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資學校不是為了賺錢,目的是希望培養本土綠能人才。」9月中旬,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在台北港的辦公室接受採訪,談的不是離岸風電水下基礎設施,而是辦學理念。原來,這位離岸風電國產化領頭羊,今年斥資3億元,入主有45年歷史的桃園老牌職業學校成功工商,正式更名為「世紀綠能工商」。
【全文】世紀鋼砸3億入主老牌私校 賴文祥:打造綠能國家隊

身為離岸風電國產化大軍的領頭羊,世紀鋼董座賴文祥近期砸3億元入主桃園老牌職業學校—成功工商,並改名為「世紀綠能工商」。上週賴文祥接受本刊專訪,暢談自己的辦學理念,「我不只是要培育綠能人才,更希望組成國家隊到海外發揚光大。」他意氣風發地說。

技師缺口大 育本土人才
本刊問及是什麼原因,讓他願意投資辦學校?據經濟部統計,預估離岸風力發電產業在2年後,人力缺口將高達2萬人,「就算世紀鋼訂單滿手,人還是不夠用。」身為本土風電大咖的他體會深刻,隨手一指附近台北港區的廠房,多數戴著安全帽施工的工作人員都非台灣面孔。

出身嘉義大林、今年64歲的賴文祥,採訪過程中多次提及自己從小對念書沒興趣,更笑稱到現在注音符號、英文字母都背不齊,國中畢業就北上到三重做鐵窗,跟太太二人胼手胝足,一路成長到起造大型鋼構,過程中他一直在尋找還有什麼生意好做?
2012年前後,賴文祥飛到丹麥、荷蘭等國取經,發現離岸風電水下基礎需要大量鋼材;同時,他向政府相關專業人才請益,縱使當時社會對綠能仍不熟悉,但台灣具天然環境優勢,發展離岸風電勢在必行,再仔細精算發現,若是從國外進口鋼材,運費加稅金就高達鋼材2成,便大膽轉進離岸風電水下基礎設施,簽下國內第一張訂單。

如今的世紀鋼,已站在本土綠能產業的先進者位置,光是今年1到8月,營收就高達82.9億元,寫下歷史新高紀錄。本該風光滿面的賴文祥,多年來卻深受人才缺乏之苦,「以水下基礎大量需要的焊工來說,外籍高階技師一天薪水就要二萬元,這樣的工作機會,留給我們自己的小孩不是很好嗎?」賴文祥嘆了口氣說。

反對聲浪高 仍堅守理想
事實上,想培養本土人才的想法早存在賴文祥腦中,現任世紀綠能工商校長陳崑玉對本刊透露,3年前他第一次和賴文祥碰面,「賴董(賴文祥)不只跑一所學校,他還親自到我任教的高中徵詢建教合作的機會,後來乾脆自己跳下來辦學。」

最後,賴文祥決定砸下3億元入主成功工商,但身邊反對聲音卻沒停過。「我做上百億元投資都沒人反對,但這次花幾億元辦學,身邊所有人都勸我不要。」操著一口流利台語的賴文祥,透露家人反對他辦學,畢竟國內許多私校都因少子化,招生不易陸續退場,他進入學校第一步,就是掏腰包解決過去的財務糾紛,還要把積欠教職員的薪水補齊,家人問:「需要牛奶(人才),非得去養頭牛,甚至開牧場嗎?」
但賴文祥想得更長遠,他從3個面向來思考,第一是公司本身就有至少近千名外籍員工,若這些職缺機會都能讓台灣學生補上,對於產業本土化助益高;二來世紀鋼在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都有設廠計畫,可以配合當地政府招生,讓僑生到世紀綠能工商就讀,學有一技之長後,再回家鄉進入世紀鋼上班,到時就有技能相符、文化也熟悉的自己人好用。

最後,賴文祥希望培育出來的綠能人才,除了世紀鋼外,也能進入產業界各大公司,讓所有台灣綠能企業一起向前行,「從他邀請新光鋼董事長粟明德進入學校董事會就可看出賴文祥的用心良苦。」知情人士說。
喊保證就業 招生有起色
為了吸引學生前來就讀,賴文祥直接喊出:「來念就保證就業!月薪最高有12萬元!」今年4月才正式更名的世紀綠能工商,不只保證就業,更發下宣傳單,強調畢業進入世紀鋼集團後,新鮮人最低薪資3萬4千元起跳,每月額外有4千8百元交通補助,考取執照還能再加給。「賴董用最實際的誘因吸引家長及學生,招生人數馬上就有起色,從過去不到3百位新生,今年增加到5百多名。」陳崑玉透露。

此外,為吸引僑生就讀,學校還編制了海外招生負責人,另斥資8億元蓋1千5百床的宿舍給僑生居住,世紀鋼各海外廠也努力宣揚來台灣就讀計畫,「今年已有2百多位僑生,賴董給的目標是明年增加到5百位。」陳崑玉說。
對於賴文祥對學校的期許,陳崑玉透露:「既然改名為綠能,就是希望未來5到10年,能培育出其他相關人才,首先是在機械科裡培養風力發電水下基座焊接人才,未來也計畫在汽修科發展電動汽車領域,資訊科則朝太陽能、儲能設備、監控系統等方向前進。」

培養國家隊 進軍全世界
此外,賴文祥也打算請具實務經驗的講師到課堂上教授工作技能,讓學用合一,並提供優渥的獎學金鼓舞學子,若學生願意再深造,世紀鋼也會培養他們進入科技大學,未來回到集團擔任管理職,「同學們,以後我們一起組成國家隊,到世界各地打拚。」6月初,綠能工商掛牌後的第一場畢業典禮,賴文祥難掩興奮之情地說。
在賴文祥心目中,其實有個偉大目標,「我希望組一支國家隊,未來把我們的技術輸出到國外,跟世界各地的企業合作。」說起辦學,賴文祥的表情從談風電的霸氣,轉變為「望子成龍」的笑顏,「我自己不會讀書,乾脆辦間學校讓其他人替我讀。」他打趣地說。

不光是個出資者,賴文祥更當起招生主任四處奔走,不僅前往家鄉嘉義拜訪各國中推廣辦學理念、邀請師生到台北港參訪,還和桃園捷運進行產學合作。原本已屆退休、被賴文祥三顧茅廬請來的陳崑玉說:「因為賴董的投資與業界資源的挹注,現在全體師生都對未來充滿信心。」
「台灣社會很長一段時間忽略技職體系,現在很多孩子讀到大學,卻找不到就業的方向。不只是培育綠能人才,我希望拋磚引玉,讓更多企業界願意投入辦學,讓更多孩子學有一技之長,對產業發展也有益處。」賴文祥感性地說。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