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鄉下不好招攬人才,太平洋自行車在他主政下,很早就開始導入各式各樣的機器人,林鳴皋透露:「光是『噴漆機器人同事』,就能省下6成左右的塗料。不過,若是量少車型,換線太麻煩、還是會採人工噴漆。」
車架運用機器人進行製作,在高度自動化生產下,品質一致性會比較高,也能紓解缺工壓力。儘管走高標準化流程的機器人可撙節成本,但林鳴皋也強調:「現在自行車界走多樣量少風,近似時裝Fashion產業,幾乎每年都要改款、改色。加上太平洋自行車以『設計立國』,為保有工藝特色,我們都保持著人機平衡的作法。如此一來,別人也很難模仿。」
像太平洋自行車招牌之作、小摺之王BIRDY,車架75%以上便是運用機器人協作。林鳴皋笑道:「之前大陸看BIRDY火紅,他們還以為BIRDY是iPhone可以賣幾千萬支,就想山寨、做起了『上海鳥』(中國仿製牌子),由於仿得不好、品質差,摺疊有問題,最終還是落得賠錢、收掉的下場。」
太平洋自行車十分重設計,摺疊車工序繁複,工時是一般腳踏車的2.5倍,不易模仿。「BIRDY車體的工序繁瑣程度,是一般腳踏車的2.5倍,它在售價上也高人家2.5倍。山寨版摺疊精準度差太遠,只想以低價魚目混珠這是行不通的。」一語道破它難以被仿冒的原由。而BIRDY之所以能成為經典,除了方便好騎外,也拜縱向摺疊設計獨特、收摺後體積小所賜。
太平洋自行車早在林鳴皋父親、創辦人林正義時代,便立下「寧小毋大」的經營方針,專精在以自有設計為本的小眾市場。其實,林正義沒有自行車產業背景,師大畢業後,在建中當英文老師,還教過前總統馬英九,後來離開教職、轉進中研院,再任職民間企業,被派到美國實習,因緣際會下深入接觸到自行車市場,於1980年創立太平洋自行車,開創之初,靠代工站穩腳步。
林鳴皋高中畢業後就在工廠幫忙,他自曝:「父親的英文極佳,我卻很爛,讀高中時連A到Z都寫不全。大學沒考上,在申請國外讀書的空檔,便幫老爸開車、還得到貨櫃場疊貨、疊到手軟。」即使身為創辦人之子,一切還是得從基層做起,但父子都是火爆脾氣、常有摩擦,林鳴皋甚至惹怒父親被開除。
太平洋自行車創辦人林正義(右)在12年前交棒給林鳴皋(左),近年只有在公益活動中才會公開亮相。(太平洋自行車提供)「有一天,從歐洲寄來的一個設計包裹不知道被擺在哪,老爸遍尋不著,最後氣急敗壞。他剛好看到了我,劈哩啪啦就是一陣狂譙,我被波及超不爽嗆他:『如果你不是我老爸,我早就揍你了。』」隔天,課長打電話通知:「你被開除了!」公司門口更張貼一張「永不錄用Michael Lin(林鳴皋英文名)」的公告。不久,林鳴皋即遠赴海外求學。
1992年,林正義因遭遇代工轉單倒帳,3年後決定轉型ODM(設計代工)、OBM(自有品牌)開發BIRDY,信心滿滿地砸下5千多萬元,沒想到銷售不如預期、十分慘澹,在1996年底出現破產危機。
都會小摺CARRYME由創辦人林正義設計,林鳴皋不斷予以完善,它車重只有7公斤、摺疊後站立面積僅一張A4紙大小,在日本賣得比BIRDY還好。(25,000元起/台)公司搖搖欲墜之際,林鳴皋接到母親的電話:「公司快不行了,家裡沒錢供你讀書,你得自己打工端盤子讀完。不然,就得回台。」隔年1月,林鳴皋出現在太平洋自行車總部,與父親一起面對氣勢洶洶、嚷嚷退錢的董事們。
清查過後,林鳴皋說:「倉庫卡了太多貨,沒有現金周轉,十幾家銀行的利息都付不出來。」還好,毗鄰的西濱公路這時開通了。「廠地經過重估後,每坪已升到2萬多元,緊急向銀行貸款二胎,這才解了燃眉之急。」經過2年醞釀,深具設計感的摺疊車BIRDY受到日本通勤族青睞,因此大賣了2、3,000台。公司自此也化險為夷,營運再無負債、年年還能分紅。
一同挺過破產風暴後,林正義、林鳴皋父子再無芥蒂,2001年林鳴皋出任總經理,「我老爸天下少有,美式作風的他說退休就退休,就在我當總經理那一刻起,立馬接班,叫我不用問他,一切自己做主。應該是我回台灣後,那4、5年間的戰戰兢兢,老父親都看在眼裡、點滴在心頭吧!」
原本學經濟的林鳴皋,為了改善生產效率,自己下載軟體、自學3D電腦繪圖,開始設計產品。他透露:「很多產品設計之初,都沒考慮組裝流暢度,導致需要人工裝配線,4、50人一天只能組30台,透過設計加以改善後,10個人一天可以完成250台。」
為了改善生產效率,林鳴皋(中)自學設計,第二代、第三代BIRDY都是由他親自操刀,甚至2025年最新第四代的想法,也已在醞釀、成形中。2005年大改款的第二代BIRDY就是林鳴皋設計的處女作,而席捲iF、Red Dot在內的全球設計大獎,號稱世界最快、只要3秒便可完成摺疊的IF MODE時尚單車,則讓他在業界有了點子王的美譽。
槍枝拆裝、組合設計精密,林鳴皋表示,不少摺疊車的設計概念便是來自於卡賓槍。秀著自己的BIRDY電腦設計圖,他忽然語出驚人地道:「其實設計摺疊車跟卡賓槍有點像,摺疊車一些機制即是參考自槍枝的概念。」他示意我打開沙發底下的木箱抽屜,好幾支BB槍赫然在列,他接過其中一支把玩道:「槍可以拆卸、組裝,卡接回去必須嚴密確實,不然無法擊發;摺疊車無論摺疊、卡扣多少次,車身也要紮實,騎的時候,摺疊關節處絕不能鬆鬆散散。」
林鳴皋母親曾經使用過的跨境醫療級爬樓梯車,目前被收藏在太平洋自行車博物館內。除了摺疊車是一絕之外,林鳴皋發想的特需車種也無人能出其右。他帶點感傷地說:「母親洗腎洗到油盡燈枯前,甚至連樓梯都沒辦法爬,為此我們從歐洲訂了一台爬樓梯車,耶誕特價還要三十幾萬元。」跨境醫療級用品如此昂貴,他心想,尋常家庭著實難以負荷。由於這段時間,他也正好在規劃淡季生產項目,「我想用自行車技術,來滿足那些想騎車又沒辦法騎的人,便開發出針對腦性麻痺的MICAH三輪車、腿殘或脊椎受創的HANDY手搖三輪車等一系列特需單車。」
腦麻小勇士姚宥米騎太平洋自行車生產的RACERUNNER助行三輪車,不僅參加國內大小馬拉松,還成為亞洲第一位進軍Frame Running(腦麻競速車)國際盃選手。(翻攝姚宥米臉書)林鳴皋設計的特需車,儘管仍不超過自行車範疇,但市場屬性關係,必須到輔具展去進行推廣,他說:「跟輕鬆自在的自行車展氛圍截然不同,參加輔具展、尤其是國外的輔具展,你的心情會不斷掉進沉重的地獄,看到有爬著進來的、有用擔架抬進來的,感覺他們進來像是在找一個如何讓身障者活下去的理由。」
這話從林鳴皋口中講出來特別有感染力,不僅因他是特需車種的設計製造者,更因為他是一位每天必須痛苦地吞下三十幾顆藥的腎臟病人。
母親家族病史使然,林鳴皋年輕時就患有糖尿病,「去年做全身檢查,又發現心血管99%阻塞,架了5根支架,醫生說做過腎臟移植的病患,心血管很容易出現沉澱。」他搖搖頭無奈輕嘆說:「早上十幾顆、下午十幾顆,藥是整把的吃,一個月下來1,000多顆藥跑不掉。」言談中,這位50多歲董座,認命卻不因此懷憂喪志,只是一想到自身狀況,不免頭痛起接班的問題。
清零碳排下,歐洲現正流行電動自行車,圖中能接送小朋友、運貨的高級Cargobike自行車,要價高達新台幣30萬至40萬元。「我想要找接班人,但無奈專業經理人才,大都被高薪的電子業吸走了,暫時還覓不到繼任者, 我兒子才15歲,剛要把他丟到澳洲讀書。」短時間內,單車設計奇才林鳴皋恐怕是無法如願,「歐洲這2、3年大流行起我們設計代工的運貨電動自行車,產線滿載。而另一輛腦麻競速車也在通往帕奧之路中…」他還必須認分地榨出更多點子來,好讓太平洋自行車繼續風馳電掣下去。
林鳴皋平常以自家設計代工的斜躺三輪車進行運動,一次可騎20公里。(電輔版17萬元/台)(太平洋自行車提供)後記 獨特座騎受矚目
一般人是坐著騎腳踏車,但深受腎臟病水腫之苦的林鳴皋卻是躺著騎車,他的「赤兔馬」很不一樣,是一台斜躺騎姿的Trigo三輪車。充滿設計感的Trigo、騎出去保證騷包,不過,林鳴皋並不是因為要滿足自己設計師的虛榮心,純粹是Trigo可以讓他的身體得到大面積支撐,騎起來既安穩又舒適。
也許是斜躺著騎,高度跟狗狗差不多,勾起牠們的鬥性,林鳴皋說:「騎個20公里,總要被狗追個5、6次。為了不被攻擊,我得奮力騎出牠們尿尿範圍外,牠們才會停吠、止追。」被狗追成為他騎車時最恐懼的事,但這些狗彷彿是老天派給他訓練師,也激發出了他的爆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