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經】1顆蓮霧天價3千元洞悉富豪口味 不嫌貴還砸重金搶包樹 大果農莊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余昶佑花8年研究改良出全新蓮霧品種「三千胭脂」,口感細嫩爆汁,讓百億身家的富豪、總統級貴客想包樹獨占。
余昶佑花8年研究改良出全新蓮霧品種「三千胭脂」,口感細嫩爆汁,讓百億身家的富豪、總統級貴客想包樹獨占。
余昶佑花8年改良,培育出單顆天價3,000元的全新蓮霧品種「三千胭脂」,每顆重近1斤,討喜粉紅漸層色澤,讓百億身家的富豪、總統級貴客砸重金包樹,只求獨家占有。
父親是「蓮霧冠軍」,18年前因病不良於行,余昶佑放棄赴美念書返家幫忙。勤快又有天分,種出大尺寸良果,月賺百萬元,無奈難註冊專利,還遭盜採品種、削價競爭,他打破大量生產,把農業轉型服務業,耕耘自有品牌。洞悉富豪物以稀為貴心態,寧可銷毀8成次級品也不願流入市場破壞行情,以量制價,打造猶如愛馬仕包的精品水果。

大果農莊創業資訊(2010年1月)

  • 土地貸款5萬元
  • 水電1.8萬元 
  • 肥料38萬元
  • 工資13萬元
  • 包材+耗材2.4萬元
  • 宅配費3.3萬元

總計63.5萬元

大果農莊營收資料(2022年4月)

  • 水電2萬元
  • 肥料36萬元 
  • 工資15萬元
  • 包材+耗材2.7萬元
  • 宅配費3.6萬元
  • 營收159.3萬元
  • 利潤100萬元
鋪上厚地毯,大果農莊老闆余昶佑與母親葉金梅將最新蓮霧品種「三千胭脂」逐一分級,經外觀、磅重、套袋3道人工檢查,唯有重量逾400克、零瑕疵,才能裝箱。單顆要價3,000元,打破市場紀錄,就像愛馬仕包,有錢也未必買得到,產能幾乎全被身家百億的企業家、總統級重量級客人搶下。

品種嬌貴 良率有限

余昶佑坦言:「幾位企業主希望包樹,我一棵樹只要產七顆蓮霧就能回本,對這些大老闆來說,獨有性才是最珍貴的。」農莊客非富即貴,余昶佑從客人身上,學到如何一步步把蓮霧推向精品化。當著採訪團隊的面,他下令工人把八成次極品全倒掉,不夠大、不好吃、不漂亮的寧可做肥料,也絕不流入市場,以量制價,避免破壞行情。
三千胭脂果型碩大飽滿,單顆重量可近1台斤,夏果會有獨特粉紅漸層色澤。(3,000元/顆)
本刊獨家拍攝三千胭脂採收處女秀,拆開套袋,本以為會是一場歡喜大豐收,怎料過程中,不時傳來余昶佑的低聲咒罵。「該死的南風!3天前還好好的,現在竟豬羊變色。」「這些都不行了!」本就膚色黝黑的他,臉色益發凝重,直到終於打開一袋表皮完美無瑕、透著粉紅漸層色澤良果,才露出扳回一城笑容,刺激過程媲美樂透開獎。
放眼望去,一公頃果園種植約300棵蓮霧樹,余昶佑和工人們忙了大半天,最後扛出不到10籃,實際裝箱銷售僅7箱、共63顆。「這品種太嬌貴太難照顧,採果前指甲要剪到露出指腹肉,預防刮傷,選在傍晚採收,蓮霧經整天日照,水分蒸發後,剪果時蒂頭才不容易龜裂…哎呀!這商業機密欸。」
大果農莊的死忠客群口袋深,9顆裝三千胭脂分量十足,送禮十分有面子。(26,700元/盒)
意識到可能說太多,余昶佑趕緊打住話題,並請求記者直接在果園開箱。彷如愛文芒果尺寸大小,一口咬下,不小心爆汁飛濺攝影大哥鏡頭,未馬上洗手,不一會兒手心一陣騷癢,竟是敢死隊螞蟻噬甜而上。
「三千胭脂我研究7、8年了,從2,300株雜交種精選出一株,3年前試種,第一年全壞光,但光NG果的口感潛力就足以誘惑我去挑戰,我捨得下重本用有機氮、磷、鉀肥,控制溫、濕度,至今每天都在思考怎麼突破。」經5次套袋收成,才稍微掌握到照顧眉角,讓向來自信爆棚的余昶佑,罕見地把成果歸功於運氣好。
不想被盤商壟斷價格,余昶佑12年前經營自有品牌「大果農莊」,直接面對消費者,圖為他整理客戶訂單。
除種植蓮霧,余家兼營農業資材行,販售肥料、農藥。採訪到一半,有農友上門買肥料,葉金梅下意識拿報紙蓋住三千胭脂,怕兒子心血提早曝光。母親的舉動,余昶佑看在眼裡,他淡淡地說:「我們這行,新品種一旦公布,5年內就要釋出種苗與種植技術,不然議員、立委都會來關切。」農產品難註冊專利,事實上,余家擁有全台最多13種蓮霧品種,還曾有農民半夜潛入盜竊種苗。
三千胭脂是余昶佑從蓮旺果(蓮霧名)與泰國種雜交後代做父本,再以印尼大果種巴掌蓮霧為母本,耗時8年培育出的全新品種,「它遺傳母本大尺寸,又有父本漂亮果皮優勢,冬豔紅、夏轉粉紅,也突破泰國種口感,變得更細緻。」葉金梅獨鍾此新品,只要有採收,她定會藏幾顆放冰箱,做為農忙後的犒賞。

父母傳授 培育訣竅

今年42歲的余昶佑是佳冬鄉農二代,父親余日鄉生前被稱做「蓮霧冠軍」,曾領產銷班種出甜度達19.3度蓮旺果,紀錄至今無人能破,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生前曾委託余家照顧蓮霧樹,待結出果後出動防震卡車,整棵樹運上台北,吃多少摘多少。務農原不在余昶佑的人生規劃中,2004年,父親長骨刺不良於行,余昶佑放棄赴美攻讀工業管理碩士,返家幫忙。
「回來第一年,我負責顧30棵蜜風鈴,這品種只有我們家有,賣到台北連鎖超市,投資成本約20萬元,一季收成淨賺160萬元,我同學在工廠一個月才領多少錢?我不打算回去讀書了,賺錢更實在啦!」嘗到甜頭,讓余昶佑決定專心種蓮霧。
余家是屏東佳冬鄉的蓮霧冠軍世家,父親余日鄉(左)曾種出甜度達19.3度的蓮旺果品種,紀錄至今無人打破。(大果農莊提供)
父母手把手傳授畢生精華,讓本就有天分的他功力三級跳,同年7月,余昶佑接枝培育出印尼種巴掌蓮霧,個頭碩大猶如成人巴掌,「我爸看出它的市場潛力,把園裡105株舊品種砍掉改接巴掌,2006年收成,靠這品種我們賺了1,000萬元。」余昶佑始終記得,當時連NG巴掌蓮霧批發價一台斤都能賣到120元,不少盤商高價搶貨。
早年種植蓮霧多採慣行農法(以農藥除蟲防害),雙親皆罹癌,父親從發現到病逝只隔2個月,讓余昶佑更重視安全用藥,「我爸種蓮霧雖是為了賺錢,但說穿了,最好吃的那顆永遠留給我,台灣鄰田、水源汙染風險高,談有機不切實際,我能做的是收成後送SGS檢驗。」
2010年余昶佑正式接手,他發現盤商賣自家蓮霧簡直是暴利,「一顆蓮霧盤商付我2、300元,但賣給消費者7、800元、甚至上千元,連NG切盤都至少賺1倍,他們在我身上到底賺了多少?」看準部落格、臉書社群網路興盛,他嘗試經營「大果農莊」小農自有品牌,跳過盤商直接服務消費者。
余昶佑(左)與母親葉金梅(右)採外觀目視、磅重、套袋3道人工檢查,確保每顆出產的品質。
不僅掌握市場主導權,余昶佑也試著打破大量生產模式。「工人越來越難找,我月付5萬元薪水都找不到年輕人要做,不能再走老爸那一代拚量的路,以前一棵樹農民隨便套袋至少500顆,我每一根枝條只留最好的一串,降低蓮霧樹負荷、讓養分更集中。」有捨才有得,品牌取名大果,不論是蓮旺果、黑糖芭比等各品項,個頭都是巨人尺寸。
他急欲走出自己的路,難免招來同行眼紅,其中也包括消費者的質疑。「以黑糖芭比為例,每人種的品質不同,客人會混淆,別人一斤才賣20元,你怎麼賣那麼貴?」也有農友把余家當定價參考,直接打5折搶市,他氣憤又無奈地說:「這種惡性紅海策略我非常不屑!」「很多品種都是從我家放出去,假設我完全鎖死獨占,我會不會很有錢?但這樣豈不是跟最窮的農民團體對戰?有意義嗎?」

重視服務 攏頂級客

然而農業畢竟是靠天吃飯,除挑戰市場接受度,余昶佑還得與天拚搏。2016年莫蘭蒂颱風重創佳冬鄉,大水淹沒園區,超過一半蓮霧樹遭連根拔起,花3年始復育,「我人生不是大好就是大壞,原以為40多歲就能賺夠退休,結果那3年差點連養家都出問題。」從教訓中學經驗,余昶佑將果樹全架起上下2層鋁架防颱。
2006年,余家種出全台灣第一顆巴掌蓮霧,外觀色澤較深。(大果農莊提供)
考量快遞運送難免磕磕碰碰造成客訴,3年前主動推出每盒降300元「免責價」。把農業做成服務業,反應快、口才又好的余昶佑,懂得抓住頂級客的心理,有貴婦寄愛馬仕紙盒給他靈感,著手設計單顆木盒包裝,提升精緻質感。
父子倆的獎盃、獎牌是資材行最好的牆面裝潢,「我爸臨終前只交代:『昶佑,我知道你很有能力,但你有本事,應該是帶一群人去賺很多錢,而不是你一個人賺很多,否則你永遠差我一大截。』」如何成為產業火車頭,把蓮霧推向高值化市場,成為余昶佑青出於藍的終極使命。
新北 王小姐。

顧客這麼說

送禮吸睛有面子

以前印象吃蓮霧嘴巴會澀澀的,大果農莊不僅甜度、口感沒話說,更神奇的是大果農1號有淡淡蔗香,巴掌蓮霧有花香味,今年送朋友新產品三千胭脂,收到禮盒的無一不驚豔,爆汁又不過甜,希望老闆趕緊推客製化包裝,送禮更有記憶點。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