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4歲就到美國,因為我在台灣混不下去。我不愛唸書、叛逆,在班上的排名都排在尾巴的,我除了數學以外都不好。」1987年,林冠羣在高中聯考的前二週被父母通知,將到紐約姑姑家唸高中。
【KKCompany番外篇】課業排名吊車尾 他創立全球第一個合法線上音樂串流平台 KKCompany執行長林冠羣專訪

頂著美國史丹佛名校畢業光環回台創業,15年前,林冠羣推出全球第一個合法線上音樂串流平台KKBOX,轟動市場。至今,KKBOX Group輻射出影像串流科技、文創投資與OTT影音平台等事業體,今年11月底正式宣佈更名為KKCompany。
坐在KKCompany的南港總部受訪,林冠羣說起話來中英夾雜。聊起創業歷程,他卻自爆自己根本不是傳統資優生,不愛唸書的他排名永遠吊車尾,是在台灣混不下去了,才被家人到美國唸書。
父親在台灣從事醫藥業,林冠羣隻身飛到美國,他進入當地一家多為藍領階級子女就讀的公立高中,全校只有3個台灣人,「上學第一天我就一直聞到一個奇怪的味道,後來我才知道,啊,原來那是大麻的味道。」

「那時我不會講英文就去美國了,剛去也沒有朋友。我知道,我就是在台灣被流放的人,非常沒有自信。可是我一直到現在,都還會在美國最大的房仲網站上,查詢網友對我高中母校的學區評價。」林冠羣說。
說不上來為什麼對高中時光如此懷念,林冠羣笑說,初到美國的那段日子,是他人生最痛苦的一段時光。在那個沒有網路、沒有YouTube的年代,小留學生靠著父母、哥哥從台灣寄來的卡帶跟CD打發時間。
「那正好也是台灣流行音樂繁花盛開的時候,羅大佑、王傑、陳淑樺…家人可能也不知道可以買什麼給我,只要出新專輯,不管國語、台語,他們幾乎全部買,然後裝成一箱就寄來美國。那時候我無聊到誰寫詞、誰作曲、誰編曲的,我都在看。」林冠羣說。

他的偶像是王傑,「王傑那個浪子形象,讓我想到自己被流放到海外,很有共鳴。我就覺得,以後要回台灣開唱片行,擁有一家唱片行實在太幸福了。」華語流行音樂是餵養林冠羣的精神食糧,也成了日後他成立專注文化創造投資的KKFARM(科科農場)的初衷。
林冠羣因為數學好,在美國的課業逐漸走出谷底反彈,還順利申請上波士頓大學,後來他到史丹佛攻讀碩士,之後才回台創業。「高中那段日子讓我找回信心,原來我數學這麼好。我想教育的目的是讓小孩子,對自己有信心。如果自信心崩塌了,什麼都沒辦法做。高中那段日子是上帝眷顧吧。」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