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著一頭金髮、穿著黑色短T的鄭敬仁略略彎腰,探進約150公分高的白鐵桶裡,無懼近200度高溫的蒸氣衝臉,細心幫掛在桶內的12隻黑羽土雞一一翻身。「每隻雞盡量不要碰到,不然上色不均勻。木炭用紅木,灰才不會亂噴,以前用龍眼木,灰噴到雞上面,出來整隻黑的。」沒帶袖套的手臂,露出顯眼紋身,還有大大小小燙傷疤痕,這些都是為了維護烤雞顏值留下的印記。
【生意經】父逝喚醒吸毒啃老族 快閃賣雞月收破百萬 大仁哥蔗香脆皮桶仔雞專訪

開團時間不定,但一開團就瞬間秒殺的大仁哥蔗香脆皮桶仔雞,這一年在網路引起饕客討論。從雲林鄉下起家,老闆鄭敬仁靠著烤雞從啃老族成功翻身。
鄭敬仁少時染上毒癮,戒毒成功後沒工作,賴在家近10年。慈父不曾苛責,持續金援,只求他別再走偏。父親生病、過世後,鄭敬仁終於「轉大人」,與一直陪伴、鼓勵自己的女友結婚,創業賣烤雞,用快閃方式在全台各縣市開團,最高紀錄一次開40爐,吸引逾900名粉絲朝聖。他持續巡迴,要讓全台灣的人都吃到大仁哥的烤雞。
創業檔案
- 設備:10萬元(不鏽鋼桶與炭火)
- 食材:5萬元(月)
營收資料(2022.02)
- 營收:250萬元
- 食材:100萬元
- 炭火:30萬元
- 人事:60萬元
- 利潤:60萬元
- 註:營收及利潤為記者估計

神祕快閃團 網路瘋+1
前置動作快,烤的時間急不了,得等1小時。隨熱氣逸散的肉香、中藥香,還有淡淡甜香吸引過路客停下詢問:「還有嗎?」「如果只要一隻可以。」想買大仁哥的烤雞,得在粉專公告時間、地點時喊「+1」,沒跟上就要看能不能碰上預留或棄單。寫下客人姓名、電話,鄭敬仁提醒:「5點10分來拿,超過20分鐘就算棄單。」
出爐時間一到,人潮湧現,攤車瞬間變成景點,好幾個人拿著號碼牌拍照打卡。鄭敬仁和助手迅速將烤成焦糖色的桶仔雞交給妻子方婉琳打包交貨,不到半小時,聚集的粉絲全散去。

「這是快閃團,開團時間不定,大多是週五、六、日。地點、天氣都是影響因素,出攤前要場勘、跟地主討論。」這經營模式是鄭敬仁與妻子摸索出的。
「雲林林內是鄉下地方,消費力沒那麼高,家家戶戶都養雞,不是很好賣。」從林內起步是因鄭敬仁在這出生、長大。今年37歲的他是家中么兒,父親經營食品加工廠,製作豆豉,還有個小釀酒廠,雖非大富大貴,也夠孩子們衣食無憂,但也是這樣,讓鄭敬仁30多歲前都是啃老族。
走偏當毒蟲 為臉喊戒
「我從小不愛讀書啊!都倒數第2名。國中畢業到台北學美髮,建教合作,1年多就輟學。」月薪僅6千元,生活多靠父親金援,「沒做出興趣,都在玩,後來回南部,認識了壞朋友。」
口中的壞朋友帶著他碰毒品,「安非他命、海洛英都有,有半年時間毒品當飯吃。」問他哪來的錢?「跟我爸要錢他就給我,也不會問我要買什麼。」幡然醒悟不是家人打罵或勸說,而是某天照鏡子,發現自己已不成人樣。

「身高180公分,體重剩40幾公斤,都沒睡,臉上全是痘痘。」鄭敬仁半是認真半是玩笑,「那時候有偶包,覺得這樣不行,要顧一下臉。」說戒就戒,為了拉開與毒的距離,他2度北上,在美髮店當萬年小助理,沒掙多少錢,但至少成功與毒品脫鉤。
以為這該是轉折點了,沒想到鄭敬仁還是沒「轉大人」。退伍後的6、7年他不工作,大半時間賴在家,「啃老、耍廢、遊手好閒。我爸媽從沒罵過我。我爸是很好的人,有時候我很晚回去,他還會準備吃的給我。」

替債友謀生 轉做烤雞
溫和如鄭父會叨念的,只有「隔壁家孩子念到大學,發展不錯,月薪十幾萬元。」鄭敬仁不覺刺耳,「那時沒目標,也沒賺錢的概念,家就是不會讓我艱苦到,舒服的環境。」唯有一件事讓他沉迷其中,「我喜歡雞,也愛吃烤雞。」
庄腳所在,養雞送禮自用二相宜,父親圈養黑羽土雞,常常50隻死到剩1、2隻,鄭敬仁疑惑有這麼難嗎?決定自己試試。改放養,拿酒廠的酒糟當飼料,不只降低死亡率,肉質也更Q嫩。或許是過往鮮少得到的成就感激勵,也或許是雞隻圓潤模樣療癒,「看牠們跑跳覺得很可愛,但錢是萬惡根源,所以慢慢學會六親不認,殺雞。」他的幽默有時讓人翻白眼。

彼時養雞只是興趣,「認識我太太後開始有賺錢的概念。」說到妻子,鄭敬仁收起原本有點痞的表情,正經許多。方婉琳來自台南,大學念財經,在房仲業任行政職,背景相差很大的2人因網路認識、相戀,後來方婉琳辭職到雲林陪鄭敬仁打拚。
「認識時他已經是認真工作的狀態,養雞、煮飼料、曬豆豉,一直在流汗。可能公公給他的環境比較優渥,他沒那種要努力賺錢、守財的想法。」方婉琳坦言自己遲疑過,但愛到卡慘死,城市女孩為愛下鄉,幸好鄭敬仁不負「大仁哥」外號,為了女友不再擺爛。

5年前父親生病,不時進出醫院,鄭敬仁從靠爸族轉為照顧者,接手豆豉生意,還斜槓養雞,養到1、2千隻。「浪流連時常想,如果我爸不在了,我要怎麼辦。」口吻淡然,卻感受得到他的想念,2019年3月,父親真的不在了,鄭敬仁和方婉琳趕在百日內結婚。半年後在自家工廠門口賣烤雞。
創業其實是意外。「朋友跟我借錢還不出來,想說幫他做個生意,可以還錢。」鄭敬仁愛烤雞出名,曾買小型不銹鋼桶在家烤,「自己動手沒有不好吃的,但要賣就要鑽研、比較。」
「我都挑11週、2斤半的黑羽土雞母雞,油脂豐富,烤起來才香。」沒念過餐飲,但有google為師,在雞肚塞過各種辛香料,試了1個多月敲定現今配方,「有胡椒、八角等十幾種中藥,外皮塗獨家醬料,冷藏2天入味。」
初時備料給朋友賣,後來意見不合分道揚鑣,鄭敬仁跟方婉琳索性收掉已是夕陽產業的豆豉事業,專心賣起烤雞。「在路邊廢棄加油站前擺攤,隔壁是賣甘蔗的,聊一聊,想說把甘蔗加進去煙燻看看,結果多了特別的香氣,一切都是機緣。」擺攤靠天吃飯,沒收訂金,下雨天棄單的人一個接一個,方婉琳回憶,「最慘的一次在田中黃昏市場,24隻都賣不完,就拿去送弱勢。」
生意能轉穩靠的是網路。鄭敬仁加入在地社團推銷,也利用粉專宣傳,吸引愈來愈多人注意,「沒想過開店,一方面省成本,另一方面開店客群永遠都是那些人,我希望讓更多人吃到。」
變身工作狂 巡迴全台
在網路開快閃團,從1桶、2桶開始,現在8桶是基本盤,「最多曾經開過40桶,賣了900多隻。」銷量大增,沒時間養雞,雞隻只能靠外援,從1個月幾十隻到千隻,供應商都忍不住驚嘆:「他的創業過程真的是奇蹟。」
開團時間、地點公告後,烤雞都是瞬殺。接地氣又有點歪的貼文,吸引互動,粉絲破10萬人。例如這天他發文:「今日睡午覺做了個夢,祖先叫我回林內開團回饋鄉親。」網友秒回:「祖先沒叫你在台中休息嗎?我又要衝林內了。」之後開1小時車到雲林追雞。

生意好也有困擾。年前到竹北擺攤,擺好的桶子被惡意推倒,「凹下去,影響空氣流動,就不能用了。」這不是第一次被找麻煩,畢竟到別人主場,總有人不甘生意被搶,「不會怕啦!就報警,也有很多熱心粉絲幫忙看頭看尾。」
父後這3年,鄭敬仁像要彌補之前近10年的空白,變成工作狂。「有時燒香會跟我爸說,我不像之前那樣了,不像他擔心的學歷不如人就較沒用,可惜他看不到了。」父親走後才創業,沒讓他看見自己的成功有些遺憾,但鄭敬仁希望讓更多人看見。除了快閃團,「大仁哥」開始巡迴,開到哪賣到哪,員工當後勤,隨時補給雞隻,最遠到花蓮。鄭敬仁自信地說:「我要讓全台灣都吃到我烤的雞。」

顧客意見
皮脆肉Q嫩
從他們賣雞、雞蛋時,我就開始追他們的粉專,後來賣烤雞也捧場。烤雞外皮很脆、很香,肉質Q嫩又鮮甜,口感很吸引我,只要他們有回林內開團,我一定都會+1,但現在一年才回來1、2次,真的太少!
★《鏡週刊》關心您:珍惜生命拒絕毒品,健康無價不容毒噬。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