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零廢棄不是夢 只剩5%最後一里路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高雄市環保局首創「再生粒料供料機制與CLSM預拌混凝土廠認證」制度,將多數的粒料交給混凝土廠製造CLSM,而且加以管理、監督、認證。(讀者提供)
高雄市環保局首創「再生粒料供料機制與CLSM預拌混凝土廠認證」制度,將多數的粒料交給混凝土廠製造CLSM,而且加以管理、監督、認證。(讀者提供)
台灣的垃圾處理,從到處找地方「衛生掩埋」,到如今僅剩5%的灰飛灰無法再利用。高雄市環保局局長張瑞琿指出,垃圾燒成底渣,製成合格的再生粒料並不是問題,去化才是重點,高雄市政府也曾經遇過底渣再利用的「產品」無人問津,工程單位唾棄的窘境,但經過「CLSM認證制度」推行成功,可以說,垃圾零廢棄這個夢想,只剩最後一里路。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副局長高宗永指出,在民國70年代前後,台灣地廣人稀,人民生活簡單,家戶垃圾量少,所有的垃圾均以「衛生掩埋法」處理,鄉鎮公所搞塊地,挖個坑,底下鋪個不透水布,已經算很先進了,那年代也不講究,人民也不會抗爭、陳情,所以儘管簡陋,但大家就這麼湊合著過日子,彼時,台中市文山垃圾場臭氣沖天,而當地居民躲在蚊帳裡吃飯,也不曾抱怨。
解嚴後,人民權益意識高漲,對於掩埋場已經無法接受,於是才成立沒多久的行政院環保署推動「一鄉鎮、一焚化爐」政策,雖然最後沒搞那麼多焚化爐,但數年之間,各縣市焚化廠紛紛興建,所有垃圾都進入爐子裡燃燒,算是跨越了一大步。
問題來了,100公斤的垃圾,進入焚化爐燃燒,最後會燒成20公斤的底渣,與5公斤的飛灰。底渣鹼性較強,但經過破碎、篩選、靜置,或水洗,可以成為「再生粒料」,用於回填,或作為「低強度鋼筋混凝土」(CLSM)的材料,但飛灰因為含有戴奧辛、重金屬,至今技術上雖然可以再利用,但難以量產。
早年,底渣也是掩埋了事,高宗永回憶他當基層科員的年代,高市府因為預算多,也是找鄰近高雄縣鄉鎮公所租地掩埋,而且還超挖、超埋,這也是另類的「以鄰為壑」,跟核廢料掩埋蘭嶼同樣思維。
如此,對於貧窮縣市,當然是不公平,於是環保署在2007年推動「底渣再利用」政策,除了錢多多的台北市之外,各縣市(含高雄市)均給予補助款,要求焚化爐底渣必須製成「再生粒料」,不能再掩埋了事。
問題來了,就像「再生紙」,既昂貴、又比不上處女紙漿製成的雪白紙張好用,但講究環保就是得付錢,而且很貴!這種成本又高,品質又有疑慮的再生粒料,遭到工程單位的抵制。當年前市長陳菊很願意推動「再生粒料」,但時任高雄市工務局長的前交通部長吳宏謀在市府高層會議說:「市長要我用環保局的底渣,可以,但我路平專案失敗,誰負責?」搞得環保局無言。
類似焚化爐大量產製底渣再利用的粒料,工程單位乏人問津的狀況,持續了快10年,政府補貼錢也沒用,就像一個人,吃了大量食物,卻無法排泄一樣痛苦!期間,只有前台中市長林佳龍充滿氣魄的下令:「台中市製造的底渣,台中市公共工程單位至少得用一半」,但也只有台中市解決了部分問題,各縣市的底渣「去化」,一直是環保局想了就痛苦的難題。
2018年,台南市中海路有塊地,被填滿奇奇怪怪的垃圾,有高污染的,也有建築廢棄物,甚至連應該合法回填底渣粒料都有,顯然是必須負責去化的廠商「作弊」!此公害污染案引起各方關注,搞到全國最大的民營「底渣再利用廠」老闆謝男被收押禁見,南部各縣市焚化爐底渣無法進廠,製成再生粒料,惡臭的底渣堆積如山,實在不知如何是好。
高雄市環保局首創「再生粒料供料機制與CLSM預拌混凝土廠認證」制度,將多數的粒料交給混凝土廠製造CLSM。(讀者提供)
最後,高雄市環保局徹底解決了這問題。當年,科長林燦銘(現任環保局簡任技正)首創「再生粒料供料機制與CLSM預拌混凝土廠認證」制度;他不讓承攬底渣再利用的廠商負責去化,而是將多數的粒料交給混凝土廠製造CLSM,而且加以管理、監督、認證。
所有需要CLSM的公民營工程單位,都必須向這些經過認證的廠商購買低強度混凝土。高雄市環保局長張瑞琿指出,這套有效「去化」的制度實施後,從2017年的77件,迄今已經增加到370件,再生粒料使用量也由2017的兩萬公噸,提升至每年10萬公噸以上。
而且,為了取信於工程單位,高雄市環保局的「CLSM預拌混凝土廠認證」作業,精挑土木與環工相關背景的學者專家,專業檢測機構,共同組成評鑑小組,不定期「突襲」預拌混凝土廠,執行現場評鑑與CLSM預拌試驗,並對廠方應具備的環保許可、CLSM品質與儲存管理能力層層審核與把關。
張瑞琿說,目前通過認證的廠家,由初期的五家增至12家,其出廠的CLSM品質廣受工程單位信賴,供應範圍已然涵蓋高雄市全區的公共工程。她強調,垃圾進焚化廠燃燒,只剩5公斤的飛灰無法再利用,高雄市環保局在「垃圾零廢棄」至少做到95%的再利用、有效去化。就剩下最後一里路了,目前各種飛灰再利用的技術在實驗室都已經成熟,只是量產與成本的問題,相信過幾年,百分之百的垃圾零廢棄,絕不是夢想。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