老闆霸氣實在,還能一菜二吃,吃到一半,加入高湯煮麵,她自豪:「誰做的羊肉湯都沒有我們家的好吃。」
許多政商名流不只愛程敏的菜料多味足,更欣賞她豪爽直白、善與人交,疫情爆發前,每晚都能見她舉杯逐桌致意,與客人相談甚歡,「我不喜歡吃飯彆彆扭扭的,沒什麼比語言更能拉近距離,有些台灣人會直接問我『嫁過來的嗎?有身分證嗎?』我都回說是游泳過來的,哪天不安全再游回去。」

身分遭歧視 三字經反擊

程敏的爺爺在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開放探親後她來台依親定居,早有台灣身分證,對台灣的第一印象是「大家都安居樂業,生活得很好,不需要我們解救呀!」程敏愛說笑,但經營餐館有鐵律原則,她認為麵條搭湯最配,便不供應白飯,即便現在只能外帶、宅配,她不打折促銷、不上外送平台,「我們的菜太貨真價實,利潤不高,再給平台抽,不知道怎麼經營。」雙北市下單滿2千元,她和先生親自送菜。
程敏以朝天椒、酸豇豆和高粱酒等自醃泡椒,酸香生津,可製成泡椒魚。
儘管餐飲業最近一片慘澹,正向的她無半句怨言,「罵能解決問題嗎?賺錢都比不上生命安全重要。」甚至婉拒降租,「房東九十多歲了,我們年輕,再不好還是可以撐,人生就是有高有低,不能遇到困難,讓別人給你承擔。」
她做菜如做人,皆理直氣壯,說到做到,開餐廳只因和朋友打賭,對方自豪在大陸吃到羊蠍子,她不以為意,「羊蠍子我也會做啊!對方質疑我怎麼不開店?我說好,下個月就開一間,你來連吃一個禮拜,講完我就去做。」
開餐廳第一桶金來自她先前打過的零工。程敏做過早餐店、在牛排館端盤子、賣內衣,時薪都比台灣人低,「大家認為妳連台語都不會講,又是大陸人,姐可是苦命人啊!」苦澀回憶被她說得搞笑,「30年前來台灣,大家還很少看到大陸人,會問:『妳是大陸妹喔?』我都回:『是啊,你是呆包喔。』」
徐淮人家隱身在台北市遼寧街巷弄內,創業初期全靠朋友口耳相傳。
她也是辛嗆小辣椒,因計程車司機一句歧視話語「恁阿六仔愛賺啦」,暗罵她為特種行業而爆氣,現在想到仍火大,三字經氣口到位,「我不坐他車,付了錢,他還一直幹譙我,我就(回敬)XXX叫他下來,2個人在路邊打起來。」她比劃雙手還原當時情景,笑聲背後藏的是人在異鄉生存的無奈。
程敏真正賺到錢,是台灣開始流行咖啡店,腦筋動得快的她學煮咖啡,1994年回徐州開咖啡館,在當時仍喝三合一咖啡的二線城市,特別有小資情調,「咖啡我一杯賣到約新台幣一百多元,夠黑吧,看他喝我都替他疼,但到我們店喝咖啡很上檔次,因為聽說老闆娘從台灣來。」
疫情爆發後餐廳少了內用生意,程敏(右)與先生李雨蒼(左)親自外送雙北市訂單。

為賭注開店 主廚兼小二

咖啡店風光開了幾年,卻敵不過雨後春筍冒出的競爭同行,程敏便結束營業。2010年因一句賭注,用存款70萬元在北市開徐淮人家,愛煮菜的她非廚師出身,會燒的菜不到10道,門口貼幾張照片便大膽營業,當時台灣人對徐州菜很陌生,常走過路過就錯過,初期全靠朋友口耳相傳,沒有菜單,「看了文字,只能想像,都不如我說得聲情並茂,還能依據客人口味推薦菜。」開店第1年沒賺錢也不敢請人,她是主廚兼小二,每天工作至少14小時。
也因程敏健談,客人幾乎都與她成為朋友,先生李雨蒼也從常客變家人,公務員退休後,現幫忙外送,低調當太太的後盾。程敏憑著天生的絕對味蕾,善用大量辛香料,光食材成本就占營收一半,「所有美食,要嘛功夫要到,要嘛食材量夠大,沒有米,讓我蒸鍋白飯,狗臭屁我都不相信,我的蔥、薑、蒜、辣椒,不放到那個量,產生不出這樣的味道。」開店一年後,口碑傳開,生意總算漸入佳境。
乾鍋地鍋雞1份重達3斤,以3種辣椒炒雞肉,配上吸滿湯汁的喝餅,香辣濃郁。(1,200元/份)
她單手甩鍋重達3斤的乾鍋地鍋雞,輕鬆不費力,小尖椒、朝天椒、乾辣椒混合八角、花椒,麻香辣齊發,用料不手軟,乍看以為滿鍋辣椒,卻缺一不可,也因味道濃,加湯又成麻辣鍋,料理多能一菜二吃、三吃。
程敏更愛研發新菜,自創鹹蛋娃娃菜、紅燒排骨燉雞腳,標準嚴格,跟前夫生的兒子邱珺琨高中開始幫忙,他倍感壓力說:「分量少一點,火候不對,她不滿意就重炒,我們上一次吵架就因為煎餃,脆脆的冰花放進盒子容易碎,她要我重煎,不能有小瑕疵。」先生李雨蒼也補充,「她會拍下冰花煎餃傳給客人,證明出餐是完好的,客人看到很開心。」

寵客出了名 兒子也吃味

程敏疼客人出了名,全盛時有3間店,分店都在本店附近,「這邊炒完菜,我就騎腳踏車到分店,不管客人需不需要,我都會去打招呼。」看到長輩、小孩在外等位,她會和吃完飯的客人商量:「我請你一道菜,或酒錢算我的,讓阿嬤先進來坐。」二間分店分別因都更、疫情收掉,現僅剩遼寧街本店。
兒子邱珺琨對此頗吃味,「她是最好的老闆,對員工和客人都非常好,但對我不一定,太重的活,能讓我上就不讓別人上。」程敏對兒子祭出勞其筋骨,苦其心志,是因認定他值得扛大任,「這些菜,能比我兒子炒更好的人,沒有。」
孜然羊選用羊肋條部位,帶點油度和嫩筋,口感不乾柴。(孜然炒羊肋條,580元/份)
儘管現今少了內用的人情互動,但程敏寵客不間斷,剛宣布三級警戒時,宅配大塞車,客人等了4天才收到貨,她送上燒雞作補償,「疫情間支持我的客人,電話我都記著,等疫情結束,他們來店裡,我都會炒個菜招待,因為最難的時候,人家還能想到你的店。」
客人的打氣支持,讓難過變得不那麼難過,「客人說加油喔,等疫情結束會再來,或感謝我們堅持開店,我們也撐得有成就感。」小辣椒仍有顆開店時天地不怕的壯膽,不曾喪志,「我意志力堅強,只要店開著,就不丟人。」
紀小姐

顧客這樣說:宅配分量很大

以前就曾到店裡吃過,非常喜歡,菜濃郁夠味,老闆娘又熱情大方。現在有宅配,分量都很大,比起以前到店裡吃飯更方便。

紀小姐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