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酒店經紀返家接麻油雞老店 遇疫情改賣冷凍包更夯 蔴油李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李楊水錦(左)40年前開始在剝皮寮對面擺攤賣麻油雞,女兒李佳美(右)4年前接班,今年在龍山國小附近開起店面。
李楊水錦(左)40年前開始在剝皮寮對面擺攤賣麻油雞,女兒李佳美(右)4年前接班,今年在龍山國小附近開起店面。
萬華老店蔴油李原本是尋芳客、酒客最愛的宵夜場,在剝皮寮對面擺攤40年。二代老闆李佳美為了斷開醉漢帶來的困擾,今年5月找了店面搬離,開幕隔天爆出本土疫情,一週內營收瞬間歸零。
原本只是想幫助弱勢,也避免浪費食物,她把招牌料理做成冷凍真空包當成物資捐贈,結果觸發靈感,開始販售冷凍麻油雞與當歸豬腳,意外讓位在重災區的老店疫情期間得以倖存,也讓李佳美找到老店新的可能。
疫情降溫,天氣也從偽仲夏直接跳轉冬日,剛開放內用的蔴油李店前,來了不少欲藉熱食驅走寒意的客人。第二代老闆李佳美瞥了眼訂單:一碗麻油雞、一碗當歸豬腳,她剁好歷經慢煮、冰鎮的雞肉,放入清澈到幾乎可見鍋底的麻油雞高湯中稍稍加熱,盛碗,上桌前淋上些許米酒提味。不若其他店家爆炒逼出迫人香氣,李家的麻油雞氣味相對溫和不躁進,麻油與酒香隨著白色氤氳漫溢,光聞味道就感覺到滿滿暖意。

棄攤從店 開幕遇疫情

李佳美在前頭忙,已退休的第一代老闆娘李楊水錦坐在店裡,她像裝了監視器的娃娃眼珠四處轉,從天花板檢視到桌椅擺設,就怕哪兒有不妥。遇到熟客忙問:「好呷嘸?」見對方點了好幾次頭,才露出滿意笑容。
麻油雞湯是用煮雞的高湯,加入新鮮薑片與用麻油爆炒過的薑片,喝來甘甜不燥。
過往在萬華剝皮寮對面的攤位做生意,培養不少鐵粉,女兒偏要「棄攤從店」,今年轉移陣地到龍山國小附近,原本她不贊成,畢竟經營了40年,總害怕得不償失,看見疫情後新、舊客人都上門,她的心才安了一些。
客人上門不只是想趁熱吃,「老闆娘今天有冷凍包嗎?」「賣完了耶!要等下禮拜才有喔。真空包裝一滴水都不能碰到,要等店休才有辦法做。」待客人走遠,個性直接、常把內心OS當旁白說出口的李佳美憋不住,「我比較喜歡做現場,冷凍真空包真的很麻煩!」端午後才開始試做,本來想救人,沒料到成了自家老店救命帖,萬華成為空城的這幾個月,都是靠著這新技能才能繳出房租與水電費用。
「我5月12日開幕,第1天生意很好,賣了20幾斤的豬腳,第二天疫情爆出來,業績剩不到5成,第4天營業額剩700多元,做半天就撤了,都沒有人啊!」在李佳美的記憶裡,萬華不曾如此蕭條,家裡攤位的生意也不曾這麼冷清過。
招牌麻油雞是將黑羽土雞燙熟撈起、冰鎮,上桌前再與麻油雞湯組合加熱,肉質鮮嫩、湯頭清爽。(麻油雞腿180元/份)
1982年,李佳美3歲,母親李楊水錦開始在艋舺賣麻油雞,「本來阮尪在監理所上班、我車衣服,後來跟婆婆不合,我就帶著囝仔離家出走,搬到附近,我先生也跟我走,日子很辛苦。」今年66歲的李楊水錦,21歲從彰化嫁到台北,做裁縫、賣過鹹圓仔,後來才開始賣麻油雞。
「本來只想賣冬天,結果生意好到天氣熱也在做。」問她怎麼會用汆燙而非炒香的方式煮雞?「有個歐吉桑會來附近賣,我看他做就學會了。」國小畢業就進工廠當廚娘,烹飪對她來說一點也不難,「彼陣生意好做,最好一天可以賣3萬元。」回憶當年榮景,李楊水錦表情有些驕傲。

供必應求 菜色花樣多

80、90年代,性產業為萬華帶來大量人潮,艋舺愈夜愈熱鬧,加上捷運等建設動工,大批工人進駐,他們賺得多,花得豪氣。那時賣麻油雞的人不多,尋芳客付出金錢與精力後求進補,下班的「小姐」接著上門,天時、地利讓蔴油李攤位天天座無虛席。一段時間後,李楊水錦發現勞動階層愛喝保力達加米酒,開始做起酒客生意。她也研發當歸豬腳、蚵仔湯等料理,賣超過50道菜色,只要客人點出口,她就想辦法做出來,吸引愈來愈多人。
製作麻油雞的冷凍真空包須等所有食材放涼,再依序倒入雞腿肉、湯頭、麻油,包裝時才不會假性沸騰溢出。
李楊水錦忙著顧生意,還要操心孩子。排行第三的李佳美不愛念書,個性也叛逆,13歲開始蹺家、蹺課,17歲跑去當少爺、酒店幹部,最後當起經紀人,全盛時期帶了30多個小姐,約4年前回到攤頭。「覺得時間到了,該回去了。」是不是原本就被預定要接班?李佳美小翻白眼,「家裡沒人想接才輪到我啦!還要經過2年觀察期。」
當歸豬腳Q彈不爛,湯頭不油膩,中藥味濃厚。(80元∕份)
國小就拿刀剁雞、煮麵、熬湯,技術層面完全不是問題,但與家人爭執卻沒停過,大多是為了怎麼應對客人,「我媽被窮怕了,之前做水煮蝦,客人說想吃炸的,她叫我爸去廚房拿鍋子跟油就開始炸,賣得跟美食街一樣。」講到激動處,李佳美險爆粗口,「我都罵她『妳什麼死人骨頭都賣,不能這樣寵壞客人。』」

脫離酒客 轉型見成效

另一個雷點是酒客。家裡4姊妹從小就要到攤位幫忙,「我都很慶幸我們在萬華打滾這麼多年沒被性侵。我短頭髮又凶,客人不敢找我聊天,姊妹們會被問要去睡覺嗎?」鬧事的人也不少,李佳美的二姊曾被醉漢用酒瓶砸得頭破血流,更讓她決心不做這些奧客,「有些一般客人看見他們會不敢來,我回來後,先把喝酒的位置隔開來,之後直接不賣。」
李佳美會將做好的冷凍包袋子細心折好再放入冷凍,避免運送過程中袋子容易受損破掉。(200元∕包)
媽媽想勸阻,李佳美話講很白:「這些酒客去年好好的,今年看到他生病,他們能喝幾年?我希望年輕族群知道我們。而且政府抓酒駕、掃黃,這2年宵夜場真的都沒生意。」半是衝撞、半是說理,也實際做出成績,攤子來了愈來愈多的家庭客、觀光客,李佳美漸漸說服母親,開始鬆手讓她把攤子調整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也規劃開店。
「那邊比較亂,喝醉的、嘔吐的、流浪漢。」在銀行門口前擺攤,有嚴重潔癖的李佳美每天出攤前都要刷洗、消毒騎樓地板與牆壁,收攤再來一次,「以前有網友評論說吃飯配尿騷味,我們真的已經刷到沒辦法再刷了。」找了快3年,今年4月終於看到喜歡、價格又能負擔的店面,雖然離最熱鬧的區域有段距離,卻能斷開那些惡的連結。
製作當歸豬腳真空冷凍包,中藥材必須先浸泡一晚,隔日再與豬腳一起下鍋,才能煮出味道。
不想累死自己,她重新整理好菜單,專攻雞、豬料理,「結果開幕不到5天,這裡變空城。」轉場來得太快,她來不及反應,「大概有2個禮拜,我每天騎車過來,一個人坐在店裡哭。」背著40萬元的貸款,收入歸零,窘迫到一度被斷電。身邊最值錢的,是冰箱凍著快300斤的豬肉與排骨,後來作家林立青與老店涼粉伯串聯在地店家,籌募物資救助弱勢,找上李佳美,她一口答應提供當歸豬腳,「總比每天沒事做,胡思亂想好吧?壞掉丟掉不如給人家吃。」

無心插柳 真空包熱賣

只是簡單的初心,遇上完美主義的李佳美,事情突然變得複雜。想用耐熱袋裝,卻發現湯汁冷凍後膨脹,讓袋子輕碰就破,思考許久,她拆了女友哥哥包的紅包,花13,500元租了真空包裝機,「人家已經不好過了,不能拿濕濕油油、隨便的東西給他們。」等到真的製作完成,李佳美才想到,無法開店做生意,那就來賣冷凍真空包。
「冷凍包跟現場煮根本是兩件事!」以為麻油雞煮好送進機器包裝就OK,「溫度太高會爆出來,要放涼,上面一層麻油,放到湯都酸掉了溫度也降不下來。」只能厚工地煮好後撈起油,再分肉、湯、油3步驟入袋。當歸豬腳更是煩人,「每個部位變軟的時間不一樣,要先放豬蹄、再來豬腿中段;怕味道出不來,放了20幾種藥材的中藥包前一晚就要先泡。」作工時間拉長不只1倍,讓她嚷嚷著不想做,但第一次開放預購就爆單,該繳的、該付的可以慢慢還清。現在每週騰出一天製作,一個月賣約300包,供不應求。
蔴油李原本攤位在剝皮寮對面銀行前,得等下午3點半銀行關門才能做生意。(李佳美提供)
隨著「加零」歸來、天氣乍寒,店前的客人慢慢回籠,網路訂單也不斷,「之前有客人說我做得比我媽做得好吃,我跟她說:『沒讓妳漏氣!』」賺來的錢還沒來得及存銀行,她就找人設計招牌,「錢都砸在這了,這間店是我的命,我一定會好好經營。」曾經是父母眼中最不可能接班的孩子,她要用實力證明自己有能力扛起這40年老字號。
李明春 ,苗栗人。

顧客這麼說:來台北必吃 捧場10年

每次來台北一定會來吃麻油雞,從路邊攤吃到店面,10年了。太太手腳冰冷吃這個很好,麻油雞湯頭很清甜不會油膩,雞肉肉質鮮嫩,當歸豬腳中藥味也很濃厚,小菜像是雞佛、米血糕都很新鮮、很好吃,而且老闆有潔癖,很乾淨、很放心。

店家資訊

  •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190號
  • 電話:(02)2308-5267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