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債券殖利率跟股票殖利率很不一樣,股票殖利率公式簡單,就是收到的現金股利除以股價,但是過於粗糙,未來會收到多少現金配息無法包含進來,能拿回多少本金也不知道,所以股票殖利率充其量不過是配息率而已。
【基金講堂】買債券ETF 要配息或價差挑法不同

最近債券型ETF非常火紅,主要是聯準會利率居高不下,吸引不少喜歡配息的投資者,不過債券ETF種類非常多,如何選擇也是一門學問。建議只需看兩項指標:到期殖利率及存續期間即可。想靠配息獲利者,就挑殖利率較高的;想要賺價差就挑存續期間較長的。
報酬看殖利率 存續期估漲跌
債券的殖利率是持有到期殖利率,簡稱YTM(Yield To Maturity)。因為債券未來可拿到的利息及本金是確定的,所以殖利率就是將當前價位,考慮未來可拿回的本息,所計算出來的年化報酬率。也就是說,債券殖利率已經考慮到未來的現金流,所以若是要配息,殖利率愈高愈好。
例如中信美國公債20年這一檔ETF,在今年2月9日公布殖利率為3.8%,平均到期日25.29年,配息率3.3%。
若想要賺價差,主要看存續期間,數值愈大、價格波動愈大,降息債券價格就會漲;反之,升息會下跌。若認為未來降息機率很大,可以買存續期間長一點的,這樣漲幅才會大。
但不要誤認存續期間就是到期日,其真正意義是債券價格對殖利率的敏感度,用來估算債券價格的漲跌幅。例如存續期間10年,代表債券價格的變化幅度是殖利率的10倍,殖利率下降0.1%,那麼債券價格就會上漲1%,若殖利率下降1%,債券價格將上漲10%。
中信這檔在2月9日平均修正存續期間為17.27年,也就是ETF淨值變動率會是殖利率的17.27倍。
大部分投信網站都會提供殖利率及存續期間的資訊,我整理了元大、國泰及中信的債券ETF,分別為美國公債、投資級公司債及高評級公司債,若想要較高配息,投資等級或高評級的ETF是不錯的選擇,想要較高的價差,可以考慮美國20年期公債。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