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茶金到黑金 嘉義精品咖啡集合台北請喝咖啡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嘉義咖啡產區正在發展有如「黑金」的精品咖啡產業。
嘉義咖啡產區正在發展有如「黑金」的精品咖啡產業。
引發熱烈討論的公視時代劇《茶金》,講述了台灣50年代茶葉比金子值錢,還成為品牌行銷海外的農產歷史;70年後的台灣,嘉義咖啡產區正蓬勃發展有如「黑金」的精品咖啡產業,成為台灣挺進世界精品咖啡版圖的重要後援基地。現正展開的「嘉義縣嚴選品牌莊園咖啡週」,即日起到12月24日前,把散落在山間林野的精品咖啡集合在台北,並邀請咖啡職人與嘉義咖啡莊園主人現場沖煮咖啡,邀請大家喝咖啡,聊聊風土的故事。
精品咖啡莊園「卓武山咖啡農場」在今年「典藏台灣精品咖啡國際競標」上,以每磅500.5元美金(大約每公斤新台幣3.1萬元)的成交單價,創下卓越咖啡聯盟(ACE)拍賣平台最高單價紀錄,意指國產咖啡可以站上國際競標舞臺。農場負責人許定燁手沖的「日曬藝伎」 ,帶有柑橘、鳳梨、檸檬、茉莉花、伯爵茶、荔枝、青蘋果等多種水果的味道,風味層次豐富。
卓武山咖啡農場位在嘉義縣阿里山鄉海拔1,200公尺位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的最適溫差、濕度為咖啡提供理想生長條件,獨特的「山頭氣」讓咖啡豆擁有漂亮的甜度、酸度和香氣表現。
卓武山咖啡農場許定燁(左)和父親,把家族茶園轉型為咖啡農場。
卓武山咖啡農場的「日曬藝伎」帶有熱帶水果的酸香。
許定燁的家族原本種茶,他接班後從20年前轉作咖啡。他回想,一開始台灣根本找不到咖啡品種、栽培、後製處理等資源,於是他把擅長的茶葉發酵、焙製等技術運用在咖啡的後製處理,他採取的低溫發酵法,為咖啡帶來了更多風味物質,也能控制過多的酒味和發酵酸味。
在嘉義地區的許多咖啡莊園裡,有許多農民原本種茶,後來才轉作咖啡,但他們發現茶與咖啡都要經過發酵、烘焙,技術和知識可做借鏡。
台灣製茶發酵、烘焙等技術,可提供作為咖啡後製處理時獨步全球的強項。
阿里山海拔1,000到1,200公尺 ,日夜溫差大,獨特的自然條件造提供咖啡理想的生長環境,只要選對品種,台灣絕對有種植咖啡的風土優勢。
另一間也是由茶園轉型咖啡農場的「琥珀社」,第5代傳人陳合德7年前返鄉轉型種植咖啡,是少數「茶咖雙優」的農民,他也把茶葉發酵原理運用在咖啡豆後製,以發酵乾燥二分法控制穩定風味。
陳合德分析,阿里山海拔1,000到1,200公尺 ,日夜溫差大,咖啡豆營養好,相較台灣平地咖啡產區的堅果調,阿里山咖啡花果香明亮,再放眼與世界其它精品咖啡產區相比,還跳出烏龍茶風味,具辨識度,也展現阿里山獨有的風土氣味。
「琥珀社」在最早栽種咖啡的陡坡闢建高架咖啡步道,來訪的台灣咖啡職人們走上步道觀察產地。
「琥珀社」第5代傳人陳合德,是「茶咖雙優」農民。
任誰也沒想到,70年前的茶金,在70年後仍然綿延影響,醞釀成為精品咖啡產業的養分。
目前國內咖啡種植面積約1,153公頃、年產量約970公噸,其中嘉義地區的品牌咖啡莊園多達175間,可以執行咖啡種植及後製處理,提升咖啡產業價值,還創下世界精品咖啡版圖裡莊園最密集處的世界紀錄。
現在,嘉義縣府策劃為期3年的「嘉義縣咖啡建置計畫―啡嚐嘉義」,邀請咖啡農友建構咖啡品牌莊園特色。
由咖啡職人組成的尋豆師部隊來訪咖啡產地、帶回產地故事,下回客人到他們的咖啡店時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聽他們說故事。
尋豆師們在咖啡園裡。
「嘉義縣咖啡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方政倫指出:「嘉義在世界精品咖啡版圖裡是咖啡莊園最密集的地方,民眾想認識咖啡種植及產地,不用像在國外都要跑遙遠、甚至是治安和路況都很危險的地方,來一趟嘉義,就能體驗深度咖啡之旅。」被稱為「咖啡王子」的方政倫強調:「台灣的精品咖啡產業最好的發展就是走向莊園式的品質標準化、品牌化及國際化,才能照顧農友,提升咖啡產業價值。」
「啡嚐嘉義・ 咖啡MEET境 」莊園咖啡週活動,現在將嘉義產地咖啡搬移到台北咖啡館,即日起至12月24日,位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1樓的「COFFEE TO」咖啡館將舉辦多場講座及品飲,邀請造訪過產地的咖啡職人與嘉義咖啡莊園主人對話,暢談關於咖啡產地、栽種、加工處理、風物等特色,現場提供咖啡沖煮及試飲,邀請大家一起喝咖啡。
「咖啡王子」、鄒築園觀光休閒農莊主理人方政倫,拿下首屆台灣咖啡生豆評鑑冠軍,是把阿里山咖啡推向國際舞台的重要推手。
「嘉義縣嚴選品牌莊園咖啡週」活動起跑,邀約民眾喝咖啡。

「啡嚐嘉義・咖啡MEET境」嘉義縣嚴選品牌莊園咖啡週

  •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1樓(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Coffee To咖啡館)
  • 日期:即日起到2021/12/24, 不含週六、日。
  • 場次:13:00~14:00、14:10~15:10
  • 備註:更多嘉義咖啡莊園資訊,請上臉書搜尋「啡嚐嘉義」,報名連結https://reurl.cc/731xZk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