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善祥番外篇】讓大師破格收為徒弟 天才鋼琴家用數學理解世界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雖是音樂家,周善祥卻說自己是以數學來理解世間萬物。
雖是音樂家,周善祥卻說自己是以數學來理解世間萬物。
鋼琴家周善祥的求學歷程被譽為天才,而另一為古典樂迷所知的,是周善祥乃鋼琴大師布蘭德爾(Alfred Brendel)的最後一位弟子,兩人年紀相差61歲。
周善祥是在2005年13歲時,成為布蘭德爾的學生,那時布蘭德爾原本已不打算再收弟子,卻驚訝於周善祥的天資而破例。周善祥解釋:「他不是音樂老師,他沒有音樂教育的經驗,他就是大師,我去他那邊真的是想學他的看法,我要了解他的看法。」
兩人的師徒情誼延續至今,今年已91歲的布蘭德爾,5月初還與周善祥在德國一起演出,周善祥說:「他演講,解釋一些音樂作品、或談自己的想法,我用鋼琴來表達他的主題。這跟一般音樂會很不一樣,可是對這個內容有興趣的人,會感覺特別有意思。」
對我們自稱理工男的周善祥說,自己是透過數學來理解世界,包括用數學分析音樂。他的老師布蘭德爾則似乎相反,周善祥說,布蘭德爾熱愛文學、繪畫、雕刻等各種藝術,「他對文化類的東西都很有研究」。
周善祥與恩師布蘭德爾。(周善祥提供)
可是你比較喜歡科學?「嗯,我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世界。所以這樣子對我很有趣,可能對他也是。」
他又接著談到:「有些人會問我某間音樂學校好不好,我無法回答,因為學音樂這件事,學生跟學校的關係,沒有像學生跟老師的關係來得大。不是說這個老師好或不好,而是一種人類的配合,這是很難分析的一個問題。」
終於有數學也難分析的東西。人類的配合,是指緣分?「緣分是一方面,本身的音樂感覺也要適合,要同意,但也不要太同意。」為什麼?會學不到新東西?「嗯,學不到新東西,有時候也需要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要challenge (挑戰)它,才可以擴大自己的主意(想法),或發現新的喜歡的東西。」
愛下廚也愛美食的他以飲食比喻,就像人們吃東西的習慣,「如果你一直只給小孩吃他喜歡的東西,他長大後可能就只有1、2道菜可以接受。」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