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股市的漲勢,是由生成式AI引爆,簡單來說就是以OPEN AI為代表的生成式AI,挑戰Google長期壟斷的搜尋引擎地位。目前AI的熱潮主要在企業端,預估2023年投資額可突破百億美元;而到2026年整體AI的市場規模,估將超過9千億美元。
【基金講堂】企業瘋搶算力 AI係金A

今年讓美股4大指數、台灣上市及上櫃指數,由熊轉牛的最大功臣當屬AI。但隨著近日市場回檔起伏,不免讓人聯想2000年網路泡沫化的情景,開始起疑:AI係金A嗎?
減成本增效率 企業端愛
至於企業老闆熱愛AI其來有自。首先,企業認為AI將主導未來產業,因為AI算力應用在各行各業的軟體服務上,估計到2025年將創造1,260億美元的營收,相較2022年成長1倍。相對疫情後,沒有其他行業有如此高的成長預期。
另外,企業相信未來轉型靠AI。去年底ChatGPT發表後,企業關注AI的發展,在財報中強調AI重要性的比例激增,未來預估60%以上的工作,會加入AI自動化的輔助,成本下降,對企業誘因大。
加上企業端有充分理由投資AI,像是IBM於2022年的調查,發現基於成本節省與效率提升,及提升客戶體驗,企業願意投資AI。而企業的目的,不外乎減成本、增效率。
而在NVIDIA第一、二季季報大幅提高營收目標後,金融市場才知道企業為了未來的AI競爭力,正在瘋搶算力,進行一場算力軍備競賽。因此,企業提升算力是當前的需求來源。
至於這個產業未來將會如何發展?iPhone於2007年發表後,帶動行動網路數據應用,首波受惠者為半導體業者,其次為基礎設施及終端業者,最後軟體及服務為最大贏家。AI時代,預期半導體業者亦為最先受惠者,隨後為基礎設施業者,最後軟體及服務將為主要應用。
目前AI激起龐大的價值創造和破壞式創新;生成式AI產生新的、取代舊有的工作型態;從硬體到軟體、進而再到服務,AI產業還需要時間逐漸產生價值。
那麼,大家最擔心的泡沫化問題呢?現在的AI就像網路經濟剛形成的時候,是一個趨勢的起點。這與網路科技熱潮在某些層面上確有相似之處,但股價還沒有出現非理性榮景。因此我認為,AI泡沫言之過早。但一個產業的形成,是一條長遠的路,而這一條路永遠不會是平坦的!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