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臺臨長於眷村,混過幫派,他最推荐的書是:武俠小說。他從小過動,身上有無數不知名的傷,別人單車騎在馬路上,他就非得把車騎在矮牆上,最後摔下來。60年前的台灣社會信奉打罵與填鴨教育,彭臺臨一直沒有被正確對待,於是走上歪路。
【成人ADHD困境番外篇】我不是不讀書,只是讀自己想讀的書

這是一個一人多工的時代,每個人常常得分心同時處理多件事。在這樣注意力成為稀缺物的時刻,文字閱讀成為一件既過時又奢侈的事。不過,採訪的這群ADHD成年人,他們就算教科書讀得七零八落,卻各自有超乎一般人的閱讀習慣,他們讀的書,多半是回應了他們的生命狀況。
他在街頭打架,不管對方人數有多少,永遠不怕死衝第一位,因而得到許多眷村弟兄的擁護。年輕時打架,甚至把一隻手打壞了,至今仍有後遺症。人生的轉折在中學時,他原與朋友相約晚上在某處見面,打算歃血為盟,成立幫派。
當天,父親洗杯子時,打破杯子,內心覺得不祥,於是阻止彭臺臨出門。隔天,報紙的社會新聞刊出,那晚相約要結拜的兄弟發生了械鬥,有人死了,也有人因此入獄。天不怕地不怕的彭臺臨終於怕了:「要是我那天出門,我不是死了,就是被捉去關。」
剛好,他念的學校有拳擊隊,他加入之後,有了發洩處,秉持:「要打就到拳擊室打」的信念。終於不再混跡街頭,並順利畢業。
在街頭混了整個少年時光,他有感而發:「書念不好沒關係,最重要的是不要做壞事…武俠小說裡的俠義,談的就是分辦善惡、不為非做歹。」很多ADHD的小孩因為父母、學校的不了解,常常被歸類成壞小孩,糾正他們的就是各種嚴格處罰。
童年的嚴罰和升學困境,彭臺臨面對挫折時,除了打拳之外,便是讀《荒漠甘泉》、《羅蘭小語》這類的勵志書讓自己有力量撐下去。
荒蕪挫敗的人生,只要一點點甘泉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ADHD都需要一個證明自己的甘泉時刻。
彭臺臨這樣的時刻發生在考上師大。他大學考了三次,數學怎麼念都念不懂,聯考前,他還串通好同學要作弊,不料當天考場位子與同學失散了,無法作弊。幸運的是那年的數學出題艱澀,大部分的考生都拿了低分,彭臺臨因此得利,吊車尾進了師大。
「這件事讓我知道,我沒那麼差,我也可以做到我想做的事。」大半輩子被同事稱作狂人的他,內心深處是極需來自外界的肯定。他總是不斷告訴家有ADHD的家長們,要幫小孩找到擅長的事,並給予肯定讚美。
ADHD能做得好並得到外人肯定的事,多半是自己喜歡的事。他們的世界很絕對,對不喜歡的事是無法強迫自己忍受。
吳迺慧在小一就被診斷ADHD,父母對疾病接受度很大。吳迺慧學校功課寫不完,媽媽會叫她直接去睡覺。成績考差了,也不會有任何責備。從國中開始,父母便帶她四處去上「技職體驗班」做職涯探索,一路從資訊類、語言類上到幼保科的課,才找到吳迺慧熱情的事。
學校的書讀不好,吳迺慧卻熱愛繪本和各種奇幻小說,她一個春節的假期可以讀完7冊哈利波特。不受現實拘束的奇幻故事,一如她隨時有奇想的腦袋。正在念碩士的秦郁涵寫作論文時有各種障礙與困難,但他寫詩和散文,可以一氣呵成,她說:「那是內在感受的直接表達,若是需理性思考的文章,就需要切成幾塊,再分次完成。」
《哈利波特》和各種奇幻小說是採訪時,這群成人ADHD常提到的書單。另一本常被提到的書是《分心不是我的錯》,書裡從腦科學出發,為大眾讀者解釋ADHD是怎麼回事、如何應對。隨著研究的新發現,這幾年的增訂版也加入了成人患者的章節。ADHD的讀者們在這本書裡,理解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葉人華說,她在這本書裡也學到要如何為自己負責。
葉人華讀奇幻小說、《我的房間》、《燦爛千陽》,她說:「(有些書)可以了解不同世界的人怎樣面對生活。」對很多ADHD的人來說,他們不懂「正常人」世界的運作邏輯,外人也看不清楚他們的世界發生什麼事。葉人華和同儕互動,常讀不懂「空氣」,捉不準開玩笑的界線,因而在校時人緣不好。
很多ADHD常被指行徑「白目」,但這和亞斯伯格症侯群是不一樣的。精神科醫師黃隆正解釋其中的差異:「亞斯伯格是對他人的情感不感興趣,ADHD是可以與他人共感的,但因為注意力不足,人際互動很多細微的表情、語氣,他們查覺不到,因而才會被說白目。」
彥宇的「白目」則是另一種呈現的方式。他剛上大學時,為了多認識朋友,一次參加了10個社團,社團外掛開太多,很多聚會都撞在一起了,他說:「我不會時間管理,把所有人的約會全約在同一個時間,然後自己忘了,很多人不諒解。」還好,智慧手機問世了,他就算現在工作繁瑣,利用手機的行事曆提醒功能,順利解決混亂的狀況。
只是,不專心的問題偶而仍出現在伴侶關係上。彥宇和太太婚前約會時,只要現場有電視,他就會分心看電視,完全無視身邊的人。後來,他約會固定避開有電視的場所,或是直接背對電視而坐。彥宇讀的書從奇幻到余華的小說都是守備範圍,比較特別的是:「凍食麵的《正妹大學宅男社》讓我學到如何與兩性相處的關係。」這是一本網路小說,作者以輕鬆幽默的筆調,描寫一群「蠢情」的宅男如何追求正妹對象。
ADHD也常影響伴侶關係。黃隆正的診間也遇過ADHD患者被伴侶批評心不在焉、不夠體貼、任性等問題。

葉人華和男友交往近4年了。ADHD無法忍受「無聊」,職場如此,愛情亦是。所以兩人時常要安排各種不同的活動。還好,她的男友澤澤有多項才藝,會划sup、會沖浪、會抱石、會跳社交舞,假日偶而還會帶葉人華上山露營。只是,生活不可能時時刻刻不無聊,有時兩人安靜無語時,葉人華永遠是打破沉默的那位。會像小孩子一樣惡作劇,捏捏澤澤的肚子、戳戳澤澤的臉頰。
早在交往之前,葉人華便告知了病情,澤澤說:「我聽完沒什麼感覺,等交往了之後,才知道,喔,ADHD原來是這種狀況啊。」隨時像小孩怕無聊,但同時:「她有什麼事都會直接說,我不必去猜她想什麼,這樣很輕鬆。」世上的一切永遠不是全然的美好或全然絕望,ADHD也是如此。
做自己喜歡的事、讀自己喜歡的書、過有計劃結構的日常生活,這是給注意力不足者最普遍的建議,他們比一般人更需及早認識自己,找到自己擅長的事。很多時候,這比渾渾惡惡渡日的一般人還來得更積極、有意義。。
聰明藥真的讓你更聰明嗎?
ADHD用藥「利他能」一直被外界稱作「聰明藥」。連黃隆正的醫生朋友也會要他開一些「聰明藥」給自己正準備考試的小孩,西方的醫療期刊甚至討論如何辦別醫療現場患者來騙取「聰明藥」的方法。這些現象意味著,聰明藥的迷思是普遍存在已久。
黃隆正解釋,利他能只會對有注意力缺失的人產生作用,若是平常並沒有注意力問題的人,服用利他能並不會變得專心,反而要承受各種利他能的副作用:噁心、食欲降低、情緒反彈低潮。科學上也的確做過實驗,一般人服用利他能後,答題的速度會變快,但正確率並不會提高。
黃隆正說:「服藥後的亢奮感像是喝了蠻牛,但喝蠻牛並不會讓你智商變高。」即然效果跟喝蠻牛差不多,利他能還有各種副作用,真要準備考試,你不如去喝蠻牛。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