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老闆對四川小吃一見鍾情與太太自學開店 「蜀來飽」用5道招牌菜虜獲饕客的胃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位於北市捷運古亭站附近的「蜀來飽川味麵」,專賣酸辣粉等四川小吃。
位於北市捷運古亭站附近的「蜀來飽川味麵」,專賣酸辣粉等四川小吃。
來自成都的雯萱對餐飲有天分,台灣長大的阿宬則自詡是吃貨,夫妻倆一搭一唱,乾脆在北市捷運古亭站附近經營專賣川味小吃的「蜀來飽川味麵」。對於初訪客人,阿宬推薦必點酸辣粉、重慶小麵與肥腸、口水雞等川味小吃。
阿宬(左)因為對重慶小麵一見鍾情,與太太雯萱(右)一起自學料理,把道地川味小吃帶進台灣。
阿宬與雯萱在麻辣火鍋店上班而認識,某次阿宬陪雯萱回故鄉成都探親,在太太親友推薦下,品嘗當地小吃「重慶小麵」,居然讓愛吃的阿宬驚為天人,回到台灣後,心心念念著這碗重慶小麵,雯萱見阿宬這麼喜歡故鄉小吃,對料理有天份的她直接下廚邊學邊做,初期從網路上尋找食譜及資料,加上雯萱的嫂嫂在四川麵店也做過這些料理,便傳授她製作麵點配方與訣竅,經過不斷調整與研發,越做越有心得的兩人心想,不如開間小吃店,把自己鍾情的美食與更多人分享。
以酸豆為主角的「重慶手工酸辣粉」,融合麻辣酸鮮香,卻油而不膩,越吃越涮嘴。(120元/碗)
許多食客慕名而來的「重慶手工酸辣粉」,麵條須以紅薯粉製作,而美味祕訣取決於酸豆角與紅油。阿宬自豪說,這碗酸辣粉的靈魂是雯萱自製的酸豆角,必須以鹽、冰糖、高度白酒、嫩薑、大白菜、紅白蘿蔔、洋蔥等食材,經過2週以上自然發酵,才能讓酸豆角在湯裡散發著自然柔和的酸香,配上4種辣椒製作的紅油、特製鎮江醋,還有以豬骨、雞骨熬煮的湯底,最後撒上炸花生、蔥、香菜與哨子肉,才構成一碗讓人魂牽夢縈的酸辣粉。
「重慶小麵」加入12種調味料,拌入有勁道的鹼麵條,味覺層次很豐富。(95元/碗)
另一碗鎮店招牌「重慶小麵」,在四川普遍的程度,就像切仔麵在台灣,身為重慶小麵頭號粉絲的阿宬形容:「不只當地許多麵館都有賣,就算一日三餐都吃也不膩。」重慶小麵的精髓在於調味,看似平凡無奇的一碗麵,加入祕製辣油、8種香料調製的醬油、老黑糖、四川芽菜末、白芝麻與薑蒜水等12種調味料,拌入咬起來特別有勁道,由麵廠為蜀來飽客製化的鹼麵,豐富的味覺層次,讓人很容易順順的吸幾口麵,就發現碗已見底。
「麻辣回甘口水雞」使用超過5種辣椒製作的辣油與麻醬調味而成。(170元/份)
網友推薦必點的「麻辣回甘口水雞」,挑選去骨雞腿肉,澆上雯萱使用小米椒、二荊條、內黃新一代、漢源與茂縣花椒,以及少許印度鬼椒等數種辣椒特製的紅油,再混入調和過的醋、醬油、麻醬、香油等超過十款調料,讓肉質軟嫩的雞肉浸泡在濃稠香麻醬汁裡,超級誘人食慾。
「辣拌肥腸」是老闆娘雯萱的家宴菜,因為阿宬太喜歡,決定製作成招牌小菜。(170元/份)
至於「辣拌肥腸」則是雯萱娘家的家宴菜,阿宬因做客時品嘗到這道料理,實在太喜歡,私心把它加進菜單裡。蜀來飽的肥腸融入兩岸料理手法,以川式香料調味融入台式滷製方式,因為很耐吃,一推出馬上成為受歡迎的招牌小菜。
「手工紅糖糍粑」以純手工製作,是相當傳統的四川甜點。(120元/大份,8條)
甜點「手工紅糖糍粑」則是一款做工費力耗時的小吃,從自製糯米麵糰、醒麵、揉麵、壓型、蒸熟、放冷、切片、裹麵包粉與下鍋油炸都得靠人工。雯萱笑說:「技術不難,但因為手工製作,整個流程得花5小時,沒有任何捷徑。」阿宬還補充,糍粑就得純手工才好吃,機器做的口感完全不對。
阿宬認為,川菜最迷人之處在於處理辣味時,除了很擅長運用各式辣椒,還會加入白豆蔻、丁香、草果等解辣、解燥的香料,因此在吃香喝辣的同時,很少覺得嗆口,反而變成另一種可以放鬆紓壓的食療之道。
「蜀來飽川味麵」店面裝潢簡單乾淨,但料理相當有內涵。
「蜀來飽川味麵」開在台北市汀州路二段上,深受附近居民歡迎。

蜀來飽川味麵

  •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二段96號1樓 
  • 電話:02-2365-9259
  • 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1:00,週三公休。
  • 刷卡:可使用電子支付。不收服務費。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