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聚鼎創業連襟翻臉互槓 張忠本控董座朱復華違證交法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聚鼎創辦人張忠本(右圖)不滿現任董座朱復華海外投資失利,公司盈餘重衰,表示會選適當時機辭任董事;面對連襟控訴海外倂購問題多,聚鼎現任董座朱復華(左圖)喊冤,強調並無隱匿資訊。(左圖來源:聯合知識庫)
聚鼎創辦人張忠本(右圖)不滿現任董座朱復華海外投資失利,公司盈餘重衰,表示會選適當時機辭任董事;面對連襟控訴海外倂購問題多,聚鼎現任董座朱復華(左圖)喊冤,強調並無隱匿資訊。(左圖來源:聯合知識庫)
被動元件績優生聚鼎科技鬧家變。身為創辦人的董事張忠本,向本刊指控現任董事長朱復華未按時揭露美國子公司鉅額虧損訊息,導致股東權利嚴重受損,有違《證交法》之嫌。張忠本與朱復華不僅是連襟,也是創業夥伴,現在雙方卻撕破臉,讓外界相當訝異。

張忠本小檔案

  • 年齡:77歲
  • 現職:聚鼎科技董事
  • 學歷:政大統計所碩士
  • 經歷:中華開發副總經理

朱復華小檔案

  • 年齡:70歲
  • 現職:聚鼎科技董事長
  • 學歷:美國艾克朗大學高分子科學研究所博士
  • 經歷:聚鼎總經理
8月10日,被動元件上市公司聚鼎科技受邀舉行法人說明會,對外說明近期營運狀況,照理來說應有一波法說行情,但近期股價卻創今年新低,讓投資圈好奇究竟發生何事?

海外併購案 衍生枝節

原來,聚鼎董事會暗潮洶湧,近日爆發創辦人槓上現任董座的局面。身為創辦人之一的前聚鼎董事長張忠本,在臉書上公開撰文砲轟現任董座朱復華,引發各界議論。日前張忠本向本刊控訴:「聚鼎海外投資失利,盈餘嚴重衰退,很多股東不滿朱復華,適當時機將辭任董事職位。」
成立於1998年的聚鼎是具有利基的被動元件廠,獲利相當穩定。(翻攝Google Maps)
張忠本是國內創投業大老,早期曾任中華開發副總經理、和通創投總經理,從創投界淡出後,和連襟朱復華、王紹裘一起創立聚鼎,並順利讓公司掛牌上市,三位連襟共同創業的故事傳為科技業佳話。
沒想到,前年的一場海外併購案,卻讓創業夥伴全面翻臉。「聚鼎在2021年5月以2600萬美元併購漢高集團旗下的美國TCLAD廠,2年內已虧光所有投入資金。」張忠本對本刊說:「聚鼎擅長技術,拙於管理和投資,(朱復華)經營團隊在投資評估過程疏於深入探討,造成資產估價偏高、費用偏低,像存貨在投資一年後,就提列513萬美元的跌價損失。」
過去十多年來,聚鼎每年穩定配發平均約4元的現金股息。(翻攝聚鼎官網影片)

美廠慘虧損 股價暴跌

「這座工廠在美國威州的農業區,不但人力不足、工人招募不易,職工效率意識也不足,尤其美國工人不同於台灣或亞洲區工人勤奮。」張忠本說:「就連台積電都無法克服,何況是聚鼎?我當時反對併購,但其他董事都被說服,我孤掌難鳴。」他回憶當初,忿忿不平地說。
張忠本更在個人臉書上指控連襟:「TCLAD廠在聚鼎併購前一年的業績已經巨幅下滑,但朱復華未將實情報告董事會,也沒有將併購後的實情公告股東,反而在2021年9月3日媒體專訪釋出2022年每股盈餘達10元等利多,被蒙蔽的小股東在140元仍有人上車,不幸套牢至今,目前股價只剩56元左右。」本刊查證,當時朱復華面對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對明年(2022年)挑戰獲利10元以上的預估值,我們心存樂觀。」
25年前,張忠本(中)和連襟朱復華(左)、王紹裘一起創立聚鼎,起初由張忠本擔任董事長,朱復華擔任總經理。(翻攝聚鼎科技官網)
「由於TCLAD廠虧損嚴重,聚鼎去年每股盈餘只剩1.05元,遭受嚴重虧損的小股東向金管會陳情,並委由律師訟告董事長朱復華違反《證券交易法》,未按時公告公司正確訊息,誤導董事及聚鼎股東,又誇大利多訊息,有意圖操縱股價之嫌,應負民刑事責任。」張忠本還透露:「金管會已責由交易所調查中。」
面對連襟來勢洶洶的種種控訴,身為現任董座的朱復華也一一反駁,他首先向本刊表示:「我沒有說過2022年每股盈餘會賺10元,也沒有收到法院的訴訟文書,為什麼張先生(張忠本)會看到訴訟文書?他跟提告的小股東間是什麼關係?」「交易所只是來詢問子公司存貨評價的問題,最後只認為聚鼎違反重大訊息及內部控制規定,罰款20萬元。」
張忠本(右)與朱復華(左)對併購TCLAD的歧見沒有化解,連襟的友好關係已變調。(聯合知識庫)

董座駁指控 直呼不公

對於張忠本指控美國子公司併購案藏汙納垢,朱復華也提出解釋,他表示,聚鼎是在2020年7月和漢高集團簽訂併購合約,在主管機關審核通過後,2021年5月才正式接管TCLAD。「據美國《反托拉斯法》要求,從2020年7月簽約開始就進入緘默期,在2021年5月交割前,聚鼎與漢高不能交換資訊,我們無從知道TCLAD的營收,如何告知董事們TCLAD業績衰退的問題?」朱復華說。
「他用後面才知道的資訊來質疑併購案,這是不公平的汙衊!」朱復華激動地說:「這場併購案在董事會是無異議通過,他卻事後再提出異議,違背他當初同意的誠信原則。」朱復華進一步反擊連襟:「聚鼎如果想要自己切入車用電子市場,需要花8到10年的時間,透過併購,時間可以縮短為2到3年,張先生是創投思維,覺得併購案在短期內就要有回饋。」
張忠本在臉書上指控:「TCLAD廠在聚鼎併購前一年的業績已經鉅幅下滑,但是朱復華未將實情報告聚鼎董事會。」(翻攝張忠本臉書)
至於美國子公司在聚鼎併購後大幅虧損等問題,朱復華認為:「關鍵在於聚鼎派駐美國管理的人執行不力,美國子公司執行長王紹裘聘用的財務主管低估了存貨成本,王紹裘又拒絕配合聚鼎,直到2022年5月,美國子公司的財務主管被解任,低估存貨成本的問題反映出來,聚鼎需要認列美國子公司的虧損,才造成去年獲利大幅衰退。但是,張忠本卻把美國子公司虧損問題稀釋掉,所有責任歸咎於當初DD(盡職調查)沒有做好,我很心痛。」

昔創業佳話 蒙上陰影

成立於1998年的聚鼎是利基型被動元件廠,研發生產的正溫度係數過電流保護元件(PPTC)相當具有市場獨特性,加上台商客戶在個人電腦以及手機代工市場具有寡占地位,過去十多年來,聚鼎的獲利穩定,且平均每年配發4元的現金股息。
這次跳出來控訴連襟違法的主角張忠本,曾任中華開發投資部主管,任內對外投資金額約132億元,到他離職時,投資成果已超過580億元。不僅幫公司賺錢,現在住在大直豪宅的張忠本,個人投資術也很有一套,公務員家庭出身的他曾自豪地說:「我的財富,有八成都是靠投資來的!」
聚鼎透過併購美國TCLAD切入車用電子,將可縮短進入時間。(翻攝TCLAD官網)
25年前,張忠本和連襟朱復華、王紹裘一同創立聚鼎,起初由張忠本擔任董事長,朱復華擔任總經理。由於朱復華擁有美國艾克朗大學高分子博士學位,並曾任職美國PPTC大廠瑞侃,技術出身的朱復華和創投的張忠本專長互補,加上王紹裘和朱復華還是艾克朗博士班同學,三連襟合作創業的故事因此傳為佳話;2011年,張忠本將董事長職務交棒給朱復華。
聚鼎在2021年5月以2,600萬美元併購漢高集團旗下的美國TCLAD廠。(翻攝TCLAD官網)
未料,聚鼎併購TCLAD一案讓連襟成功創業的佳話蒙上陰影,張忠本指朱復華投資評估研究失察,又誇大利多導致被蒙蔽的小股東損失,朱復華則反批張忠本護航王紹裘,倒果為因,雙方夥伴關係已然變調。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