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三(9月6日),記者沿著梅龍路前往桃園龍潭科學園區,一路上隨處可見「停止土地掠奪」「反對家園迫遷」以及「誓死捍衛家園」的抗議白布條,綁在圍牆和樹木之間,附近住戶不滿地說:「政府就算要發展經濟,也不能剝奪人民居住的權益,9月12日我要請假北上總統府抗爭。」
【全文】居民抗爭龍科3期擴建 台積電1奈米預定地生變數

桃園市龍潭科學園區第3期擴建案,同時也是台積電1奈米預定地,遭到當地居民反對,組自救會北上總統府陳情抗議,表達反對迫遷的民意。居民氣憤地說:「政府為了發展高科技,就要趕走百姓,我們無法接受!」「現在房價那麼貴,我們很怕政府的補償金不夠我們買新房子!」為了平息居民怒火,竹科管理局決定再多溝通,原定9月底召開的公聽會也往後延;至於台積電1奈米擴產計畫,是否因為龍潭居民抗爭受到影響,備受矚目。
抗議升溫 公聽會延期
原來,依照竹科管理局的規劃,2年後,梅龍路八德里、聖德里158.59公頃的土地將被政府價購徵收,成為龍潭科學園區第三期(簡稱龍科三期)的基地,也就是護國神山台積電1奈米晶圓廠的落腳處。


龍潭科技園區的成立擴建,正在改變當地原本的農村風貌,而一場經濟發展與人民權益的拔河也劇烈拉扯中。
本來隨著台積電1奈米設廠的利多,住戶還期待會帶來當地繁榮,直到今年7月竹科管理局公告龍科三期的擴建範圍後,龍潭「美的社區」「宏福社區」以及透天別墅的1百多個住戶,才赫然發現自己的家園竟然也在徵收之列,不滿情緒迅速蔓延。
7月26日,竹科管理局在龍潭區婦幼館召開第一場公聽會,4百多位民眾擠爆會場炸鍋,住戶組成的「反龍科第三期擴建案自救會」在場外拉起白布條抗議,公聽會上砲聲隆隆;自救會決定9月12日到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抗議,直接向總統蔡英文陳情。

眼見抗議聲浪不斷升高,竹科管理局宣布調整擴建計畫,適度排除密集住宅區,竹科管理局副局長陳淑珠向本刊表示:「為了周延處理各方意見,原定9月底召開的第2次公聽會將延後到10月舉行。」
陳淑珠表示:「受到擴建計畫影響的雖然只有162戶,但很多土地是共同持有,受影響的人數有3千位,如果沒有買下來,就沒辦法解決問題,所以,民眾的意見都會審慎處理,等到籌設計畫完成以後才會報到國科會。」
居民憂心 蒙巨大損失
儘管竹科管理局釋出善意,但住戶並不買單,自救會長張乃元在當地經營美語村長達30年,他無奈地說:「美語村1,500坪的校舍被龍科三期畫進去一半,以後要怎麼招生?校地旁邊還有已經取得使用執照的10公頃甲種建築用地,計畫蓋成300戶住宅,成為最臨近科學園區的社區,而且地下共同管溝都鋪設完成,地也捐出來鋪設柏油做成道路,汙水廠也蓋好了,如果沒辦法繼續開發,巨大損失會非常嚴重,現在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張乃元不滿地表示:「政府完全沒有興辦事業計畫說明,用地需求單位可以不說明嗎?這樣不明不白就要違反信賴保護原則圈地徵收,民眾和企業怎麼可能同意?怎麼能夠同意?請政府明確交代!」
10年前搬到宏福社區、從事水電抓漏工程的陳先生則激動地說:「我家裡有父母和小孩,共8個人住在4層樓、百坪建築面積的透天厝,收入雖然不多,至少能夠安居樂業。現在這個房子市價大約800萬元,政府如果給我800萬元的補償金,在龍潭市區根本買不到這麼大的房子。」

除了住屋問題,小孩的教育也讓陳先生煩心,「我4個小孩,有3個念小學二、三、四年級,德龍國小也要拆遷,以後小孩上學要怎麼辦?政府應該要給住戶清楚的交代,但是公聽會開完以後訊息不明,我們實在很擔心。政府不應該讓人民過擔心的生活,我們現在是理性表達,如果政府仍獨斷獨行,居民用命跟他拚也可以!」

此外,2、3年前斥資2千多萬元買下農舍改建成豪華別墅的葉先生控訴:「我還花了5、600萬元整修,這是奮鬥一輩子的心血,現在政府突然說要徵收,像是用搶的一樣,事先都沒有溝通,我是親身經歷才知道被徵收的痛苦,如果政府有先說要徵收,我就不會買在這裡。政府就算要發展經濟,也要給人民安全感,我希望可以安心地在這裡退休,這樣的要求沒有很過分吧?一生的心血不能損失、白費了。」
龍科三期 成領先關鍵
被徵收土地的龍潭居民,發動抗爭捍衛居住權、財產權、生存權和工作權;但另一方面,台積電的1奈米進度,攸關未來能否繼續稱霸全球半導體的競爭力,也不能忽視。

今年6月,台積電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與輝達(nVIDIA)導入AI(人工智慧)晶片試產,2025年,台積電和三星的2奈米都會進入量產,英特爾也急起直追。1奈米技術則是2奈米的下一個里程碑,運算速度及效能都會比2奈米更強,可以讓機器人、家電等邊緣裝置更有效運用AI科技。因此,若台積電未來想繼續在半導體產業保持領先地位,甩開三星及英特爾的威脅,一定要超前部署1奈米。

由於台積電在龍潭科學園區已經有2座先進封裝測試廠,再加上寶山研發基地的工程師可以就近支援,因此,龍科三期成為台積電1奈米晶圓廠的「第一志願」。
作為積體電路先進製程量產用地,龍科三期的台積電1奈米廠,估計未來每年產值將超過6,500億元。但是,龍科三期的土地徵收計畫若因抗爭無法如期進行,等於給了三星和英特爾等競爭對手迎頭趕上的時間和機會,對台積電來說,龍科三期1奈米廠的重要性可以想見。

園區滿租 營業額可觀
本刊調查發現,桃園市龍潭科學園區位於龍潭、平鎮和楊梅交界,第一期主要規劃為事業專用區,共計76.11公頃,第二期規劃為公園和綠地,占地30.83公頃。

龍科原是台泥集團開發的工業區,1985年,辜家的達裕開發向銀行聯貸後買下中國人壽龍潭的山坡地,開發成為達裕龍潭科技工業園區。但是,早期的達裕園區乏人問津,在龐大資金慘遭套牢、沉重貸款利息無法負擔的情況下,達裕開發在2004年跳票並爆發財務危機,前台泥董事長辜成允為了解決達裕財務問題,只好賣給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後來爆發震驚台灣政壇的龍潭購地弊案,讓陳水扁家族官司纏身。竹科管理局接手後,陸續引進廣輝電子(已併入友達)、美商高通龍潭廠(已被台積電收購)、蘋果公司以及台積電旗下的采鈺科技等知名企業。
難以想像的是,經過近20年的發展,龍潭科學園區不但已經滿租,年營業額還超過500億元,廠商甚至向竹科管理局表達需要用地擴產,管理局因此規劃龍潭科學園區的第三期擴建計畫,以園區東側梅龍路、湧光路以及聖亭路為界,徵收158.59公頃的用地,籌設計畫預計明年1月取得行政院核定,並開始進行土地和地上物查估,明年底啟動價購,2027年完成用地取得程序,交給台積電設置1奈米廠。

徵收用地 多為農業區
預計2027年,台積電1奈米廠進駐量產後,龍科總面積雖僅增加近1.5倍,年營業額卻將出現12倍的膨脹,成為年營業額達6,500億元以上的積體電路先進製程量產基地。台積電在台灣的廠區,也將從過去的竹科、中科、南科,向北延伸到桃園,南部則是延長到高雄,此外,苗栗的銅鑼還有先進封測廠,整個台灣西半部走廊在台積電不斷擴產下,矽含量越來越高。
根據竹科管理局的調查,龍科第三期徵收的用地多為農業區,比例高達92%,山坡地約2%。本刊實地走訪發現,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稻田,還有零星灌溉用的埤塘,除了少數人口密集的社區外,部分喜歡農作的退休人士也到這裡購置房產,假日時間就到龍潭的別墅度假,種植無農藥蔬果,兼顧休閒與養生,因為這裡2字頭的房價相對便宜、空氣品質不錯,距離高鐵青埔站也只需約半小時的車程。

不過,相較於寶山2奈米基地,龍科第三期擴建面積比寶山的89公頃多了7成6,受影響人數多達3千人,也遠超過寶山的5百多人,政府想化解居民抗爭等相關問題取得用地,勢必要付出更大的資源和力氣進行溝通,台積電1奈米廠是否能夠順利進行,仍有待觀察。
台積電回應:政府權責不予評論
針對居民抗爭龍科3期土地徵收,台積電發言體系表示:「台積公司為科學園區土地的企業租戶,園區規劃為政府權責,台積公司尊重居民及主管機關但無法評論。」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