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盼來睽違已久的解封,鄭詩翰接連造訪日本札幌、東京兩大城市,並規劃接下來的福岡之旅,笑稱已化身日本旅遊達人,「現在市場相對樂觀,那就沒有我的事了吧!」眼見台股年後穩步上漲,他一派輕鬆地說。
【達人理財】跟隨主力買可轉債 8年級講師空頭照賺千萬

年僅31歲的鄭詩翰,自高中起就投身股海,股齡已有十多年。從權證等槓桿交易出發,歷經二度資產歸零的震撼,仍熱情不減,4年多前更是一頭栽進冷門的可轉債市場,從此穩紮穩打。去年台股適逢空頭殺戮,他卻趁著市場恐慌,以現股搭配可轉債的波段操作,賺進千萬元。

鄭詩翰投資小檔案
- 現職:專職投資人、大學講師
- 出生:1992年
- 學歷:淡江大學財金所碩士
- 投資心法:認清市場交易對手,透過布局風險有限、獲利無限的可轉債(CB)及可轉債資產交換(CBAS),把握「心中無股價、只有可轉價」的要領,判斷出股價高低位階,和主力一同上下車
鎖定題材 投入可轉債
事實上,能讓專職交易的他愜意出遊,除了靠半數固定收益,如債券部位及美元定存等資產配置,最大功臣莫過於投資核心的可轉債。「相對於股票,可轉債更像是『有錢人的礦山』,持有者不但具備發行公司優先兌付及價格抗跌的優勢,更能從中參透知情人士的持股意願、跟著主力進出。」鄭詩翰說。
他解釋,可轉債價格相當於債券面額加上長期認購權證價值,隨著公司現股價格上漲,獲利也能水漲船高,且債權人執行轉換時,可與原始股東分一杯羹,即使跌破百元面額,到期仍能還本,只要看準趨勢就能安心抱波段。
瞄準發行可轉債的小型題材股與績優股,去年第三季起,鄭詩翰搭上工業電腦、國防軍工及網路通訊等主流產業的投資熱潮,進帳千萬元,如今他正等待股價回檔機會,聚焦低基期、股價跌深及下半年有望發酵的可轉債標的。

步驟一:主力動向 觀察成交量
攤開上市櫃可轉債列表共285檔,鄭詩翰直言,可轉債是投資台股的藍海市場,潛在獲利相對高,加上發行公司背後往往具有後續利多,因而從此下手探究,更容易掌握股票發動點,跟上有錢人的採礦列車。
他分析:「可轉債發行量有限,債權由特定人認購或經競價拍賣取得,屬流動性較低的小眾市場,但正因無法當沖、交易者少,且到期年限長達3至5年,更具領先股價表態的方向性。」
鄭詩翰大多鎖定小股本或股價雙位數的低價股,並篩選出可轉債價格落在105至120元的標的,當符合週成交量大於300張、日成交量大於近5日平均成交量等條件時,就會列入觀察清單,「短期有波動、成交量較大的可轉債,代表有人買賣,爆發力也較強!」
步驟二:關注消息 分析技術面
除了看盤追行情,鄭詩翰也經常翻閱券商提供的研究報告、瀏覽報章雜誌,從新聞消息及財報線索,解讀產業輪動趨勢,找尋未來一至二季可能推升股價的題材。打開投資筆記,滿滿的關鍵事件和時間點,鄭詩翰就是經由勤寫投資日記,磨練敏銳度,也作為日後操作的參考。
以機能布料及成品組件供應商的八貫為例,去年6月發行可轉債,著眼於公司生產需安全認證的醫材,具產業進入門檻優勢,且自去年3月起就釋出擴產訊息並打入航太供應鏈,全年可賺7元,本益比僅10倍上下,加上技術面呈現底底高格局,籌碼面也有地緣分點進駐。6月起,鄭詩翰便在115元至120元進場買入CBAS(可轉債資產交換),恰巧八貫也通過歐洲防彈衣認證,「沒想到提早搭上軍工股風潮!」

步驟三:溢價收斂 採分批離場
經過多年檢視可轉債走勢,鄭詩翰培養出對價格位階高低的敏銳嗅覺,「價格在120元以下為『幼年期』;130元是『中年期』;突破150元後等同邁入『老年期』,此時再貿然進場,風險報酬比過低,不宜再躁進追價,而是找尋適當的停利時機。」
再以八貫為例,去年8月兩岸緊張情勢升溫,國防自主意識抬頭,以雷虎為首大力發展無人機的軍工族群,再度成為市場矚目焦點,同為績優成長股的八貫,可轉債價格也隨股價飆漲、於12月上旬衝破150元,宣告「老年期」到來。
此外,鄭詩翰也留意到可轉債的成交量暴增逾200張、轉換比例逐步增加,轉換價值向市價靠攏,出現溢價收斂情形,顯示部分主力逢高轉換股票,持有人也認定股價基期墊高、利多題材已發酵,而在公開市場拋售,他便開始分批離場,直到190元全數出清,總計90張,獲利超過400萬元。

轉換路線 享悠遊生活
儘管鄭詩翰才30歲出頭,但中學階段就開始埋首於股票研究,2009年以本金10萬元買入權證賺近3倍,但隨後也曾遇到資產二度歸零的慘況。
不過,他對投資的熱情從未熄滅,憑大學時月賺3萬元的兼職薪水,他總是一邊咬著即期品特價吐司,一邊鑽研槓桿商品,從短線交易出發,大二時資產就有數百萬元。
碩士畢業後,鄭詩翰做起專職投資人,月交易量動輒破億元,也讓他拚得券商VIP交易室的一席之地,更成為講台上的財金系講師,「但這樣時刻盯緊盤面衝鋒陷陣,真的很累!經常會想,年紀大了、投資部位也擴張到一定程度,該是時候轉換跑道了!」他笑說。

2018年,曾風靡一時的遊戲「天堂M」以手機版重出江湖,他看好熱潮再起,無意間搜索到「橘子一」的標的,從此轉往深耕可轉債領域,不再需要面對股價快速起伏劇烈的煎熬,短短4年已賺進超過2500萬元。
曾任私人助理的ALEX說,過去整理收盤資料時,對老師單日扛下高達6位數的損益感到吃驚,但老師總認為每次交易都是獨立事件,不被交易影響情緒,坦然接受結果,沉穩應對市場。學生林同學也說,老師對盤勢觀察和投資筆記,都不藏私地公開分享,2022年也應用均線等技術指標,判斷台股仍處在中期空頭,沒有過於積極進場。
揮別緊繃的短線交易操作,已財富自由的鄭詩翰,如今最嚮往異國悠然清閒的生活,「上回的日本行,我還撿到可以用一晚不到千元價格,就能享受溫泉拉麵之旅的好康。」他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說:「現在改為投資可轉債,就算是每月都出國遊玩,也能夠安心睡好覺!」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