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市八德路、近三百坪的Hi-Q褐藻生活館,是中華海洋生技董事長張永聲口中「健康快樂事業」的綜合呈現。「為什麼有這個餐廳?因為可證明我們養殖的魚健康好吃!疫情期間,餐廳受影響,沒關係,我們就成立了中央廚房,把反應好的菜做成鮮食料理包,除了我們自己的平台,也打進聖德斯科、棉花田…」一身時尚西裝的張永聲,熱情地介紹著。
【頭家開講】遭接班人背叛 董座親坐鎮創高營收 中華海洋生技董事長張永聲專訪

中華海洋生技從養殖漁業起家,以小分子褐藻醣膠在預防保健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董事長張永聲靠著正念,在創業過程中挺過大風大浪。
他曾在德記洋行工作18年,做到董事總經理,45歲時選擇退休,與同窗謝清輝共同創業,以友善海洋的方式打造自己的品牌。即使挫折不斷、負債上億元也不曾放棄,咬牙燒錢研發,如今跨足生技、寵物及鮮食3大領域,去年營收5.2億元。
在亮麗的業績表現背後,其實公司2020年曾遭遇經營風暴,張永聲被親信背叛,他坦言衝擊很大,曾數次難過掉淚。把自責化為動力,他重回公司兼任執行長,再上場帶隊打仗,這次,他不僅要繼續奉行厚道精神,還要維護公道。

講到一半,有熟客進門,一看到張永聲就鞠了個大躬,說她剛從醫院請假出來,第一站就是來此安心吃飯。還急忙從包包掏出隨身攜帶的褐抑定,不避諱自己是癌友,要我們看她的氣色,「你們看我像生病的人嗎?」她邊講邊繼續跟張永聲道謝,但更像自我鼓勵。
中華海洋生技董事長 張永聲
- 出生 ▶ 1953年(69歲)
- 家庭 ▶ 單身,育有2女
- 現職 ▶ 中華海洋生技董事長兼執行長、網際智慧董事長、哈維特國際執行董事
- 學歷 ▶ 海洋學院(今國立海洋大學)漁業系
- 經歷 ▶ 德記洋行董事總經理
- 休閒 ▶ 海泳、旅遊、美食
- 座右銘 ▶ 熱誠、厚道、服務 經營心法 ▶ 念要對!永遠不要脫離自然健康快樂
遭親信背叛 重回前線
中華海洋生技雖是養殖漁業起家,目前在屏東擁有五座生態循環養殖場,還在室內養出高檔東星斑,但當年意外發現褐藻價值,取得水試所技轉後,其最知名的產品,就是癌症輔療的小分子褐藻醣膠,占公司營收約七成。「我們的小分子褐藻醣膠,今年獲得美國癌症研究所NCI認可,收錄用藥編碼中。」張永聲轉頭跟上任二年的總經理王玉玲交代:「這個認可對我們要打國際盃來說,非常重要!」
四年前,我們曾採訪過張永聲,他是性情中人,當時邊喝著褐藻梅酒,邊跟我們回憶如何從創業時負債滿身,熬到可瀟灑暢遊人生。那時,喜歡到八斗子海泳的他,事業幾乎已放手給專業經理人管理,與如今再站到第一線帶隊打仗不太一樣。「歷史故事不都是這樣?在動盪不安時,身為元帥就不能躲在帳篷裡面了,要站出來,要到前方…」






他口中的動盪不安,其實是他創業以來,公司面臨的最大營運風暴,也是所有老闆最不想遭遇的事—被親信背叛。「大力栽培12年的副總也是準接班人,肩負研發及營運重任,沒想到竟把公司核心保健產品代工事務以高於市場代工費數倍的價格,委任給他熟識特定的代工廠,讓公司在四年間,多付了1.29億元的代工費。」2年前爆發的事件,張永聲至今才能稍微平復心情地說出來。

會發現此事,他認為是老天幫忙,「褐抑定從一開始上市,一年做不到1000萬元,到2017年底已經一年做超過3億元,10年成長30幾倍。可是2018、2019年業績卻整個停頓、僵化。我覺得很奇怪。」
溢付代工費 利潤受創
營運出現瓶頸,需要開源節流,張永聲下令設成本控制小組,「我要各小組去跟供應商訪價,結果很驚訝,我們公司員工旅遊才幾十萬元,你都知道要比價了,怎麼一個代工廠一年8000萬元的代工費,是其他代工廠的3、4倍,你比都沒比過,就掏出去給人家了! 」
張永聲總愛強調厚道精神,結果拔擢了一個並不厚道之人,打擊可想而知。「我跟他很親啊,把他當成我的小老弟。他在台灣的結婚宴客,還是在我家門前辦的。本來隔年就要升他為總經理…」他當時不願相信對方可能與外人勾結坑老闆,定調是嚴重失職。只是溢付代工費導致公司利潤嚴重受損之外,連鎖效應還抱括跟了張永聲20年的總經理引咎辭職,「一時之間頓失兩個高層,同仁們當然會不安,我們當時也不可能跟大家講發生了什麼事。」
不過,最令他心寒的,是該副總離職後,還帶走幾名同仁,立刻轉任新公司,並推出類似產品,直接跟老東家打對台。
「這件事,我也有錯。太過於信任,而沒有設立制度去制衡。真的是花了1.29億的代價上了一堂課。」張永聲說,這跟他的個性有關。創業前他曾在德記洋行工作18年,最高做到董事總經理,「但我辦公室的門、抽屜,從來都不鎖的,我覺得沒必要。」在德記洋行期間,他是許多國外知名品牌的推手,45歲那年,他決定退休,與精通養魚的大學同窗好友謝清輝一同創業,要打造自己的品牌。
自帶正能量 面對難關
「我給自己一個目標,就是5年內要把團隊建立起來,這個時候你就得信任、得放手。因為我自己在德記洋行時,台灣的事務也都是統統放給我的,但我忘了,人家有個好體制去監督。」
張永聲坦言,遭親信背叛對自己打擊很大,「我哭了好幾次。」
創業24年來,他其實早見慣大風大浪,公司曾歷4次減資增資,為研發燒錢15年、欠債上億元,他也咬牙撐住。他的正能量承襲自堅強的母親。「我7歲就沒爸爸,父親離家後,我們兄弟姊妹被寄養在不同的親戚家,母親去外地幫傭賺錢。」張永聲說,母親從來沒有放棄過他們,即使再累、再辛苦,隔天仍然打起精神去工作。「所以我每次遇到困難,就會想,難道會比我母親當時還苦嗎?就又振作起來。」

這一次,張永聲心情上的衝擊雖然更強烈些,但仍然很快就把自責化為動力。他重回公司兼任執行長,快速地重整新團隊,並設立新制度。「不能再讓一個單位從找代工廠到談價錢、付款,都一手包。」
現任總經理王玉玲補充:「其實那段時間可說內外交迫。因對方成立新品牌混淆視聽,我們也要不斷跟通路說明。」好在,張永聲親自坐鎮帶領新團隊後,雖遇上疫情,這兩年的營收皆創新高,2021年獲利還增長26%。
行厚道精神 守護倫理
「我們公司能走到今天,就是堅持走正道。十年前我們就決定產品都要做過人體臨床實證,每進行一次人體臨床實證,其實都要花上千萬元;即使是鱸魚精,我們也都要申請到健字號。我的好哥兒們王偉忠也是我的股東,他早早就說,需要他旗下哪個藝人代言,他都可以幫忙,但我們也是十年前就決定只請醫生代言。」

今年3月,中華海洋生技的Hi-Q小分子褐藻醣膠,在馬來西亞MTE國際發明展替台灣拿到一面金牌,「可以運用在預防放射線導致肺炎的醫藥品上。」未來繼續擴展海外市場之外,寵物商機也是布局重點。「除了原有的寵物保健產品,我們也設立了寵物的中央廚房,推出寵物鮮食。」

張永聲說,其實他不怕競爭,怕的是競爭當中不守規矩,敗壞產業倫理。「就像最近在談學術倫理一樣,如果不把它維護好,隨隨便便都可以抄,這個學術就會爛掉。」刻苦出身的張永聲一路走來,奉行厚道精神,每月捐魚、捐錢給弱勢孩童,請身心障礙的街頭藝人到他餐廳表演,連自家的養殖品牌都叫「鱻來厚道」,「我沒有對人性失望,但我未來除了厚道,也要維持公道。」今年69歲的商場老將,豪氣一笑。

後記 喝酒澆愁 老友相陪

被親信背叛,張永聲也曾難過的跑到高雄找副董事長謝清輝喝酒,「灌幾杯酒就哭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愛哭。」他說,本想以德報怨不提告,結果被股東提醒,若不處理會連帶被懷疑。「只有輝哥沒說什麼,只一直喃喃講:『怎麼會這樣?』」想到好脾氣的老同學輝哥,張永聲又笑了起來。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