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70當網紅番外篇】料理網紅飲食哲學不跟風 「最好香料」點破迷思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王培仁的料理並不刻意少油少鹽,她自有一套飲食哲學。
王培仁的料理並不刻意少油少鹽,她自有一套飲食哲學。
在那支創下600多萬觀看次數的蔥油餅影片中,王培仁灑鹽、灑油時這樣叮嚀:「鹽差不多4克,太少不好吃。」「油要夠,才會有層次。」
完全背離現時當道的養生、瘦身風潮,採訪時我們特地問起這一點,王培仁先說了一個故事:「我很年輕時看過一部電影,講土耳其這個香料王國,爺爺對孫子說,每個香料都有它的味道,要懂得善用香料。但,最好的香料是什麼?爺爺問孫子,孫子答不出來。爺爺說,最好的香料是鹽巴。」
我聽完頻點頭,鹽確實是最佳提味品。王培仁接著說,也許一般人確實攝取過量的鹽與油,但若少鹽少油到過了頭,也未必好,「我看到不少我們這個年紀非常養生的人,反而身體出問題。要看身體狀況去平衡,不要吃過頭就好。油是潤腸胃的,鹽讓身體有力氣,我沒有吃肉,但還是很有力氣,缺鹽最明顯的狀況就是會無力,走路沒力氣。」
還有心理因素,王培仁這樣形容:「你吃到好吃的才會開心,吃到不好吃的,會覺得人生…唉我今天吃了這樣,不滿足,好想再吃什麼、再吃什麼…。但你吃得很滿足的話,就不會這樣想。」
她這樣看飲食與健康:「養生是要啦,但過度了就會緊張,看到食物第一個反應就是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緊張了營養就不好吸收。人喔,心情會影響身體,吃到好吃的,不過量,開心了,心情就好。」
難怪她在《培仁家》這本書的書衣寫上這段話:「我認為素食要吃得健康,也要美味。少油、少鹽,應改為好油好鹽,再加上四季新鮮食材,適當調味,以及不同烹飪方式,做出各種變化。」
她不過度少鹽少油,但很重視選用在地、當季食材,例如我們的採訪在深秋入冬之際,菇類正盛產,大白菜也當令,那天她就用大白菜做出白菜豆腐捲、涼拌白菜心,菇類則有炒鮮菇,及烤過之後加在湯裡增添風味的珊瑚菇,每一道菜都鮮美無比。
她解釋,新鮮的食物不只好吃,也較營養,若是遠方異國食材,經過長時間運送後營養素不免逐漸流失,況且現在人們重視環保,異國食材的碳足跡較高,因此除非是食譜中必要、台灣卻沒生產或品質不夠好的食材,否則她通常以在地食材優先。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