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始寫小說是大學一年級的時候,那是24歲,在精神醫院的圖書館半工半讀,投稿發現稿費比1個月的薪水還多,因此寫起了小說。
【時間是解藥番外篇】我想親娘在夢中 吳念真

常常晚上沒事做,吳念真就讀起書來,他的書很多,多到有時他自己都忘了有沒有看過。「拿下來發覺有摺痕,那表示真的看過了,可是,為什麼不太記得?就開始看,看了40頁的時候,啊,我記得了,又把他放回去。」他讀得入迷,常常讀到半夜2點,才驚覺太晚該睡覺了。
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大人的書,他讀的國小是分校,本校的老師們因為從本校到分校要走1小時,有時乾脆就住在學校,也因此辦公室放了許多老師們的讀物,吳念真因此能常常借書來看。「所以我小學就看文壇,有些新詩不知道在寫三小,看不懂,簡單的小說就看得懂。」
才國小的他,常常看小說看到哭。「我們老師就說我奇葩。」許多小說故事,經過了60年他仍然印象深刻。故事是這樣的:小女生的母親過世了,爸爸再娶,後母對小女生很不好,因此村子裡的私塾老師安排小女生到私塾工作,也順便上課,有一天私塾老師出了個對子:「月色」,問那小女生,小女生對:「雲癡」,覺得自己對得不好,立刻害羞地跑掉。後來老師告訴小女生對得很好,小女生很開心,晚上睡前想起了母親,就唱起一首歌來。
吳念真說,他為這段小說故事哭得要死,故事的後續是什麼都忘了,只有小女生唱的歌詞記得清楚,有一天聽收音機,他才知道真的有這一首歌,歌名是〈小白菜〉。
「所以有一天人家問我,你生命中有沒有一首歌,我說每次心情不好,開車回家的時候,我通常不開收音機,就會唱:『親娘想我一陣風,我想親娘在夢中。』(這歌詞)很屌呀。」

問他該不會常常一邊開車一邊哭吧?「不會啦,就心情不好。我算是早熟,我媽就罵我查某性(女人個性),就想太多,我們家跟姑媽分家,我也在哭,什麼都在哭。」愛哭的個性到了60歲以後依舊,因此臉書上看到狗受虐,他會哭,一個人聽古典音樂台,也哭。「有音樂能讓你哭不容易啦,我聽馬勒,馬勒的音樂真的很容易哭,醫生都跟我說,憂鬱症症狀來的時候不要聽馬勒。」
最近幾年做夢會夢到媽媽嗎?「很少耶,我有一次夢到,媽媽跟妹妹,很奇怪,爸爸跟弟弟都不在,我夢到她們在打掃一間房子,房子很陌生、舊舊的,我要過去幫忙打掃,她們就說嘸免,要我趕快回去,我就醒來了。」
這個夢是不是他們要你輕鬆一點,不用再想著自己要承擔一些責任?「應該不會,我媽媽也不是那種性格,我媽媽是人家怎麼樣,你就應該去幫忙,因為我們大粗坑是習慣大家互相幫忙的。」
「性格決定命運,其實最快樂的時候還是有擔憂的事情,應該這樣講,我身上永遠有一些事情還沒完成,或是正要完成,所以永遠是寄掛的,那就快樂不起來,朋友也是這樣跟我講,說我何必這樣?我說:『啊,這樣也好,這樣也許比較不會胖。』」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