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跌倒過,才能體會暈到眼前一片黑的感受。」不到40歲、股齡達16年的張書豪,10月下旬受訪這天,眼見下午3點開張的台指期電子盤持續下殺,搖頭苦笑說:「今年不僅少年股神相繼殞落,產業面存貨堆積的情形也讓業界傻眼,還好我的操作部位早降至總資金的1至2成。」
【達人理財】跟好大戶法人腳步 前營業員靠3步驟10年賺千萬

今年台股一度跌掉近6,000點,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股災,投資人賠慘了,但仍有少數贏家,曾任券商營業員的張書豪就是其一。從資本支出嗅趨勢、觀察主力法人籌碼、依據技術面進出,是張書豪今年能大降投資部位至1~2成、成功躲過股災的訣竅。也是靠著這3步驟,讓他從旅遊業「被離職」的導遊,變成10年賺進千萬的快樂投資人。
張書豪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83年
- 現職:專職投資人
- 經歷:證券業務主管、產品經理、軟體開發成員及顧問、旅行社導遊
- 學歷: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
- 投資心法:從資本支出抓成長股,配合籌碼主力入場,緊抓股價於月、季線支撐區布局;在價量齊揚、利多消息頻出時出脫持股
過往的券商閱歷讓張書豪看盡市場百態,面對今年的大修正,他戰戰兢兢。友人蔡司說:「他腦筋動得快,加上長年養成的盤感,光從盤面5檔變化及內外盤跳動,就能敏銳分辨出隔日沖的主力手法,因此能長時間待在市占最高的龍頭券商。」

朋友彼得龍也說:「張書豪在投資上堅持讓數據說話,像是追蹤籌碼必須符合分點券商的條件外,還須達到一定的漲幅,才視為精準有效的行情。務實態度能客觀看待每次的進出機會。」
曾在旅行社任職導遊,金融海嘯期間「被離職」才輾轉到券商發展的張書豪,除了練就國、台語瞬間切換與詼諧幽默的對談能力,更結識研究員、業界人士及專職操盤手等各路人馬,成為他分析產業的人脈基石,進而摸索出判讀公司前景的獲利公式,讓他在10年內累積千萬身價。
步驟一:看資本支出 揪成長股
攤開張書豪目前的庫存清單,不乏指數空單與個股期貨反向部位,「前2年受惠疫情,多頭畸形發展,如今成交量大幅衰退,個個舊識營業員叫苦連天。在美國升息循環結束前,股市還有陣痛期要走。」他直白地說。
「像今年記憶體大廠美光砍資本支出、台積電也在限縮,代表公司對未來前景沒那麼看好,在投資上就該保守因應。」張書豪指出,公司要有爆發性成長,資本支出是首要關鍵,除了從法說會內容或向公司發言人打聽消息外,國外龍頭公司的展望及現金流量表的廠房設備投資狀況,更是驗證消息的線索。
張書豪以ABF載板三雄之一的景碩為例,去年上半年觀察到,受惠AMD等半導體廠商針對5G、高速運算推出新平台及新應用,晶片具備高熱及高耗能的特性,使載板層數和面積需求增加,「當時就特別關注相關產業的動能,而從景碩2021年第一季的季報也發現,包括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金額季增6成,證明了產業隨資本支出向上成長的條件。」

步驟二:留意投本比 跟緊大戶
確認產業趨勢後,張書豪在籌碼上會特別留意股權結構及投信持有比例的變化,「股票要漲一定需要大家共襄盛舉,畢竟市場有人抬轎才能形成『多頭的溫床』;但好的進場點是看到千張大戶比例上升、百張散戶或總股東人數減少時,這樣才能跟主力同步。而當市場走空時,觀察籌碼也一樣重要。」
以台積電為例,今年以來股價跌近4成,股東人數卻大增逾61萬人,其中千張大戶比例則是下滑3.6%,顯示大戶走人、散戶一路進場接刀。張書豪強調,選股最忌諱散戶一直買、股東人數不斷增加的個股,「籌碼凌亂絕對不是好事。」
另外,他也聚焦投信連續買進的持股,特別是中小型股若符合投本比(投信買賣超占個股股本的比率)3至6%間,是法人吃貨、緩步布局的徵兆。「2021年中景碩就有很明顯的法人吃貨跡象,6月投本比拉升至6%以上,加上千張大戶連3週上升至63.92%,都成為推升股價的最大助力。」

步驟三:依均線進出 爆量調節
至於精確的入場點,張書豪多以股價站上月線、季線為基準,「根據回測數據,主力成本線大多與20日線(月線)吻合,60日線(季線)則是價值投資人選擇進場布局的點位,既然是市場常用指標,就有參考性。」
「股價經過一段時間沉潛,直到起漲前,通常呈現量縮的盤整期,此時是進場的最佳時機;當股價第一波突破創高、量價齊揚後,大多會漲多休息,甚至拉回測試,若營收呈趨勢成長且年增率跳升近乎翻倍,可採金字塔式加碼。至於出場,短波段遇股價爆量上漲、突破新高且市場利多頻出時,就要注意;長波段則以股價自高點回檔2成後開始分批出脫。」張書豪說明。

去年6月,張書豪發現景碩股價回檔至季線支撐,加上投信及大戶持續買入,便在16日及17日分批以117元進場,直到7月6日早盤利多見報並呈現價漲量增,開盤前1小時成交量超越5日均量的半數(約6千張),便以均價153元離場,波段報酬率達3成。
盯盤身心差 健身紓壓
從小看父母投資的張書豪,2006年、23歲時進入股海,「印象比較深刻的是,2009年拿了10多萬元買進熱門藍牙晶片股雷凌,但3個月內股價幾乎腰斬,後來花了一倍時間,等股價漲回成本價才出場。」這次教訓,讓他深感電子股波動劇烈,也促使他開始鑽研籌碼,並加入技術面進行操作。
而從券商營業員爬升至主管級,張書豪不諱言,耳邊總是流竄漫天飛舞的業內消息,「過去最常做的是短線交易,但後來發現,只是在幫政府打工。」短線進出瞎忙後,他改專攻波段,「只是當資金規模放大後,一檔股票砸3、500萬元進去,每天的波動相當於上班族一個月薪水,單靠技術分析根本抱不住,加入財報等基本面作為參考後,心態穩定,獲利才慢慢顯現。」
自嘲是「典型宅男」的張書豪,曾因久坐及長時間看盤,健康亮紅燈,不時暈眩、心情低落,有陣子回家晚餐後倒頭就睡,體重還狂飆,「3年多前離開券商工作,才展開健身訓練,雖然起步時很疲累,但勉強一陣子就習慣成自然。現在身體有好的反饋了,交易壓力也能獲得紓解。」他滿足地說。
實戰操作:
近年車市的剛性需求及長線趨勢明顯,張書豪觀察到國內第一大車用連接器製造商胡連,現金流量表中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投資,於去年第4季及今年第1季連2季成長,今年營收從1月起持續5個月繳出年增率超過1成的表現,加上中國頒布汽車下鄉補貼政策,預期帶旺台廠車用零組件,而中國銷售比重又逾60%,因此將其列入口袋名單。
籌碼面上2022年6月投信持股比例上升至4%以上,而技術面未受大盤不斷破底影響,股價逆勢上漲攻高,6月20日出量長黑低點不再下殺,力守季線(60日線)整理。於6月30日見到回檔黑K進場,直至7月8日考量大盤未穩、新聞發布利多消息,以及開盤1小時跳空放量上漲,躍升至5日均量一半以上,短線有過熱跡象,獲利入袋。

操作成積:進場均價121元、出場均價147元,短短不到10天報酬率逾2成。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