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廠台達電布局電動車產業15年,去年終於大爆發,充電樁擠進全球前5大,不僅拿下通用汽車訂單,還繳出全球出貨破200萬套的成績,已退休的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更指出,台達電要靠電動車,成為台灣第六家兆元公司。
【全文】台達電飛宏爆重大間諜案 特斯拉充電樁機密流向中國

法務部長蔡清祥本月3日在檢察長交接典禮特別強調,違反營業祕密案件重要性等同國安案件,必須提高注意,桃園地檢署日前便起訴一起重大商業間諜案,台灣科技大廠台達電擁有的「特斯拉壁掛式交流充電樁」專案機密,卻遭高階主管竊取至中國科技公司。不僅如此,連同台灣電源供應器大廠飛宏科技獨力研發的充電系統關鍵機密文件,也遭同一人竊取,造成2家公司損失近百億元,嚴重衝擊我國充電樁市場在全球的布局。

百億技術檔 遭竊外洩

不料,檢調在偵辦電源供應器大廠飛宏營業機密遭竊一案時,赫然發現其中一名共犯阮憲熙在多年前任職台達電期間,竊走台達電研發的「特斯拉第二代充電樁」機密技術,並以此相關技術協助中國公司設計、發展特斯拉第三代充電樁,中國也藉此縮短與台達電的研發技術差距,讓台達電備受威脅。
檢方調查,阮憲熙先後在科技大廠台達電、電源供應器大廠飛宏公司任職12年,執掌2公司電動車充電樁專案研發兵符,卻為了在跳槽中國後能獲得更好的待遇,私下以遠端儲存伺服器或教唆下屬等方式,將2公司價值近百億元的營業祕密檔案,偷偷移轉到自己的私人筆電。檢方清查發現,這些檔案中包含特斯拉充電樁的設計數據,且恐已流入中國TCL通力電子公司,藉此縮短與台達電及飛宏2公司研發技術的差距,嚴重影響我國產業發展。

這起竊取充電樁技術的案件,要回溯到2010年,當時商用電動車技術受限多種問題難以克服,電動車因有電量、里程、充電等問題尚待解決而未普及,電動車龍頭特斯拉甚至還在幫其他車廠打造車輛,尚未商業量產自己的批量車型。

在此時空環境下,台達電卻獨具慧眼提早布局,率先取得特斯拉充電樁合約,並找來阮憲熙參與專案,由他負責充電樁軟體、系統設計開發等工作。
台達電資安 難敵內鬼

本刊調查,台達電身為全球電源暨能源管理領導廠商,在防止營業機密外流方面做了非常多的措施。例如對員工祭出嚴格資安規範,限制員工若要使用USB外接儲存裝備或外部雲端儲存網站,必須提出申請並經評估核准才能放行,並和員工簽訂保密協議,要求員工任職期間知悉的營業祕密,離職後若沒有公司同意,絕對不能告訴第三人或拿來自己使用。

但阮憲熙藉參與特斯拉充電樁專案,持有相關硬體資料、測試數據,以及關鍵材料表等核心生產技術文件的電磁紀錄,竟無視內部資安規定,偷偷將手上掌握的195筆「特斯拉壁掛式交流充電樁」專案(英文名稱:Wall Connector)線路設計資料機密檔案,上傳到Google雲端硬碟。

他甚至將公司3萬多筆營業祕密檔案,分批下載至公司配發的公務筆電,再帶回家慢慢傳進私人電腦,就連2018年10月離職時,也未依照保密協議銷毀手上持有的檔案,但因他離職後沒有馬上使用這些機密,導致台達電始終對此內情渾然不知,直到3年後另一起竊取商業機密案爆發,才驚覺受害。
聯手盜機密 跳槽中國

本刊調查阮憲熙離開台達電後,到飛宏公司擔任能源事業群研發處副處長,因他資歷出眾,而被指派為綜理飛宏電動車充電樁電源、軟體及硬體系統集成工作,產品設計開發及新產品規劃的最高管理者。
照合約,該公司員工有幾項守則必須遵守:一、產出產品為公司所有,二、不得偷竊公司機密,三、不得將公司檔案放在網路。儘管規定寫得清清楚楚,但阮憲熙卻視如無物,私下說服下屬、副理張育群,一起竊取機密資料跳槽至中國通力公司。

2人計畫由副理張育群在家中設置遠端網路儲存伺服器,並配發管理員權限給阮憲熙,讓張、阮能看見並動用伺服器內所有資料,張接著再要求7名不知情的下屬將工作持有的研發資料、日常開發的案件進度上傳到此伺服器,導致264筆機密檔案依此途徑脫離公司掌控範圍,外流至阮、張手中。
2021年間,中國正積極發展電動車產業與打造電動車供應鏈,其中又以充電樁競爭最為激烈,加上中國通力電子公司正加速發展充電樁產品,急需我國工程師及技術人員,阮憲熙得知後便決定帶槍投靠,果真成為通力電源部門研發總監。他也挖角張育群,張聽了薪資待遇後,毫無懸念一口答應。
阮憲熙成功說服張育群後,2人為了確保可在通力獲取更優渥的待遇,由即將離職的張育群,在台灣將飛宏內部價值約34億4千萬元的營業祕密檔案,下載至隨身硬碟,準備作為帶槍投靠的「火力展示」,好取得籌碼跟通力談判。
遠端伺服器 監控現蹤

不過,飛宏資安人員在張育群離職後,就透過防火牆監控發現,公司內部有人持續將檔案傳至外部儲存伺服器,因此懷疑有資料外洩,而向台北市調處報案,調查官循線至伺服器IP位置,也就是張男家中搜索,這才發現飛宏有大批機密資料外流。
張育群遭逮後坦承犯行,檢調後續分析張的伺服器、硬碟以及電腦等電磁紀錄,發現他曾用微信通訊軟體,將飛宏安規部門所有的最新充電樁法規資料傳給阮,因此揪出阮男涉案,但因阮長期待在中國,調查行動一度受阻。
洩密影響鉅 依法起訴

半年後,阮憲熙突然於2021年11月初返台,並在飯店隔離,期間,他繼續使用裝有台達電營業祕密的通力公務筆電辦公及改作圖稿,隔空協助通力持續開發特斯拉第三代充電樁,由於他入境台灣,落入我國司法管轄範圍,因此被桃園檢調帶回偵辦。
桃園地檢署認為,阮憲熙外洩台達電營業祕密,使通力電子公司能以此營業祕密為基礎,大幅躍進產品製程,進而生產與台達電品質相當之產品,縮短與台達電研發技術差距,嚴重損害台達電公司鉅額商業利益。
至於飛宏部分,若機密外流將使通力電子或其他公司,藉由該營業祕密檔案大幅縮短產品製程,或生產與飛宏公司相同品質產品,足生損害於飛宏公司。因牽涉我國產業發展甚鉅,11月23日訊後將阮限制出境、出海,以配合調查。
不過,阮矢口否認犯案,辯稱他雖然是張私架伺服器的管理員,但他從未進入該伺服器讀取資料,且他是自願返國,卻因遭限制出境而無法至國外出差,導致不能找新工作,對他影響非常大,但法院認為他具高度專業知識,出境後仍有辦法生活,日前仍裁定他在真相查明之前,必須繼續限制出境、出海。
市場競爭強 衝擊發展

據了解,阮憲熙是電資工程領域專家,2004年起任職於台達電,中途雖曾離職6年,但當他再提出回任意願時,台達電仍欣然歡迎,職稱也從最初的資深電子工程師、電子設計資深課長,一路爬到副理,顯示他能力出眾,非常受到公司重用。但誰都沒想到,他其實表裡不一,預謀將公司關鍵技術帶走,恐成為台達電充電樁產業擴張的最大隱憂。
有專家曾指出,自2021年底於英國舉辦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以來,各國都訂下逐步全面電動車化的目標,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規模成長95%,充電服務勢必不可或缺。台灣充電服務前景看好,有媒體預估,到20321年將上看160億元產值,因此吸引許多業者積極搶攻,充電設備市場規模不容小覷。

台灣高科技產業實力堅強,在國際間擁有高知名度,高科技產業所帶來的營收更成為每年國家GDP的重大助力,阮憲熙和張育群2名工程師的行為,表面上雖然是私人企業受害,但實際上卻是掏空國家經濟的命脈,有待司法追究相關罪責。

違反營業祕密案例表
- 2022年11月
台虹科技公司(8039)發現吳姓資深副總私下與中國客戶談合作,吳男電腦裡竟持有不屬於他該保管的公司產品配方,將他開除並報警處理,雄檢偵查後依違反營業祕密罪起訴。
- 2022年8月
富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鄧姓前總經理,涉嫌把富碼公司一款條碼標籤印表機的原始碼檔案等機密資料,洩漏給中國珠海佳博科技公司,新北地檢署依違反營業祕密法起訴鄧男。
- 2022年5月
台灣必成公司元老級員工陳寬讚非法重製包括熔爐工程圖面照、玻璃纖維絲製程等營業祕密資料,退休後跳槽到必成的對手公司、中國泰山玻璃纖維鄒城公司擔任部門總經理,被依違反營業祕密等罪起訴。嘉義地院判陳男3年4月徒刑。檢方不服量刑過輕提上訴,全案移交台南高分院審理中。
本刊第345期《台達電飛宏爆重大間諜案》新聞,誤植阮憲熙先生照片,特此向讀者致歉。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