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朗豁達來自智慧。早在20多歲還青春年華時,王培仁就開始接觸佛法,她說,大概因為從小看著家族長輩們的身影,「覺得真的要努力,讓自己活得有一點智慧。」
【年過70當網紅番外篇】一筆買賣賠光家產 婆婆無怨無悔讓教她學會放下

儘管71歲了,料理網紅王培仁在她的做菜影片中不僅解說詳細,整個人看來也總是活力滿滿,給人一種開朗豁達之感,不少粉絲還常用「可愛」形容她。
在她兒時記憶中,不得志的祖父總是成日坐在家,祖母則以刁難媳婦-王培仁的母親為樂。王培仁回憶,母親也出身大戶人家,「但我外公抽大煙(鴉片),分產之後慢慢花光家產。」沒了娘家依靠,王培仁的母親婚後總被婆婆-王培仁的祖母欺負,尤其抗戰時期,在大學任職的祖父帶著大學生與父親遷到四川,但將妻小留在山東,「我祖母心情一不好,就叫我母親下跪。」跪了數年。
戰後沒幾年,共產黨來了,王家舉家逃到台灣,祖母卻命母親留在山東老家看家。「後來我媽媽是一個人帶著我的3個姊姊,走遍整個中國,到香港九龍,托人傳訊息給我祖父,我祖父才找人把她們從九龍帶來台灣。」
來台後,母親依然得伺候這位喜歡折磨媳婦的婆婆,此時王家早已落魄,「但我母親從來沒對我祖母大小聲,該做的、該給她吃的喝的她都做到。」
王培仁說,母親唯有一件事放不下,「她心胸寬大又有愛心,只有這個坎過不去,一輩子只唸我爸這件事,唸我爸當年狠心把她留在山東。」她說,母親晚年不時怪罪父親這件事,「可是她放不下就會很辛苦,感覺過得不開心,我看著也難過。」她心疼母親。
王培仁又說,自己的婆婆則相反。那是另一段同樣活生生的歷史,王培仁的公公是嘉義人,家有碾米廠,但國民黨來台後,一位朋友勸他賣掉碾米廠,說不然會被國民黨沒收。公公信了,將碾米廠賣了,換得幾麻袋的鈔票。正如電視劇《茶金》所演的,那時通膨嚴重,貨幣不斷貶值,錢總要以麻袋裝。不久,國民政府推出舊台幣4萬元才換1元新台幣的政策。幾麻袋的錢,不值錢了。
「家產就這樣沒了。」王培仁說,經歷此事後公公大受打擊,心智耗弱無法再工作,家裡靠婆婆撐起,「我婆婆就挑著重重的擔子,在嘉義鄉下沿街叫賣養家。可是,她從來不抱怨,從不講這些事。」婆婆一生辛苦,直到晚年仍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已無法進食的公公,「可是我們每次問她什麼,她都說『我很好啊』,總是笑咪咪的。」
「我媽媽會記這些事,放不下,就很辛苦。我婆婆完全不記這些事,總是說沒有關係。我發現就是一顆心,你不執著,放下,事情就過去了,就很開心。」
王培仁說,習佛正是想追尋智慧,「追尋到智慧,就不會陷在痛苦裡,可以把這些事情放下,不是假裝沒有,是真的放下了。」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