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空頭照樣吃香喝辣 大學老師靠3合1翻倍賺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財富自由的董鍾祥,現在把投資當興趣,豐富生命是他追求的目標。
財富自由的董鍾祥,現在把投資當興趣,豐富生命是他追求的目標。
台股資歷超過30年的董鍾祥,曾是土地估價師、投信操盤手,還開過餐廳,現在大學任教;身分超斜槓的他,自創一套贏家投資系統,不但因此達成財富目標,還讓友人跟著吃香喝辣。接近耳順之年,他開始調整策略,聚焦價值投資,追求更豐富多彩的生活。

董鍾祥投資小檔案

出生:1963年

現職:致理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兼任助理教授

經歷:大慶證券投顧部副總經理

學歷:政治大學金融所博士

投資心法: 

  1. 從多空趨勢研判,決定資金配置比例
  2. 利用3合1買訊及賣訊,掌握進出場時機
  3. 透過預警機制,搶先避開熊市下跌段
  4. 價值投資,鎖定超跌、有殖利率保護的標的往下買
「我跟台股很有緣,證交所在2月9日開業,我也在2月9日出生!」自認與台股有不解之緣的董鍾祥,22歲開始投資理財,僅花了4年時間就靠投資賺進人生第一桶金。「如果買房的要訣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地點);那麼,買股就是趨勢、趨勢、趨勢。」他斬釘截鐵地說。

空頭打游擊 三合一策略

董鍾祥的學經歷相當斜槓,高中念的是農校,後來報考軍校土木科,之後插大地政系,最後卻拿到金融博士。人生閱歷豐富的他,曾經是土地估價師、投信操盤手、還開過餐廳、擺過地攤,現在大學任教;而早已經財富自由的他,將過去三十多年來台股投資經驗,歸納成一套進退有據的原則。
董鍾祥的生日與證交所開業是同一天,自認與台股相當有緣。
「進入股市,一定要先看懂現在是多、還是空;行情確認後,就知道資金該配置多少部位。」至於如何判多空?「當收盤價大於10日線、大於60日線、大於260日線時,是中長多;反之就是中長空。」他說,中長多策略當然是買進,資金水位可到八至九成;中長空則要盡量減碼,就算見到機會,短打就好。
董鍾祥解析,多頭時特色是大漲小回,類股呈現輪漲,遍地開花,這時買什麼漲什麼;「最會漲的就是獲利爆衝股;其次是業績溫和成長股,最後連在虧損的公司都會漲。」此時只要順勢提高持股水位,賺錢順風順水。
反觀中長空,收盤價低於10日線、低於60日線、低於260日線,這時類股輪跌,買什麼跌什麼,跌最凶的是業績虧損股;但跌到後面有獲利、體質好的公司也會被錯殺。「想要在空頭下賺錢,只能靠打游擊,這時三合一策略就很好用。」
董鍾祥口中的三合一,是指由RSI、KD及K棒組成的買進及賣出訊號。「買訊需符合三條件,即KD黃金交叉、RSI黃金交叉且出現紅K棒;賣訊則相反,條件為KD死亡交叉、RSI死亡交叉且出現黑K棒。按這原則進出,空頭下賺錢也不難。」
董鍾祥自創3合1買賣訊號,多空操作進退有據,朋友一學就上手。

靠指標判斷 進出場時機

他舉例,今年是標準空頭年,但10月11日面板股群創即出現三合一買訊,KD、RSI皆出現黃金交叉,且為紅K;「當時朋友發現,便在股價11元附近買進,到10月21日出現三合一賣訊時,在股價13元左右離場,不到2週賺了18%。這就是在空頭下打游擊戰略,只要快手快腳,也能賺錢。」
而他更利用這套策略,曾在不到1年的時間內賺逾三倍獲利。「記得2006年9月,電子紙龍頭元太經過一段下跌盤整後,出現三合一買訊,我在股價13元附近隨即進場。之後一路抱著,到隔年8月出現長黑K、RSI及KD指標同時出現死亡交叉,便在股價60元左右出脫,報酬率達361.5%。」
董鍾祥的軍校同學劉先生,在不鏽鋼工程公司上班,偶爾玩玩股票。「董自創的這套三合一策略真不簡單,我在11月靠著買進訊號進場,先後投資了鴻準、台積電,1個月就賺了10萬元的零用錢。」
另位熟悉董鍾祥操作的分析師表示,「他的投資策略簡單易懂,對新手來說,觀察相當方便,且不預設立場,全靠指標做進出判斷,就能成為贏家。」

依預警機制 避開下跌段

或許是接近耳順之年,已享財富自由,加上白天在大學授課,董鍾祥過去2年改以價值投資為主,瞄準標的是近幾年持續在低檔盤旋的中國金融股。而在此之前,主要投資部位也是中國相關基金,不過,在2020年疫情起跌前,他就已將中國基金全數贖回,逾三成獲利落袋為安。
「我是透過泡沫預警機制做觀察,才能躲過這波大修正。」董鍾祥強調,當技術指標RSI、KD週線大於90,指數乖離率大於5%時,就要小心股市過熱情況,最好趁早出脫,因為一旦泡沫破滅,虧損會相當嚴重。
董鍾祥曾在2006年買進電子紙龍頭元太,1年內大賺逾3倍獲利。
進一步來看,2020年1月中,美國道瓊指數即出現指標過熱訊號,到2月,董鍾祥二話不說出脫中國基金,「就像透過衛星雲圖,可掌握颱風動態。如果颱風持續往台灣方向移動,氣象局會提醒民眾,預先做好準備;股市泡沫預警機制也是同樣道理,尤其以週線做觀察,都是大波段行情,一旦指標出現,代表市場已吹起大泡沫。」
儘管後來美國為了救市,推出無限QE(量化寬鬆)政策,讓全球股市再寫驚奇,但董鍾祥不為所動,堅持價值投資信念,持續布局中國金融股。「2016年,我赴大陸當A股投資講師,2019年才回台完成博士學位;看著中國經濟發展,想起了台灣金融股百元俱樂部年代,相信中國金融股定會複製相同模式,現在股價實在嚴重低估。」
2020年初,美國道瓊指數出現過熱指標,董鍾祥即出脫中國基金落袋為安。(東方IC)
目前他的主要持股為中國四大行庫,分別是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及建設銀行。「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買進便宜有價值的標的,先穩賺殖利率,未來還有價差可期。」
他認為,一般金融股本益比多在15至20倍,現在中國四大行庫本益比只有5倍左右;股價淨值比部分,一般銀行多有2至3倍水準,目前四大行庫只有0.5倍,實在太便宜。「中國防疫措施一旦放寬,金融股至少會先回到10倍本益比。雖然這兩年因疫情較悶,股價不太動,但每年配發的現金股利殖利率也有6%,表現不差。」
目前中國4大行庫本益比僅5倍左右,董鍾祥看好後市發展,打算長期持有。

投資當興趣 當起背包客

對現在的董鍾祥而言,投資僅是興趣,更多時候,他會把時間花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例如當背包客,行萬里路,造訪人類古文明發源地。「我去過中國絲路、土耳其、印度、埃及、祕魯;還坐西伯利亞大鐵路到俄羅斯,火車上遇見兩個俄羅斯小夥子,我還幫他們紋身,在背後畫了條龍,玩得很開心。」
講到這,他掩不住興奮神情,回憶道:「幾年前,我還曾去貓空擺攤賣冰淇淋,感受庶民小吃文化,格外有意義。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再去擺攤,生活過得豐富多元,才是最大財富。」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