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從溪頭回來,他先載我回家,再開回自己家。結果遇上酒駕肇事,人就走了。
【心內話】為你培育的花

18歲那年夏天,我在一家園藝景觀餐廳打工,在店裡認識了一位客人,我喜歡種花花草草,他也喜歡,所以特別聊得來。一次,我們相約到溪頭賞花。台灣夏天溫度太高,有些溫帶花種,像繡球花、牡丹花,要到山上才看得到。
我出生時,媽媽難產。醫生急著拉我出來,扯到左手造成神經受損。手沒辦法舉高,醫到現在才有辦法慢慢轉動。小學上運動課,只能用一隻手投籃,同學都笑我殘障。到了假日,媽媽帶著我從南到北到處求醫,什麼奇怪療法都試過,別人放假我都在看醫生。上課和假日都不快樂,我跟同學沒互動,怕被欺負;有人跟我聊天,我馬上就句號結束。
國小五、六年級,存了錢,我買了幾盆小盆栽,有孔雀草、非洲鳳仙花,和四季秋海棠,都很好種,很會結種子。我可以再播種,變出比原本更漂亮的植物。從那時開始愛上植栽,從一盆繁殖成幾十、幾百盆。我用一樣的時間對待植物,它會開出漂亮的花回饋我;但拿來對人,卻沒辦法讓他對我比較好。
國中時,同學說話越來越不客氣。看我下課不說話,一個人去逛花圃,覺得我娘娘腔,罵我「站壁的」,甚至破壞我的桌椅,腳踏車輪胎也被捅破。但我沒想過要改變嗜好,如果放棄種花,這世界真的找不到讓我開心的事。
高職我讀夜校園藝科,白天就到景觀餐廳打工。認識那位客人後,一有空我們就相約四處逛園藝店,他是這世上少數能和我說上話的朋友。他過世後,有好長一陣子,我會趁洗澡時偷哭。

他送我的18歲生日禮物,是盆黃色的朱槿,暖色系,像他一樣明亮正向。看著花,就感覺他在安慰我。有天我在網路上,認識了個懂得植物育種改良的網友,我向他請教,開始鑽研育種方法。
我用那盆黃色朱槿作親株,花3年時間雜交篩選後,從1300多株裡挑出了兩棵新品種。它們花朵大、耐熱,更早開花,不用矮化劑高度就適合盆栽。我申請了品種權保護,為它們命名,黃色花瓣、紅色花心的叫「希望」,橘色花瓣、白色花心的叫「曙光」。希望有人跟我一樣,低潮時,看到這盆花,還可以充滿希望。
他過世後,有陣子,我對去山上賞花有點陰影。現在我有個英式花園,就是想把山上那些溫帶花種,改良成平地也能開花。把心力放入在育種研究上,會有療癒的感覺。之前有部電視劇,裡面有句台詞:「生者未忘,逝者亦在。」只要我不忘記,他一直都在。
謝丞傑,30歲,彰化田尾,素人育種師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