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亮番外篇】稱一生只看過3個病人 李明亮自豪她們都名校畢業、嫁給「3師」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李明亮不避談死亡,舉例猛烈,崇尚「人生就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哲學。
李明亮不避談死亡,舉例猛烈,崇尚「人生就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哲學。
李明亮崇尚一種「不確定性原則」的哲學,為了說明,他先是問我「今天怎麼來的?」我說騎車。然後他說:「對不起喔,我舉個例。你覺得你今天騎車回家,有沒有可能被撞死?」有可能啊。他說:「所以,人生不管怎麼樣,就是有可能。」
李明亮這樣向我們形容自己:「我是一個健全的悲觀主義者。人生是很難走的一條路,你要走得好,是差很多的。」
健全來自於他的事業和家庭,讀醫辦學當官,他都做過了,也留下成果。身為父親,他常說自己一生只看過3個病人,「就是我的3個女兒,她們都健健康康。」3個女兒都名校畢業,分別嫁給律師、教授、工程師。他翻看照片,為我們細數一家成員,包括孫子,神情和語氣都十分愉悅。
那悲觀從何而來?從家世背景、個人資質來看,李明亮的人生路,大概還是比許多人好走很多吧?連他都說自己好命,「不會窮到沒東西吃,也不會富到像大企業的小孩一樣。我的父親就是一個糖廠的廠長。」
李明亮看自己寫的書,翻到照片頁時偶爾會陷入回憶,主動說起一張張照片的背後故事。
穩定企業下的小小管理職,李明亮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簡單的人,只是在大時代下被迫失去了平凡和簡單的生活。1947年,李明亮的父親被「舉報」要加害外省人,「那時根本沒法律,被抓去就是死路一條。」李明亮的父親最後以手錶和身上的現金,說服看管他的警備人員去「上廁所」,最後由後門逃走。
37歲死裡逃生,卻從此「看破紅塵」,隱居到山裡一間私人的黑糖工廠任職,終其一生。
李明亮曾在半自傳書裡《輕舟已過萬重山》寫過自己的懺悔,想父親一生對兒子的期待,就是好好做一個醫生,但除了大學選系,兩人未有過爭執。當年父親在台南備好土地和房子等李明亮從美國回來開業,李明亮拒絕後,父親也只是不發一語,沒再費力說服。「回美國不久,家裡來信告訴我,父親已經把那一塊黃金地段賣掉了,搬到西區較安靜的地方。」李明亮讀了信非常難過,說自己一生行醫都在教學機構,從來沒有在外開業賺過一毛錢,父親對他只有這麼一個小小卑微的期待,「我卻讓他失望,真是殘忍。」
所以那條很難走的人生路,也許是父親的路。是老一輩人的犧牲和累積,讓李明亮有好路可走,「像活了500歲的人生。」李明亮以自己的爺爺為例,「他1875年生,活一輩子,87歲過世,只知道台南(一個地方)。台南以南,附近的town,搭巴士轉幾次,可能可以到遠一點的地方,但嘉義、新營、台北,他都沒去過。我什麼地方都去過了。」李明亮回頭看自己,今年就是87歲。
所以人生還有什麼遺憾嗎?他說有一陣子很想去南北極看看,但身體不允許,只是也接受這樣的狀態了。
悲觀嗎?我不確定。但至少是健全的。我想起他說的那句話:「人生不管怎麼樣,就是有可能。」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