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最前線】低軌衛星商用發展元年 台廠7檔概念股賺太空財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隨著5G、電動車、元宇宙等先進科技發展,低軌衛星成為未來關鍵設備。(圖片來源:NASA)
隨著5G、電動車、元宇宙等先進科技發展,低軌衛星成為未來關鍵設備。(圖片來源:NASA)
5G、電動車、元宇宙超夯,低軌衛星正是推動這些新科技的關鍵設備,從全球富豪包括馬斯克、貝佐斯等如火如荼地爭搶布建就能知道其潛力。官方預估2030年全球衛星產業產值將突破新台幣10兆元。台灣今年進入低軌衛星商用服務發展元年,面對強勁的低軌衛星趨勢,法人建議要留意公司實際的含金量,並依此原則篩選出7檔潛力股。
2月初,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創辦的航太公司SpaceX,驚傳新一批發射的49顆低軌衛星中,有40顆受太陽磁暴衝擊,導致脫離軌道並燒毀,美國太空總署(NASA)也罕見提出警告,SpaceX發射衛星失利可能對國際太空站造成危害。
馬斯克旗下的太空公司SpaceX,積極將星鏈衛星發射升空。(圖片來源:Space X Flickr)

台廠切入 星供應鏈

近年來馬斯克積極進行「星鏈計畫」(Starlink),短短一年時間,就發射高達2千顆衛星上太空,並計畫在2026年於低軌道完成部署1.2萬顆衛星。儘管SpaceX出現衰事,但從馬斯克於2月10日在自己推特上,大秀星艦(starship)在發射台上組裝畫面,很顯然其心情未受太多影響,相關計畫應仍照既定時程推動。
此外,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也進行「柯伊伯(Kuiper)計畫」,雖然進度不如馬斯克,但也預計五年內,要將超過3千顆衛星送上低軌道。其他還包括英印合資的知名太空公司OneWeb,目前也發射了300顆衛星,該公司手上還有近400顆衛星蓄勢待發準備升空。
全球富豪看準太空商機,爭相布局低軌衛星。圖為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左2),搭太空船登外太空。(翻攝自Blue Origin Flickr)
全球科技巨擘紛紛投入這場「太空角力戰」,事實上,5G、電動車、元宇宙等超夯新科技,正需要仰賴低軌衛星這項關鍵設備,美國衛星產業協會預估,全球衛星產業產值在2030年將高達新台幣10.3兆元。
「今年正是低軌衛星商用服務發展元年。」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徐子明表示,隨著國際主要營運商Starlink與OneWeb持續布建「星系」,用戶規模的成長將帶動相關聯網終端需求,為支持商用服務推展,營運商將加速與設備供應鏈合作,擴大衛星、地面設備製造與零組件採購。
徐子明指出,台灣已有多家廠商切入主要低軌衛星業者供應鏈,其中受惠最大的包括:地面設備,以用戶終端的天線、Wi-Fi路由器等OEM組裝,以及PCB、射頻元件等製造。
台股受惠程度較高的低軌衛星供應鏈,如毫米波發射器、射頻元件、晶片等。
國票證券分析師孫嘉明表示,台廠沒有低軌衛星本體的製造商,最大機會是在地面接收站及用戶端接收設備,他進一步點名,法人圈相當看好的3檔個股,包括微波高頻元件設計廠昇達科、低軌衛星路由器製造商啟碁,以及低軌衛星射頻(RF)模組製造商同欣電。
 

昇達科:訂單囊括三大低軌衛星客戶

昇達科目前是台灣唯一3大低軌衛星客戶(亞馬遜、OneWeb以及SpaceX)訂單都處於量產直接供貨的台廠。法人指出,衛星微波、毫米波元件,為該公司未來主要成長動能,且該元件在低軌衛星技術含量高,後續一旦進入放量,對毛利率會有龐大貢獻。搭上低軌衛星題材,公司股價從去年的70元,一路衝破至最高200元,漲幅高達2倍。
昇達科2021年營收達17.58億元,較2020年成長18.68%。本土法人預估,隨4G、5G及低軌衛星的訂單發酵,今年營收將挑戰25億元,毛利率也將從目前的38%攀升至45%,每股純益(EPS)上看7元,按歷史股價推算,合理價落在210至220元間。
據了解,目前低軌衛星通訊元件占公司營收比重約2成,隨著無線寬頻需求持續增長,將帶動回傳網路設備需求,訂單能見度已達5個月。針對外界的樂觀看待,昇達科僅表示,目前低軌衛星產品毛利率確實已優於平均毛利率,單月毛利率上看4成。
台廠的強項在地面接收站及天線設備。(翻攝自starlink官網)

啟碁:受惠5G需求增長、低軌衛星專案持續導入

主攻低軌衛星路由器的啟碁,受惠Wi-Fi 6/6E、路由器、及5G相關產品的需求增長,近期財報表現亮眼,累計去年第四季營收190.53億元,年增11.4%,創單季新高;2021全年營收672.3億元,年增7.3%,亦創歷史新高。
國票投顧指出,啟碁受晶片吃緊及東南亞疫情等供應鏈問題影響,去年營收表現略低於預期,但仍創下新高,預估EPS會落在4.3元。今年除了受惠5G產品成長,加上低軌衛星等多項新產品專案的導入,預估營收將再衝新高,EPS上看5.5元,短線目標價為90元。
啟碁表示,今年的挑戰在材料和零組件供應問題及疫情能否有效控制,公司內部持續看好來自Wi-Fi 6、Wi-Fi 6E、5G、低軌衛星等相關新產品的需求動能,出貨情況在今年可望顯著成長。

同欣電:獨家供應SpaceX射頻收發模組

去年同欣電全年營收138.77億元,年增長36%,表現亮眼。法人指出,主要受惠車用影像感測產能滿載,以及陶瓷基板強勁需求,而今年除了既有的產品線穩定成長外,其中,獨家供應SpaceX的射頻模組,將受惠星鏈計畫的衛星發射量倍增,出貨量顯著成長,挹注營收動能。據了解,射頻模組為同欣電產品組合中,毛利率表現最佳的產品。
據了解,同欣電為SpaceX射頻收發模組的獨家供應商。圖為同欣電總經理呂紹萍。
台新投顧指出,低軌道衛星需求持續成長,且光通訊雷射二極體客戶從100G升級至400G趨勢不變,同欣電營收將優於去年,預估2022年營收將達到160.3億元,年增長15.8%,今年營益率約24%,EPS16.9元,短線目標價320元。
除了上述3家概念股外,財經專家謝晨彥指出,台廠供應鏈在訊號收發晶片、接收器主板等製造技術相當成熟,例如微波及衛星通訊大廠台揚的「衛星含量」相當高,其特殊的波段衛星收發機,讓SpaceX、Oneweb、亞馬遜均為台揚的潛在客戶。

看本益比 過熱勿追

另外,SpaceX獨家錫膏供應商的昇貿,及訊號收發供應鏈金寶、穩懋,都值得留意。「仔細看會發現,低軌衛星與5G概念股有高度重疊,主要是公司技術已相當成熟,只是轉成接收衛星訊號。」謝晨彥補充。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則提醒,台股題材氾濫,已經讓部分個股漲幅過大,「低軌衛星確實是個強勁趨勢,但投資上要留意公司實際的含金量。」他認為今年美國升息、縮表在即,加上台股持續創高,漲多的題材性個股很可能會走區間震盪,操作上,投資人不妨以去年高點作為區間上緣,下緣沿著季線或半年線逢低買進,並留意本益比過熱的個股不要追,以降低風險。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