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停損王變波段高手 退休法人靠4密技賺千萬會員專區財經理財在法人圈操盤十餘年的周鼎松,現在過著半退休生活,熱愛登山。文 黃士庭攝影董孟航吳貞慧楊弘熙發布時間 2023.11.21 05:5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11.21 06:00 臺北時間周鼎松法人股市股票投資達人理財停損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慘洗出場 被稱停損王反省盲點 勿道聽塗說51歲的周鼎松,大學時開始接觸股票,起初走得跌跌撞撞,經常持股虧損就停損,不僅小傷累積成大傷,還常錯過大行情,被友人戲稱「停損王」。之後下定決心研究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並將在法人圈20年累積的選股和操盤經驗,結合基本面、趨勢面、技術面,整理出一套獲利方程式,順利滾出8位數獲利。「剛吃飯時,才跟朋友說鴻海股價低於100元、殖利率5%以上是很好的價格,按照經驗,以後很有機會回到100元。」採訪當天鴻海股價95元,周鼎松豪爽地說,現在買進風險很低;「中華電跌到110元也是送分題,因為它每次除息前都會拉到120元,每年這樣賺個10%超簡單。」言談中透露著他對盤勢有相當的經驗與自信。慘洗出場 被稱停損王講話中氣十足、熱愛爬山的周鼎松,外表一點都不像51歲的中年大叔,現在過著半退休生活的他,是公司投資顧問,也兼職理財講師,過去在投信法人機構待了近20年,不僅熟稔法人選股邏輯,還累積深厚盤感,靠著以技術分析為主的波段策略,這10年來將不到200萬元的資金滾到8位數。法人從研究產業到選股下單,皆有嚴謹的交易程序。「法人操作模式跟散戶有非常大的不同,除了選股步驟相當嚴謹,包括:研究產業、拜訪公司、到撰寫買股報告,都極為沉穩。」周鼎松觀察,散戶經常只是聽到一句話、或看到一則新聞,就衝進場內買股,沒有標準程序,又沉不住氣,所以很難賺到錢,「我年輕時也是這樣,常被『洗』出場。」他笑說。周鼎松國中時的好兄弟劉先生說,以前他個性比較急,投資也做得短,動不動就停損,還被大家戲稱「停損王」;但現在可能年紀大了,加上累積多年的法人操盤經驗,投資績效讓人羨慕。另外,他私下講話非常幽默,「明明是外省人卻超會講台語,還用得很到位,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周鼎松以技術分析作為選股基礎,搭配強勢族群波段操作,賺進千萬元。談起選股策略,周鼎松認為,相對法人龐大的資訊及資金,散戶利用技術分析選股、買股,是最易進入的門檻。他透露自己也是以技術線型為核心。第一步:覆巢之下無完卵,進場前先看大盤強弱。大盤弱,股票不易起漲,因此買股首要條件,就是加權指數必須站在月線(20日均線)之上,「大盤月線以下不做多,月線上買股是基本條件。」他強調。例如,2022年2月大盤衝上歷史新高萬八位置,不料因新冠疫情擴散,隨後大盤同時跌破月線、季線,且月線開始下彎,當時周鼎松就覺得不對勁,陸續出清持股,也因此順利躲過後續6,000點的修正。第二步:過濾均線糾結個股。短(週線)、中(月線)、長(季線)均線糾結,代表行情在一段時間持續盤整,主力通常會在這段期間吃貨,若是對股票沒有信心的散戶,往往會在這時候退場,尤其均線糾結愈久,籌碼愈乾淨。至於如何找出均線糾結的個股?周鼎松表示,可利用看盤軟體或手動篩出這類股票,通常篩出來的股票會有3、400檔,此時,可進一步歸納均線糾結股票的族群性,並觀察哪些族群是當前熱門題材,未來最有機會發動。 周鼎松看到今年軍工股出現技術多頭,同時也是強勢族群,大膽買進。第三步:瞄準強勢族群。鎖定幾大熱門題材後,接著就要找出強勢族群。周鼎松解釋,只要同一族群的多數個股,都出現爆量、大漲、股價站上所有均線(突破糾結區間),且均線開始發散,強勢族群就明朗了。「法人要發動漲勢不會只拉一檔股票,往往是帶動整個族群起飛,讓族群與個股相輔相成,「如果大盤好,族群性也好,均線又開始發散,可以重押。」投資人可利用坊間免費軟體「強勢族群」歸類,掃描裡面的個股與均線型態來交叉比對,如果懶得找強勢族群,可直接看新聞熱點,因為一旦族群轉成強勢股時,都容易被大肆報導。舉例來說,今年初的觀光旅遊、醫藥、軍工族群、汽車零售等產業個股,多出現均線糾結後的爆量起漲,為當時盤面上強勢族群,周鼎松看準時機,大膽買進夏都、千附精密,皆有1至2倍不等的獲利。第四步:檢視財報。「年中當然也有看到AI族群爆發,包括廣達、技嘉,但是因為它們在第二季前的營收年增率表現不佳,所以沒有買進。」周鼎松補充,他以技術線型選出個股後,習慣再搭配基本面檢視,如果營收及每股純益年增率、毛利率維持正成長,甚至外資也同步買超,就可以更大膽進場,因為勝率極高。「倒是投信買超,參考性已經降低,因為ETF實在太火熱,已經很難判斷資金是來自ETF的被動操作,還是經理人的主動選股。」最後他強調,漲多的個股不要追,如果均線已經發散了1、2個禮拜,不要急著進場,要等股價壓回月線再評估。而在停損停利上,周鼎松表示他的通則作法是,股價跌破月線減碼,破季線全數出場。學生周小姐描述,周鼎松進出很有依據,不會模稜兩可,「像他會告訴我們,KD黃金交叉,只要發生就是買進。老師經常說,技術分析要當成信仰,如果今天信、明天不信,操作永遠做不好。」反省盲點 勿道聽塗說商管系畢業的周鼎松,早年並沒有形成自己的系統化操作,加上聽大家說停損很重要,所以每每只要手上持股一虧損就砍,不僅小傷累積成大傷,還經常錯失後續起漲的大行情。全球旅遊景氣復甦,年初飯店觀光股交易熱絡。(翻攝墾丁夏都沙灘酒店臉書)回顧過去的投資暗黑史,他笑說,20年前曾看新聞說,營建股寶建將利多齊發,跟著買進,不料最後公司下市;沒多久又聽朋友說潤泰會大漲,20多元買進,最後跌到4元認賠賣出;甚至也聽同事建議買進港股,最後卻大賠百萬元。「反省自己早期投資盲點,除了看新聞、聽朋友說,還喜歡在股市很熱的時候去跟風,最後當然沒有好下場。擦鞋童理論不要不信!」儘管多次跌倒,但周鼎松仍堅定戰勝股市,「我是受到一位好友激勵。他是元大VIP,我親眼看著他從零做到上億元資產,他常說,只有資本市場可以讓你翻身。」周鼎松深信,專注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天道酬勤,要在股市獲利真的不難,但一定要「勤」。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