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稱「伯公岡」的富岡,過去因為火車站的設立而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從老街上依舊保存完整、有著細緻浮雕的巴洛克洋樓,就能想像曾經的榮光盛景。繁華歲月過後,富岡老街變得靜謐,卻也是少見沒有商業氣息的古樸老街。
「富富·小山岡」帶路走進富岡客庄!認識柑仔店阿嬤、看巨型白鷺鷥 全手工「飛竹眼鏡」讓日本人也驚豔

桃園楊梅的「富岡老街」,發展歷史與火車站興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曾經這個小鎮因富岡火車站設站而湧入川流人潮及繁盛榮景,雖然現今熱鬧不如往昔,卻也因藝術節在街道、埤塘設置的作品,以及經由轉型保留特色的復古店家,使得小鎮呈現放鬆又愜意的緩慢步調,讓人想更深入探究。



老街上的其中一間老屋,掛著小小的、帶有文青感的「富富·小山岡」招牌,這裡聚集著一群楊梅本地的年輕人,希望能保留對家鄉的記憶以及富岡的專屬文化。他們與老街上的店舖以及地方耆老攜手,除了改造老屋、推廣在地物產、策劃各種展覽,更召集了許多志工老師來進行文化走讀,讓富岡從歷史到文化,都能更深刻的被感受與傳承。



採訪當天,富富·小山岡的張博舜與導覽老師吳秀子老師帶著我們透過雙腳、騎腳踏車,在富岡老街遊走,經過了保留相當精美、完善,外牆以灰黃雙色洗石子與清水紅磚裝修的呂家聲洋樓,也認識了柑仔店「裕福商店」的黃媽媽,親切遞上各式古早味糖果的她,令人不禁想到兒時和爺爺奶奶一起去柑仔店買零嘴的美好時光。除了街道、建築,富岡最可愛的,是客家庄毫無保留的人情味,即使互不相識,都能隨時接收到真摯又溫柔的招呼,來到富岡,猶如回家。






小山岡的二樓不僅是辦公室,也同時是品牌「飛竹眼鏡」的工作室。創辦人劉昌飛說,從小在富岡家裡附近的竹林就地取材做玩具,是難忘的童年經歷;長大後感受到近視族群運動時,眼鏡總是滑落的困擾,便透過以往經驗,著手打造竹製眼鏡框,並以客製化為主軸,不僅在台灣受到關注,連到日本參展都大受矚目。

從電腦工程師,變成竹製眼鏡職人,劉昌飛費時兩年半研發,嘗試過各種不同的竹子材質,包含綠竹、孟宗竹等,終於發現重量輕盈、竹皮薄的桂竹無論韌性與密度,都非常適合製作鏡腳與鼻墊。而竹製眼鏡的優點除了輕巧、不易滑落,更能解決皮膚敏感的問題,對金屬、塑膠材質過敏的近視一族也能少了許多困擾。雖然純手工的客製竹眼鏡價格偏高,但如今越來越多人在接觸後懂劉昌飛的「職人魂」,也令人感受到他在這條路上的堅持,似乎就如同竹材不可取代的韌性。


富岡火車站
- 地址:桃園市楊梅區富岡里成功路37號
- 電話:03-472-3754
- 開放時間:06:00~24:00
富富·小山岡
- 地址:桃園市楊梅區信義街187號
- 電話:03-282-1909
- 營業時間:10:00~19:00,週三、六、日公休。
飛竹眼鏡
- 地址:桃園市楊梅區信義街187號
- 電話:0988-086-683
- 官網:www.flexbamboo.com/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