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屋內,只見門口一張花布小沙發,地上放了積木和娃娃,餐桌上堆滿教具和書籍,牆上則是各種孕育意象的創作。走到2樓教室,20坪左右的空間鋪了木質地板,地上堆疊幾張波希米亞風的大地毯,正中間擺了圓型圖騰地墊,酒瓶和星星燈泡圍成圈,這個看似神秘魔法陣的陣容,其實是萬美麗每次賦權生產課的開場儀式。儀式中央擺著幾種道具,分別是宜蘭「平安順興」字樣的酒瓶、代表產道彎曲弧度的水管、佈滿血管的子宮模型、蝴蝶造型的木片、個案產婦做的蠟燭、包覆在羊膜內的胎兒娃娃等。現場陪產員林郁文跟我們分享:「美麗姐喜歡儀式感,她會讓大家透過這些物品來聯想和模擬生產的經過。」
【萬美麗番外篇】她擺魔法陣教老公按摩 連結孕產友善社群

這天我們來到宜蘭五結鄉的貝斯特助產所旁聽賦權生產課程,2013年萬美麗在這棟白色磁磚透天厝中展開她的接生事業,沒有大招牌,外表也看不出是醫療院所,要非常靠近才會看到門口掛著一張布條寫著:「接生是全世界最迷人的工作」。
學員共有3位孕婦,3位爸爸,還有6位滿場亂跑的小孩。萬美麗在一片混亂中,仍然游刃有餘開場了:「今天不是我來教大家什麼,是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知道的東西,幫助你們在生產時更順利。」她引導產家自我介紹,也介紹自己正孕育中的寶寶,再由每人抽一張彩虹卡作為祝福。
宛如身心靈儀式的開場只是小意思,接下來好幾小時登場的,是萬美麗拿出十八般武藝,像馬戲團表演一樣讓人目不暇給的實作訓練,她陸續端出許多許多不可思議的道具,有骨骼模型和等比例嬰兒娃娃,讓大家實際拿嬰兒穿過骨盆,演練感受寶寶胎頭下降的過程,還發給每人一截毛衣套頭,讓大家包在頭上體驗子宮頸的收縮;中間突然端出一大箱冰塊,請學員輪流用手握冰塊的耐痛訓練來模擬陣痛.....課程下半段,她甚至搬出一個等比例的女性下半身陰部矽膠模型,從腹部到屁股器官一應俱全,要大家練習會陰按摩。
她很正經地邊將手指伸進陰道模型邊拉扯,邊解說:「會陰越有彈性,就越不容易撕裂傷,可以自己按摩,也可以叫老公幫忙按。」示範完後是練習時間,一位面紅耳赤的爸爸把手伸進模型中,畏畏縮縮,萬美麗很有耐心,再接手示範一次:「你要3點鐘或9點鐘都可以,但不要角度太大,女生會不舒服。」

在生產的過程中,常讓產婦留下陰影的,就是分娩過程中經驗的巨大疼痛。部立桃園醫院婦產科呂理政醫師告訴我們,生產時女性的疼痛指數(VAS)可以到達量表上最高(重度)的標準,他說:「雖然每個產婦都有差異,可是待產初期(latent phase 子宮頸介於1至3公分)疼痛指數3至6分;接著進入活躍期(active phase , 子宮頸打開4-10公分)疼痛指數約7至8分,最後胎頭娩出的時刻,疼痛指數甚至會達到9至10分喔。」但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的盧玉嬴老師分析,其實人類適應疼痛的閾值(threshold)是可以增加的,子宮收縮的陣痛其實就是一次一次幫助產婦適應,若過程中有助產師協助,有些非必要的麻醉或剖腹產,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萬美麗施展的魔法百百種中,也包含許多舒緩疼痛的招式,比如孕婦按摩,她打開投影片放出一張人體經絡圖,叫老公照著上面畫的箭頭,練習幫太太按摩。萬美麗叮嚀老公們:「她很痛的時候,可以透過舒緩,慢慢來,就不會太恐慌。」
參與者孕婦之一董力巧今年30歲,這是她的第一胎,目前懷孕16週,她本身是中醫師,已經花很多時間看書做功課,這次主要來是要讓老公可以更了解實務操作。旁邊的老公是準爸爸吳兆權,他坦言一開始不瞭解,只是尊重老婆對身體的自主權。「說白了,這還是她自己的身體啊,她也要負自己最後的責任。」看到旁邊老婆臉色不妙,這位老公趕緊再補充:「上完課我就完全支持了啦。」另一位孕婦學員則是力巧的姊姊董力玄,她前兩胎都由萬美麗在家中接生。她覺得找助產師接生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很重視另外兩個小孩的感受,如果在醫院生,他們就沒辦法參與這過程,只會覺得媽媽突然不見了,然後就帶了一個新的小孩回來。」
2019年入圍釜山影展的紀錄片《祝我好好孕》導演蘇鈺婷和陳育青都是曾被萬美麗支持過的女人,她們認為萬美麗不只是接生,還串起了一個孕產友善社群。蘇鈺婷說:「我一開始找她諮詢,後來她檔期滿了,沒辦法幫我接生,可是她介紹我家附近的產婦給我,我們去認識其他居家生產過的家庭,我老公就比較安心。」陳育青則說:「美麗姊的鬼點子很多,她每一年都會打給我,說今年我們要不要來串聯什麼活動?有一年她還把她接生過的產婦全找回來,帶大家到山上露營。」
經過一天折騰,夕陽西下,萬美麗辦的這場融合各門派儀式和孕產衛教的豐富課程,就在反覆演練當中結束了。她一一跟產婦道別,送走大家,還沒坐下來喘口氣,就看到手機訊息:「住羅東的產婦快生了,我有跟寶寶說,要乖乖等美麗阿姨上完課,寶寶還真聽話。」她隨即開始準備,又要啟程前往下一個產家。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