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廠工程師出身的許欽堯,今年53歲,口才辨給的他,其實是典型人來瘋。專訪開始前,他先點了點董事長辦公室內,採訪團隊與員工的出席人數、一臉滿意地說:「我很喜歡講話、很喜歡演講,人越多,我就越興奮。」
許欽堯口才辨給,是典型的人來瘋。 許欽堯說話快、手勢也多,旁人吐槽他一說話就停不下來。他自爆年輕時在中華汽車上班,曾因太愛講話,被主管點名替新進同仁上安全講習課,「有人聽課會睡著,要想辦法說笑話吸引他們,再繼續講。」
但乍看「橙的電子」4字,實在很難第一時間猜出公司業務,「我就是故意的。」許欽堯早已有備而來,就等人問這一題,他笑嘻嘻地說:「橙的不好記,但英文Orange(橘子)很好記。Orange拆開來是0加上Range(範圍),就是零距離,也是我們最強的核心價值:『無線射頻(Radio frequency, RF)』。」
2005年創立的橙的電子,主力產品是胎壓監測器。許欽堯藉由無線射頻技術,讓訊號跨越車款、車型和年分限制,穿透車輛鈑金和隔熱紙的金屬遮蔽,直接與行車電腦溝通。「不管是日系、德系、美系,5、600種車款,通訊碼通通不一樣,我們一一解碼,這就是我們可以玩這麼久、厲害的地方。」
解碼只是入行敲門磚,胎壓監測器每3秒鐘偵測一次輪胎壓力和溫度,必須每分鐘發射1筆或2筆以上的資料給儀表板,「讓無線發射穩定,這才是真正的門檻。」大膽把核心技術放在公司名稱中,許欽堯既自信又自豪,「我要讓每個人都知道我們在做無線,就是要做到第一名。」
許欽堯說,橙的電子的設備都是自製,研發室內保留了許多創業時製作的模具。 新車轎車市場是比本錢、價格砍到見骨的紅海,許欽堯投入商用車新車,除了供應中華汽車商用車款,及全球最大客車製造商宇通的胎壓監測器,將營運重心都放在全球汽車售後服務市場(Aftermarket, AM)的胎壓監測系統,「新車市場需要拚量、拚價格,但商用車十年不改款,利基比較好。而且過了保固,怎麼還會去原廠?都在外廠做。」
但無線射頻技術外人聽起來像火星文,該如何讓輪胎店師傅理解、進而使用?許欽堯和共同創辦人、橙的電子副總游鴻志、生產部協理張豐儀想出圖像化解說。「你跟輪胎店師傅講解碼,他根本聽不懂。我請我們的美工單位把說明書畫成漫畫,他們只要照圖案操作,師傅會覺得自己現在也是科技人欸。」
游鴻志在一旁補充,他們交給輪胎店一台掌上型電腦(PDA)做檢測工具,「我們的資料都在雲端。」假設輪胎店要替一輛2012年的賓士C-Class車款加裝胎壓監測器,只需在PDA上輸入車款、年分,就能將通訊碼傳輸到感測器上操作。簡便的模式,讓橙的可覆蓋市面上98%的車輛,近期拿下台北捷運文湖線專案,擠下國際大廠,成為北捷首家台廠胎壓監測器供應商。許欽堯在台灣與普利司通等輪胎店結盟,布建銷售通路,在美國市場則打進Standard Motor Products、Dorman Products等大型汽車零件批發通路商,在歐洲地區也與大型連鎖專業輪胎通路合作,去年營收4.57億元。
橙的以圖像化檢測工具,直接與安裝在輪胎上的感測器溝通,只要點選車款、車型和年分,就能直接解碼。(橙的電子提供) 許欽堯是新北土城人,父親經營瓦斯行,身為長子的他,底下還有二個弟弟,「我覺得父母賺錢很辛苦,所以從小沒有參加過畢業旅行。不是沒有六百元(旅費),而是不敢講。我媽問我怎麼沒去畢旅?我都說我忘了。」
1993年,他從勤益工專(今勤益科技大學)畢業,考進中華汽車當助理工程師,「那時台積電還沒那麼厲害,中華汽車年終獎金10個半月,是所有想進汽車產業的人的第一志願。」同梯考生都國立研究所畢業,許欽堯因持有2張工業工程專業證照破格錄取。
他自知學歷差人一截,每週六、日都自發去加班,「因為我好怕裁員是裁我。」但不安感帶來機會,他因個性外向、活潑,當時中華汽車正準備導入虛擬工廠的架構,主管派許欽堯負責跨部門專案,因此有機會到德國學習。「如果沒有出國,我可能就一直在中華汽車;開了眼界,我就貪心了。」
許欽堯看到德國賓士、BMW車廠的發展,「那是震撼教育,改變了我的心態跟想法。」他見賓士研發工程師上班都穿西裝、打領帶,「這是一種尊重,你會覺得工程師的價值不一樣,所以儀式感很重要。」他至今天天穿西裝上班,這是德國行對一位小工程師的影響。
許欽堯(中)愛運動,太太(右)曾是排球國手,獨子(左)身高超過190公分,在義大利當模特兒。(許欽堯提供) 從德國回台後不久,許欽堯再負笈英國念碩士,「我那時就萌生創業念頭。」2003年畢業時,他先回中華汽車負責海外業務,銷售零件給中國大陸東南汽車,讓他一窺汽車成本的關鍵,「像鈑金叫資本財,這要好幾億元;電子類靠的是智慧財,能設計就有機會。」其中,能耐高低溫的汽車電子零件最需技術,也是毛利最好的部分,「做一般電子大家都會,很快就被幹掉了。」
有了大方向,他離開老東家,到專做發電機外銷的奧特門公司上班,「工程師是把技術做出來,而當創業家,就要知道怎麼賣。」許欽堯舉例,台灣最大的手機通路是神腦和聯強,「我現在就要知道美國汽車電子產業的神腦跟聯強是誰。」他跑美國、墨西哥、委內瑞拉與杜拜等地,賣發電機兼做市調,他苦笑道:「小時候沒去畢旅,結果現在全球跑最多的就是我。去墨西哥客戶跟我殺價,我說不可能,他打開抽屜拿了一把槍就放在桌上…」
2005年,美國聯邦政府通過法案強制汽車加裝胎壓監測器,法規變化讓許欽堯嗅到商機。「過去10年,聯邦政府強制的只有安全帶與第三煞車燈,再來就是胎壓監測器。」安全帶與第三煞車燈早有大車廠投入,他便將目光鎖定在胎壓監測,「輪胎在動時很熱,但就算在西伯利亞零下40度也要能啟動,這就是耐高低溫的產品。而且輪胎行進時一直旋轉,無法拉線,需要無線傳輸,要怎麼穿透鈑金才是最難的地方。」
許欽堯和先前工作時認識的游鴻志、張豐儀一人投入200萬元,在台中一家內衣店2樓租了辦公室,「大家聽到我要創業,都說我頭殼壞掉,因為沒有錢,我就住在辦公室。」3個臭皮匠中,許欽堯跑業務,其他2人做技術開發。橙的目前銷售的胎壓監測器是第四代產品,研發室還保留多台早期的機器,「我們都自製設備,找外包幫你設計,就會製造出很多競爭同業。」話剛說完,許欽堯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許欽堯(右)和共同創辦人、橙的電子副總游鴻志(中)、生產部協理張豐儀(左),3人在內衣店2樓創業。 頭2年橙的慘淡經營,為了到拉斯維加斯參加全美最大的汽車零配件展(SEMA),許欽堯還曾當快遞替客戶送件省運費,「那時有個美國客人突然說要買100台,我自己幫他送去,想說還可以順便參展。行李箱裝太多胎壓監測器還被海關攔下來盤問,客戶看到也嚇一跳,但很多事情就是不想辦法就活不下去。」
在美國,汽車百貨盛行,許欽堯在展場上,鎖定供貨給汽百通路的大型汽車零配件通路商,「我看他身上掛的牌子,就跟他換名片。」他魯莽的舉動曾被人當場臭罵,但也有好心人願意給他機會,打開與美國第二大汽車零配件商Dorman Products的合作契機,「做了第二名,我當然想挑戰第一名。我隔一年又去參展,故技重施,讓他看第二名都跟我買了,你不買嗎?」
許欽堯(左5)率團參加於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全美最大汽車零配件展。(許欽堯提供) 美國第一大汽車零配件商Standard Motor Products找許欽堯到紐約簡報,隔天又拉他到位於維吉尼亞州的倉庫開會,他同樣為了省錢不買機票,和一位同仁換手開了6小時的車,「隔天又開回紐約,然後奇蹟就發生了,他們覺得我這樣跑很古意(老實),大老闆就請我開完會後,一起參加晚宴。」
「那讓我畢生難忘。」Standard Motor Products的老闆在晚宴上特別點名許欽堯,2012年並入股橙的持股近20%,「我只是一家中小企業,他們已經100年了。他告訴我,我就是把胎壓監測器做到最好,所以現在全台灣只有橙的只做一個產品叫胎壓監測,其他做胎壓監測的都是企業轉投資。」
他在美國靠通路商打天下,隨著歐盟國家也強制汽車加裝胎壓監測器,許欽堯在歐洲複製台灣經驗,找當地輪胎店合作。「台灣每一家輪胎店我都跑。」他仿效銀行在便利商店掛銀行ATM廣告燈箱的做法,在輪胎店外掛上橙的招牌,「一開始輪胎店根本不想理我,我就不斷去談。有能見度,通路商反而喜歡賣我的貨,因為雜牌沒人要,我到歐洲、德國也這樣玩。」
許欽堯仿效銀行在便利商店掛ATM廣告燈箱,在輪胎店外掛上橙的招牌打知名度。 台灣企業搞外銷多在國外找通路商或經銷商負責,如許欽堯這般,在德國、義大利雇用超過十位當地員工者是鳳毛麟角。「走代理商是捷徑,一個德國人年薪起碼300萬元,沒有一個胎壓監測廠願意投資這種事情,大家都想要簡單。」他看重當地人熟悉在地業務的能力,「我要求他們每天賣幾顆監測器、輪胎店用多少東西,資料全上雲端。」
許欽堯打國外市場不靠經銷商,他直接聘僱當地員工,掌握大數據看市場變化。 許欽堯掌握大數據看市場趨勢,「下降的同業我就把它往死裡打。主跑輪胎店的策略讓我們去年營收大幅成長,我們今年著重的力道在德國,人數一直擴編,還會再成長。吃越多,我們就會變成名牌。」
2016年,許欽堯在中國設廠,替大陸本土轎車品牌代工生產胎壓監測器,但因實際接單狀況不如預期,被倒債近人民幣100萬元,在台灣則面臨大客戶抽單壓力,橙的也改變策略進軍卡、客車市場。「我們改做大陸宇通、福田的卡、客車,數量雖然少,但毛利好,讓後面幾年營收開始回升。」橙的財會部副理陳奕儒說。
拒當被動的汽車零件廠,橙的電子持續研發可供客車、機車使用的胎壓監測器。 許欽堯持續向更難、更大的車輛挑戰,「像美國農機、巴西礦車也在買胎壓監測器,這輪胎更大,距離和遮蔽更多,量不多,大家都不想做,我就去吃這些人家不想吃的,像飛機我就還沒做到啊。」他眉飛色舞地說:「現在澳門捷運上裝的,全部是我們的胎壓監測器。」從小工程師到頭家,他說話雖狂,但擴展市場始終穩扎穩打,「不要去想說要做多大,找出賺錢的地方,在每個利基市場賺該有的分量,就可以活得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