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大咖】當男人成熟時 范逸臣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來到四字頭的人生,范逸臣跟過往有些不太一樣,希望能自然演出該有的樣貌。
來到四字頭的人生,范逸臣跟過往有些不太一樣,希望能自然演出該有的樣貌。
電視劇《八尺門的辯護人》殺青,
范逸臣也很快從戲裡的漁工身分,
又轉變為眼前的大叔。
問題是,哪有大叔這麼帥?
「當你有大概30%的黑髮,變成白髮的時候;當你經常性的運動,只為了讓肚子不那麼大的時候,我想這應該可以叫大叔。」范逸臣的解釋好像有點身不由己,但也參透了人生,「當然有人到了80歲,也不願意承認是大叔,那沒辦法。我覺得到了這個階段,應該是大叔,我就讓自己成為大叔。」
自認有30%的黑髮變成白髮後,范逸臣覺得該自稱大叔。

類大叔 范逸臣

1978年生。2002年以歌手出道,推出同名專輯,2008年演出電影《海角七号》,締造台灣電影票房新高。新作為鏡文學電視劇《八尺門的辯護人》。

冷面難以熱情 接受真實的自己

成為大叔並不會讓人恐懼,范逸臣說:「現在逼我演25歲的話,假如劇本我很有興趣,會努力去做,可是我的年紀就不是25歲啦!如果演出的角色是現在這個年紀的人生經歷跟外貌,那是最自然的,起碼不用染髮,妝也不用特別精緻。」
大叔不光是和年紀、外表選擇和平相處的態度,也包括待人處事,曾與范逸臣合作的舞台劇導演謝念祖說過,范逸臣是個性慢熟的人。「一開始進入這個圈子的時候,我覺得這是缺點。可能別人覺得,這個人怎麼有點不夠熱絡、就是冷冷的?」
范逸臣其實比較在意,如果一見面就很熱情,那也不是自己的個性,「所以剛開始有點兩難,心裡難受,會覺得是缺點,是不是自己不太適合這種要建立很強的人際關係、才可以闖蕩出一片天的地方,我會懷疑這樣子的自己。」
現在范逸臣已經學到了重點,就是坦誠、真誠就好了,「大家還是會看最真實的那個你,對工作的熱情跟貢獻是怎樣?實際上沒有什麼作為的話,其實再怎麼好的人際關係,也支撐不了。後來我也漸漸不勉強自己,一定要多熱情、多熱絡、多麼刻意,或者把場子搞熱,覺得我慢熱也OK。」
鏡文學電視劇《八尺門的辯護人》中,范逸臣扮演漁船大副彭正民,也挑戰以母語演戲。(鏡文學提供)
范逸臣在電視劇《八尺門的辯護人》飾演的漁船大副彭正民,則是對人際關係恐懼的人,「他沒有那麼愛表達自己,可能是個在社會上或生活中溝通能力不是這麼良好的人,所以他喜歡出海多過回到岸上。回到岸上,反而有人際關係恐懼症,他更享受在海上的生活。」
乍聽之下,海上的生活似乎很浪漫,當然實際上一點也不,光是在海上拍戲就充滿了考驗,第一項就是暈船。「因為扮演漁工,其實已經習慣,我個人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但是其他工作人員,像我們的副導,他幾乎是癱軟在那邊,然後換另外一個人當副導。」范逸臣說第一次看到副導這麼沒有活力,「以前都是『Action!』這次船上完全沒有他的聲音,以為他沒有上船。不是,他整天都癱在那。」

波濤中的挑戰 忍受窩居討生活

海洋生活另外一個殘酷的現實是,漁工的生活空間很狹小,「因為去過岸上的漁工宿舍拍戲,(比起在船上)稍微寬敞一點,沒想到漁船上(的生活空間)是這麼狹小、真的很小。累了,就鑽進去。」范逸臣說船上宿舍頂多就是8、90公分的寬度,坐著不會頂到,而這單人大小的隔間,還要做成上下舖。
范逸臣在真實的漁船中,看到許多漁工曾留下的布置,「有菲律賓的國旗、籃球隊的球衣,還有他們貼的一些海報。看得出來,曾經有人在這裡很辛苦地生活過,很難想像待在海上那麼長的時間,辛苦工作之餘,能夠待的空間只有甲板跟房間,但這房間居然如此狹小,覺得(漁工)很不容易。」
個性慢熱的范逸臣,曾一度懷疑自己真的適合演藝圈嗎?但他終於找到和平相處的訣竅。

當族語小老師 失神忘記在演戲

這也讓范逸臣想起成長過程中,聽到許多長輩談出海打魚的經驗,「我爸在我很小的時候,也是遠洋漁工,對我來講這不是陌生的。我的堂哥、表哥也都有出海的經驗,所以小時候過年放假,大家吃飯喝酒、聊天時,都會提到他們的海上生涯。拍戲讓我回到小時候的那些童年回憶,聽大哥哥們、聽長輩們、聽爸爸說以前打魚經歷的那種感覺。」
另外一個與自我身分接近的地方,是《八尺門的辯護人》需要他以阿美族族語演戲。范逸臣說這有容易、也有困難的部分,「因為用母語詮釋同一個族語的角色,這合情合理、幾乎也不用演。可是有些情況,我合情合理地說了母語之後,有時會忘記表演的成分,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講,忘記這場戲的目的是什麼、這個角色現在要幹什麼,會稍微走神。」
范逸臣也需要充當阿美族語小老師,幫其他演員糾正發音,他說自己從來沒有這麼仔細聽母語,「以前聽母語的時候很自然,不會特別用力去聽哪些地方出錯。可是用族語表演的時候,若問有什麼地方出錯,我也不太確定,每次都要戴耳機再聽一次。」到底該著墨於發音正確,還是表演情緒到位,難以取捨。
著迷於跑步的范逸臣,充分享受一個人就能邁開大步跑的樂趣,呼朋引伴還不見得是他的風格。

跑步感受身體 獨享自得補能量

范逸臣把自己定義為跑者,會執著於跑步,也跟他的個性有關,「我不會主動聯繫、搞一個局,不會主動問朋友,什麼時候打個羽毛球?什麼場地約一約?打完可以去吃飯?我不是那樣的人,我想去就去跑,把那個時刻當作是自己的享受。」
「(跑步)迷人的地方是很容易上手。因為只需要一雙跑鞋,甚至稱不上跑鞋,只要舒適的鞋子就可以了,它可以一個人進行,也可以揪一堆人,很方便,不需要特別空出時間。像是去健身房,辦了會員,也不見得去幾次啊。跑步就沒有什麼藉口。」
跑過各種場地,包括超級馬拉松的范逸臣,喜歡跑步時跟自己對話,「不用思考太多,可以無意識地反覆動作。只需要注意路況,就可以發呆、想一些事情,也可以不想事情,去感覺今天四肢的肌肉狀態怎麼樣,以及跑步的節奏、呼吸、汗是怎麼流的,也檢視自己的身體。很奇妙的是,持續這種有氧運動大概20到30分鐘之後,會有一些歡樂的回饋。」
「運動完之後就覺得,『人生沒有什麼坎,是跨不出去。』突然很陽光這樣。」話一說完,范逸臣真的鞋子一穿,又要去跑步了。
每次跑步後,范逸臣總覺得樂觀,「人生沒有什麼坎,是跨不出去。」

場邊側記

搭漁船出海拍戲,范逸臣最難忘的是第2天的夜晚,在海上遇到一群海豚,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暈船的也不暈了,活生生的白海豚,在那邊『咻!咻!咻!』跳出海面。」

造型:李詩文/化妝、髮型:Abby/服裝提供:Giorgio Armani(P36、P37、P39、P41)、Berluti(P38、P40)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