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韭菜變地瓜 證券主管農系投資10年賺1倍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每到週末,黃烽旗都會回老家看顧蜂群,從蜜蜂採蜜上得到不少投資靈感。
每到週末,黃烽旗都會回老家看顧蜂群,從蜜蜂採蜜上得到不少投資靈感。
農家子弟黃烽旗投資資歷超過20年,營業員出身的他,早年服務客戶時,自己也跟著在股市殺進殺出,但財富來來去去,總是徒勞無功,直到他悟出務農規避風險的道理也適用在投資上,才徹底擺脫韭菜命運,現在就算遇到空頭也因長期穩定存糧而底氣十足。
中秋前夕,黃烽旗回到新北三芝農村老家受訪,老家後院占地寬廣,他種的柚子樹早已結實累累,小檸檬果木茂盛,桂花飄香清雅,不只種稻、種花、種果樹,他還認真養起10萬大軍的蜜蜂,「你們快來挖一口吃,純的!」
打開養蜂箱,蜂群瞬間紛飛,黃烽旗舉起一片杉木巢框,讓我們從萬頭鑽動的工蜂旁,挖開蜂巢嘗一口蜜,「春天百花盛開,蜜蜂會立刻擴編,蜂王會大量產卵,創造新蜂群;長期存股,就像蜜蜂存糧,可度過沒有蜜源的寒冬。」他笑說,這是在證券業待了26年,痛過才有的領悟。
「我的工作是協助客戶賺錢,全年365天,讓客戶賺取合理的報酬。」黃烽旗是證券業主管,退伍隔日就進證券公司報到,「剛開始幫客戶下單,自己也會跟,但經常追高殺低,幾年下來財富原地踏步,白忙一場。」直到某個假日他回到三芝,望著一片綠油油的稻田,才幡然醒悟。
營業員出身的黃烽旗自嘲,自己過去也是任人宰割的韭菜,經常追高殺低。

資產配置 台幣美元各半

「我是農村子弟,種田的人都會有個心性,就是風險規避,因為太多不確定因素會影響收成,除了蝗災、旱災、水災,還要提防被人割稻尾(偷竊)。仔細想,這不就是股市的日常?」既然投資市場如同天災不可測、不可逆,想要收成,最重要的便是風險管理。但要怎麼做呢?黃烽旗直言,透過資產配置及存股策略雙管齊下,就能安穩留在起落不定的市場。
黃烽旗認為,投資就像流水,不用搶快但求獲利源源不斷。
黃烽旗強調,資產配置的重點在貨幣,「50%是新台幣資產,另外50%是美元資產,藉此規避匯率風險;新台幣部分,主要是持有自家公司永豐金的股票,因為獲利穩定,對業務也熟悉了解,加上固定配股配息,所以敢長期持有。」他算了一下,持股長抱10年下來,新台幣資產至少翻了1倍。
至於美元資產,他則是三分之二股票、三分之一投資等級債,「雖身處證券業,算是相當貼近市場,但我仍是個上班族,每天處理公事也無暇看盤,所以選股邏輯大道至簡,不是選最熟悉的,就是選最大的。」
美股部分,黃烽旗持有的是全球市值最大、產品每天跟自己黏緊緊的蘋果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SPDR標普500指數ETF(SPY);美債部分,則是挑全球規模數一數二的投資等級公司債ETF—LQD。
至於存股策略,相對一般人重視現金股息,黃烽旗最在意的是股價成長性。他將美股分為2區塊:80%核心資產及20%衛星資產;核心資產為蘋果及SPY,以每月定期定股方式累積部位,「定股的好處是累積股數目標明確,不會因股價漲跌而影響買進計畫。」

定期定股 崩盤也繼續存

蘋果穩居全球市值第一大,是長期投資的首選。
目前黃烽旗每月買進蘋果及SPY各3股,每月扣款金額約新台幣5萬元,「不管股價高低,我每月就是固定各買進3股,累積的部位不停利不停損,只存不賣,就算崩盤也會繼續存下去。」他強調,自己不是全職投資人,一般上班族必須靠時間複利效果來累積財富,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紀律投資不間斷。
但看到市場大跌時,難免心癢,此時他會透過衛星部位參與市場漲跌,「衛星標的須符合3條件:波動性大、題材性強、產業趨勢明確。像QQQ(那斯達克100指數ETF)就是首選。」他說,只要QQQ跌破季線就進場,而季線以下會執行定期定額買進,也因此,跌的時間越久、買的單位數會越多,但獲利超過5%便見好就收,絕不貪心。
靠著這套農系投資法,長期耕耘分散風險,粗估每年平均能穩賺6%報酬,10年資產可翻1倍。「像今年股市走空,目前SPY帳上報酬率雖呈現小幅虧損,但蘋果累積報酬率仍有2位數。」黃烽旗補充。

師法蜜蜂 打造六角投資

對黃烽旗來說,資產配置第一步是貨幣配置,美元及新台幣資產應各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美國聯準會為抑制通膨,開啟升息循環,美元指數扶搖直上,漲幅超過14%,新台幣貶值逾1成,若手中沒有配置美元部位,進行貨幣分散,財富等同蒸發了10%。他大嘆,「過去幾年新台幣持續走強,誰想得到現在竟摜破31元整數大關、創3年多來新低,資產配置很無聊,卻永遠不敗。」
同事彥璋說:「Frank(黃烽旗英文名)很會養蜂,最厲害的是,他總能從中悟出一些理財道理。例如,他曾分享蜂巢是六邊形,而這樣的結構正是最堅固的,所以取法蜜蜂,將投資配置透過六角架構,分配資產、幣別、天期、流動性、金額及市場,達到安穩收益的目的。」
彭小姐與黃烽旗是同梯的投資戰友,「早年為了累積資產,大家都在市場上奮力拚搏,但時間過去才發現,真正能壯大財富的關鍵,是長期抱對股票,真的會有種驀然回首,最賺錢的原來就在身邊的感慨。」
彭小姐印象最深刻的是黃烽旗的台股部位,「Frank是公司高階主管,努力專注本業,公司配股配息皆長期持有,結果反而比過去在股海中載浮載沉賺更多。這給我很大的啟發,原來本業與投資可相互輝映,看似簡單的道理,到頭來最能帶來豐厚的成果。」

拒當韭菜 立志變大地瓜

過去10年,黃烽旗最得意的投資,是穩存自家公司股票,獲利超過1倍。
採訪近尾聲時,黃烽旗開車載我們去附近一處他的假日冥想祕境,「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大樹綠蔭下,他愜意地坐在溪水裡,在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配置後,緩緩地道出這句話。
「以前當營業員時,聽到明牌就跟,但常追到最後一棒;行情大跌,盤中通知客戶要追繳保證金,自己也會受到負面情緒影響,殺在最低。」黃烽旗說,這十多年來慢慢了解自己的心性,調整投資方法後,這才逐漸擺脫韭菜命運,「現在不當韭菜讓人收割了,立志變成地瓜,往下扎根、慢慢長大,目標是長成一顆大地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