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內容並不會對市場造成太大影響,因為聯準會過去1個月來都在重複同樣論述,所以這樣的結果,自然也不會帶給市場太多意外衝擊。
【達觀股市】經濟衰退將主導市場氣氛

本週的重要事件是,1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與聯準會的公開市場委員會。沒有意外的話,通膨年增率應該會持續往下,而聯準會則是會升息兩碼,並將明年的目標利率區間設定在5%到5.25%。
原油走跌 公債價反彈
而我在上週的專欄中提到:「這表示,貨幣緊縮的衝擊可能已經到了尾聲,我們現在要關注的則是在這樣的高利率環境下,會對實體經濟有多大的影響。」過去一週的市場走勢,也正是在反映這樣的想法。
首先,原油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修正。即便中國持續釋出解除封鎖訊息,但市場似乎不認為這對於大宗商品需求會起到任何作用。而西方國家對於俄羅斯石油設定價格上限,這可能帶來的供應減少,也沒有能夠刺激油價。
布蘭特原油在上週跌破了每桶80美元,而這是自今年1月以來的新低點,反映的就是經濟趨緩帶來的影響。
其次,美國公債殖利率創下波段新低。今年以來,美國公債價格因為高通膨與高利率因素而出現大幅下跌,然而過去1個月來,殖利率卻下滑,反應在價格上就是持續反彈。
這意味著,債券市場對於通膨與升息的反應似乎已經到了尾聲。取而代之的則是反映經濟可能衰退,市場資金開始進入無風險公債,因此殖利率才會持續下探。
隨著越來越多經濟數據與指標都顯示,美國經濟很可能會在明年陷入衰退,因此,各家企業對於庫存去化與前景預測會否繼續調整,就會是接下來的觀察重點。
財報惡化 年末需謹慎
就過去經驗來看,有不少企業會選擇將庫存損失、壞帳等項目,全數留在經濟急速降溫的年度。這也表示,等到企業在明年初,公布2022年第四季的財報時,很可能會帶給投資人意外的驚嚇。
我認為現在的整體估值,尚未反映可能的經濟衰退與財報惡化,因此,投資人對於年底到明年初的季節性行情,應更為謹慎才是。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