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大浪來了也不怕 股魚靠山式投資年領百萬息收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3年前成為專職投資人的股魚,靠山式資產配置,年領百萬元息收。
3年前成為專職投資人的股魚,靠山式資產配置,年領百萬元息收。
2019年卸下電子業主管一職、成為專業投資人的股魚,3年來靠著獨到的山式配置,以債券ETF作為根基,年領4%殖利率,另外在債券之上配置中峰0050,以及左、右前峰:大型、中小型成長股,幫自己創造年收超過百萬元的息收。即使早早於42歲退休,也不擔心現金流斷炊。
「等了好久,去年12月公布的11月景氣燈號終於轉藍了,對景氣是重重一擊,但長線投資機會來了!」雖然在臉書上被網友挖苦幸災樂禍,投資達人股魚仍難掩興奮之情,「投資不就是要在大家恐慌、市場低迷時進場嗎?」

股魚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77年
  • 現職:專職投資人
  • 經歷:電子公司研發主管
  • 學歷:台大機械工程所
  • 婚姻:已婚,育有1女
  • 投資心法:
    1. 山式資產配置,根基約40%為債券,中峰為0050,左右前峰為大型成長股及中小型成長股
    2. 0050依照景氣對策信號燈進出,亮出第2顆黃藍燈時開始進場,月中、月底各買1張,出現第2個黃紅燈出場
    3. 永遠保有30%現金部位

連二黃藍燈 低點進場

其實前1個月,10月景氣燈號(2022年11月公布)出現第2個黃藍燈時,股魚就已經起跑,開始買入0050(元大台灣50),「根據過去經驗,從景氣低迷到往上走的時間至少10個月,我現在就是每個月買2張,等到亮黃紅燈時再出場。」
股魚跟著景氣燈號買賣0050,投報率1成以上。
股魚解釋,通常燈號出現第2個黃藍燈時,表示景氣確定轉趨低迷,可以開始布局;而轉為藍燈時,手上若有閒錢更該大膽進場,把握機會賺資本利得;等到轉為第2顆黃紅燈或紅燈(較少見)時,就該全部出場。
早從2003年起,股魚就做景氣燈號投資,上一次出手是在2020年7月亮出黃藍燈時,他固定在月中、月底各買1張0050,價格不拘,總買入15張,一直到2021年3月景氣出現第2個黃紅燈後出場,獲利14%,進帳20萬元。
只不過出場後,2021年第四季至2022年1月台股繼續噴漲,問他會不會覺得可惜?股魚搖頭說:「不會!那一段最邪惡但也最危險,而投資就是紀律跟等待,除非你是未來人,否則不可能知道高低點在哪。」
「買0050有3至4%的配息,搭配景氣燈號又能賺到資本利得,還有借券收入(借券期間,股票持有人可賺取利息;借股票的人則可借股票用來避險或做空),年息約1至2%,一魚三吃。」股魚強調,股市有上百檔標的可選擇,但能確實做到與景氣亦步亦趨的投資,就只有市值型ETF。

簡化投資法 長線布局

和股魚一起合辦課程的講師Lidia表示,雖然經常有人說景氣燈號是落後指標,但股魚實際執行後皆會公布對帳單,每次都大有斬獲,「我自己也參與過一次,真正投資後才發現,股魚的方法是像滾雪球一樣慢慢賺,而慢慢賺,賺最久。」
另一位講師鄭傳崙則指出,股魚提出的投資概念都取材自生活,平易近人也容易執行,「投資久了就會發現,越簡單、易懂的方式,越能成功獲利。」有趣的是,最近有人私訊問股魚:景氣燈號投資法現在連阿嬤都知道,這是不是一種蛋塔現象?股魚回應:「不用擔心,因為看戲的永遠比演戲的多。」

債券為根基 低波抗震

回顧2022年,對許多投資人來說,都是難熬的一年,據統計,股民平均賠百萬元,股魚不諱言,他帳上的個股也曾出現30至40%的虧損,但他的日子一樣優游自在。
「這應該歸功於『山式』資產配置,根基是債券,占資產部位38%,在債券之上配置中峰0050,兩側前峰則分別是大型、中小型成長股;中峰0050的配置超過兩側前峰的個股比例。」股魚透露,這樣的配置債息加股利平均每年約130萬元,無怪乎帳上資產縮水,也完全不影響他的生活。
股魚看好今年債券市場行情,資產部位持有近40%債券ETF。
債券配置上,股魚表示,過去是布局債券型基金,但近2年來已全部轉移至債券型ETF,以月配息的00772B(中信高評級公司債)為主,「去年因為美國升息、股債價格齊跌,債券殖利率不斷上漲。相對2021年買進的殖利率約3.1%,2022年已上漲至4.7%,甚至一度來到4.9%。這種程度算是15年來難得一遇的債券大空頭,當然要把握時機進場。」
看準機會,股魚將資金分為3筆,分別是20%、50%、30%,陸續在殖利率4.3%至4.9%間進場。
「如果不習慣買債券ETF,第二個選擇是高息低波ETF,包括: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ETF)、00731(FH富時高息低波)及00701(國泰台灣低波動股利精選30基金),這3檔在去年股市大跌3成時,發揮低波動特性,跌幅不到10%。」股魚強調,這類ETF具有類債券特性,空頭時抗跌,且照樣配發股利,可穩住整體資產表現。
至於山式配置的兩側則以個股為主。股魚指出,他還是會看財報挑選好股布局,通常會研究8年以上的資訊,「8年差不多是一個完整的景氣循環,依據5大財務指標做檢視,包含:股東權益報酬率大於6%、營業利益率大於零、負債比重小於60%、利息保障倍數大於20倍、營運現金流量大於零等,可篩出值得長抱的股票。」

股海中求生 戒慎恐懼

股魚分享,目前大型成長股持有中租、中信金、研華,中小型成長股則是敦陽科、聚鼎、根基、力成等。「雖然去年幾檔科技股跌得也很慘烈,但因基本面沒改變,所以我沒有任何行動,現在虧損幅度也已經縮小至1成左右。」
股魚看好根基營造的基本面,納入中小型成長股配置。(翻攝根基營造臉書)
中租獲利表現佳,是股魚持有的大型成長股之一。
自2019年、42歲的股魚決定辭去電子大廠主管職,成為專職投資人後,就多出許多空閒的時間。不過,從事長線投資的他並沒有被盤勢綁住,而是規劃投資課程的教案、接受媒體採訪、赴電視台錄影,也經常騎腳踏車運動,或是開直播回答粉絲問題。
不上班之後,股魚愜意安排生活,經常騎腳踏車運動。
如今不用上班,卻年年能有百萬息收入帳,讓人欣羨,但股魚曾經也是「韭菜一族」。「大學時辛苦兼家教、晚上到加油站打工,存了好久的錢買進的股票,在短短2、3個月內就賠掉一半。」在那之後,他認真閱讀投資書籍,才慢慢抓出獲利訣竅。
愛釣魚的他體悟到,散戶就像大海中的小魚一樣,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吞噬,所以需要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靈活配置策略,一旦風險來臨,才能在股海中生存,這也是他為自己取名「股魚」的由來。家中魚缸越換越大,看透大魚吃小魚的生態,股魚用向來擅長的閃避技能—山式投資,安全渡過每一次大浪,而他也不忘提醒大家,散戶就像股市裡的沙丁魚,一定要永遠保持戒慎恐懼的心態。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