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不開綠色光芒的話言猶在耳,本刊掌握,張國煒日前向台北地方法院家事法庭遞狀,指控父親張榮發遺囑執行人柯麗卿、戴錦銓、劉孟芬及吳界源等4位長榮集團老臣失職,未依張榮發生前指示分配遺產,要求法官拔掉4位遺囑執行人,另指派新執行人上任,以利他儘快拿到父親的140億元遺產。
柯麗卿(圖)是長榮集團元老級經理人,張榮發生前指定由她擔任遺囑執行人。張榮發2016年過世後,留下一封「4子單獨繼承」的遺囑,張國煒於2016年2月、張榮發火化進塔後不久,逕自公布父親遺囑並宣布出任長榮總裁,隨即遭大房3兄弟以股權優勢聯手拔掉,張國煒與3位兄長撕破臉,進行法律攻防戰,其中大房3子張國政2018年對張國煒提出遺囑無效之訴。
劉孟芬(圖)被指派為張榮發遺囑執行人,也遭張國煒提告要求換人。(翻攝張榮發基金會臉書)長榮集團老臣戴錦銓(圖)擔任張榮發遺囑執行人,被張國煒提告要求撤換。張國政除了不同意張國煒獨得遺產,針對遺產總額及海外信託資產與分配比例也有不同意見,先後提出遺囑無效的民事訴訟及稅額行政訴訟,讓張國煒無法立即分產,還加碼提刑事告訴,指控張國煒的母親李玉美,在張榮發生前住院期間,盜領張榮發的存款,以及涉嫌偷竊張榮發收藏的黃金條及人參等寶物,由於這是家屬竊盜案,依法應在6個月內提告,因張國政太晚提告,李玉美已獲不起訴確定。
張榮發生前立下遺囑,財產全由張國煒獨得,2016年引爆爭訟,至今未平息。(資料照片)此外,台北地院家事法庭針對遺囑無效之訴,也於2020年3月16日判張國煒勝訴、遺囑有效,讓張國煒在遺產官司中,取得關鍵勝仗。
一審法院認為,張榮發遺產總額約240億餘元,雖然張榮發遺囑指定全由4子張國煒獨得,但因違反《民法》「特留分」的規定,無法由張國煒獨得。
張榮發遺產的「特留分」為120億元,須由全體6名繼承人均分,張國煒則可另單獨多分得120億元,總數共140億元;大房老三張國政隨即上訴,二審4月25日即將宣判,全案還可上訴三審。
本刊調查,張榮發最主要的遺產包括長榮海運等公司股票,住宅及長眠地的寶塔等不動產,至於存款僅不到百萬元,針對該如何分配遺產及繳稅方式,遺囑執行人開會討論數十次,去年在張國華等全體6位繼承人及國稅局同意下,變賣張榮發名下的長榮海運股票繳交遺產稅。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中)生前立遺囑要將遺產全給張國煒(左),並指派隨扈吳界源(右)擔任執行人。(翻攝吳界源臉書)長榮海運近年大賺,股價曾漲逾十倍,張榮發遺產市值也增至逾五百億元。(長榮提供)張國華主導長榮集團經營後,海運及航空大賺逾5,000億元。(聯合知識庫)由於長榮海運近年在老大張國華經營下,大賺逾5千億元,股價更一度飆漲逾10倍,而長榮航空在疫情下,去年稅後盈餘仍有78億元,使張榮發的遺產市值從2016年過世時的240億元,至今增至逾500億元,但仍以張榮發過世時的市值計價課稅;全案去年已課完遺產稅,對繼承人來說真的「省很大」,若依目前股價,完成分配後,各繼承人能分到的股票市值將是當年的2倍,張國煒預計可獲得逾200億元,遠超過當初估算的140億元。
張國煒認為,國稅局正式核定張榮發遺產總額為240億元,既然去年7月已繳了24億餘元的遺產稅,繳稅的錢也是從父親的遺產中拿出來,代表這240億元並非不能動用,但遺囑執行人卻不願讓他拿到應得的140億元,因此對他們提出告訴。
張榮發生前立下遺囑,財產全由張國煒獨得並任集團總裁,另選定柯麗卿等老臣為遺囑執行人。(資料照片)對此,4名遺囑執行人認為,要官司判決確定或繼承人針對遺產分配有共識才能分配。為了說服遺囑執行人,張國煒甚至提議可先分配,若日後官司有變,導致分配比例出現變化,他願意「多退少補」,將多拿的款項退還。
對於張國煒的訴求,遺囑執行人與各繼承人委派的律師開會多次,最重要的共識是同意變賣張榮發名下長榮海運股票抵稅,其餘遺產因有不動產、家族寶塔及住宅與佛堂,該如何分割,各繼承人仍有異見,無法立即分配,張國煒於是興起換掉遺囑執行人之議。
長榮大房長子張國華與二房長子張國煒,2016年一同出席父親張榮發的告別式。(長榮提供)更換遺囑執行人有二種方式,一是找家族直系長輩舉行親屬會議,改定執行人,但家族中已無長輩可參與親屬會議,張國煒才會決定提告,由法院選任新的遺囑執行人。
張國煒為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的二房長子,2016年與大房3兄弟鬧翻後出走,2018年自創星宇航空,不料2020年開航即遇到疫情攪局,星宇航空沒有貨運業務支撐,181億元的資本額至去年底已虧掉120億元,每股淨值剩3.26元;但隨著疫情解封、國境開放,加上張國煒的個人魅力,股民仍看好星宇航空股價,去年從19元起漲,今年2月漲破50元大關,隨即傳出將增資的消息,股價拉回至30元左右。
目前星宇航空機隊已有19架,預計今年擴增至21架,包含15架空中巴士A321neo、4架A330neo及1架已投入營運的A350-900,為增加運能,將再額外取得一架A350-900新客機(以租賃方式進行);北美等長程航線亦將開航,並辦理增資,以擴展航空版圖,第一步就是與長榮旗下的立榮航空合作,以結盟甚至合併方式開拓航點。
長榮旗下立榮航空去年差點改名為「星捷航空」,併入星宇。本刊調查,張國煒去年在姊夫、前兆豐金控董事長鄭深池居中協調下,與大房三子張國政合作,尋求讓星宇航空與立榮航空結盟或合併,利用立榮的中國等10條國際航線及貨運航權的基礎壯大星宇,立榮可改名為「星捷航空」,甚至連新的英文名稱都想好了,要從Uniair變成Starlux Express,張國煒更帶著心腹周寶裕進駐立榮,分別擔任董事長及總經理,眼看成功在望,最後卻在股權收購上差了臨門一腳而破局。
周寶裕(圖)是張國煒心腹,去年進駐立榮任總經理,但合併案破局後去職。前兆豐金董事長鄭深池是長榮女婿,去年牽線星宇併立榮,後來破局。知情人士指出,張國煒去年重掌立榮航空後,一直朝著將立榮與星宇合併的方向規劃,高層人士直言,立榮航空的制服並不好看,有意找星宇的設計團隊為立榮重做新制服及企業標幟(CI),甚至連總部都可合併。
該人士表示,星宇航空位於北市內湖的總部仍有閒置樓層,可讓立榮進駐;另在鄭深池牽線下,大房老二張國明出資3億元入股星宇航空,提出遺囑無效之訴的老三張國政也有意撤回上訴,以展現和張國煒合作對抗老大張國華的誠意。
長榮三哥張國政(圖)與大哥張國華、小弟張國煒爭產多年,還控告張國煒母親李玉美偷竊張榮發金條。若鄭深池的奔走可以成局,老三張國政將可逼退老大張國華,二房的張國煒除了能取得立榮航空航權資源,也可分得父親上百億元的遺產,將會是最大的勝利者,頗有王子復仇的意味;但雙方結盟不到半年,便在去年9月宣告瓦解,張國煒與心腹周寶裕分別辭去立榮航空董事長及總經理職務,鄭深池也辭去長榮國際董事長,目前集團仍由張國華主導,待張國政取得長榮航空多數股權,集團即會往「海空分治」的方向前進。
長榮二哥張國明去年曾投資星宇3億元。本刊調查,張國煒個人旗下的雲杉公司持有立榮航空19.9%股權,是立榮第二大股東,最大股東則是持股23.48%的長榮國際。因立榮航空與長榮航空目前在國際線有合作,且擁有不少中國航點,一旦併入星宇,對長榮航空的完整性將有重大影響;張國煒決定與張國政合作後,雖一再透過鄭深池向張國政要求,試圖買下長榮國際對立榮的持股,以利他成為立榮最大股東,進而實質全盤掌權,只是老三張國政對此有意見,也未撤回遺囑無效之訴,雙方合作因而宣告失敗。
張國煒創辦星宇航空後身價看漲,若能拿到父親140億元遺產,將如虎添翼。張國煒去年9月退出立榮後,應是發現星宇整合立榮的機會已不大,才會祭出法律戰,要求撤換遺囑執行人柯麗卿、戴錦銓、劉孟芬及吳界源4名長榮老臣,希望儘快分配父親張榮發的遺產。只是,張國煒提告欲撤換遺囑執行人,最大的意義是要對外證明自己未來可以分得遺產,但要真正落袋,恐仍有漫長的司法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