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2023年,全球總經環境並非一路順遂;除烏俄戰爭僵持不下、已超過22個月外,以巴開戰也使得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溫。大環境動盪,金融市場部分,美國聯準會鷹派作風亦帶來不少漣漪;包括矽谷銀行倒閉風波、美國突遭國際信評機構惠譽降評,以及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飆破5%,都讓投資人備感艱辛。
【理財最前線】3大首席經濟學家會診 2024全球投資5教戰

回顧2023年,全球經濟在戰爭、通膨及升息隱憂下屹立不搖;進入2024年,雖製造業景氣回溫,但地緣政治動盪及高利率環境影響,仍存在變數,個人資產配置該何去何從?本刊特別專訪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為全球經濟會診。
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攤開全球主要股市表現,美股標普500漲逾2成,台股則大漲超過3600點;進入2024年,在全球經濟有望回暖下,投資市場是否將順風順水?本刊特別專訪國內三大首席經濟學家: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以及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綜合提出全球投資五大教戰,為投資人擬定未來一年的操作方針。

教戰一:長短債皆好 殖利率逾4.2%用力買
林啟超指出,美國通膨持續降溫,預期美國核心PCE(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一旦跌破3%,且失業率攀升至4.2%以上,聯準會就可能啟動降息循環,目前估計2024年6月開始降息,全年幅度在3至4碼;「降息是債券最好的朋友,尤其歐美利率都有下滑空間,但要注意,資本利得空間恐將不如過去20年表現。」

主要原因在美國利率將維持相對過去較高的水準,降息空間有限,要大口狠咬債券價差不易。「目前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仍有4.3%,收益優於定存;10年期公債價格則已經超漲,長短債該如何配置,取決於個人對現金流的想法。例如,現在布局投資等級債,10年可穩拿50%固定收益,還有一些價差空間可賺。」林啟超說明,未來1年不論美國長短天期公債、投資等級債都會上漲,但在高利環境成為新常態下,不要以為能暴賺。
黃蔭基直言,先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5%,以台股比喻,就像來到10年線位置,只要進場、未來肯定賺錢,「債券獲利列車現已啟動,以10年期債券為例,降息前若殖利率回彈至4.2%以上,都值得買進。但要注意,目前市場陷入利率觸頂後的亢奮,對降息幅度過分樂觀,投資人還是要懂得見好就收,全年報酬率以10至15%為目標即可。」
教戰二:AI潮續漲 股市回檔買美日台科技股
「2024年投資關鍵句,即『AI如潮水,鯉躍龍門』,只要AI需求發酵,行情就能扶搖直上。」李鎮宇開門見山表示,2023是AI元年,發展重點在雲端基礎設備;進入2024年,產業趨勢會從雲端落地至終端需求,包括AI電腦、AI手機將陸續問世,AI科技創新浪潮至少能看到5年以上。

李鎮宇接著說,AI發展前期要搶先卡位,最精準的做法就是鎖定「第一島鏈 」及美國科技股,「第一島鏈科技股指的是台股、日股。台股不用說,半導體及AI相關硬體供應鏈完整;而日本科技股,技術含量高、潛力雄厚也值得關注。」想參與AI長線題材,未來一年股市黃金三角,即美、日、台科技股,投資人可慢慢布局,有回檔就買。
尤其日本科技股,在政策支持下開始轉骨成長。林啟超指出,半導體產業上游所需的化學原料、設備商,主要都來自日本;現在政府計畫引導銀行閒置資金流入半導體投資市場,有利相關產業資本支出,也凸顯日本政府建立半導體產業上下游的決心,「2024年在半導體產業循環展開、AI趨勢及電腦換機潮可期下,以科技為主的日本基金不該缺席。」
黃蔭基補充,台股AI概念股雖在股價暴漲後沉寂了二季,但市場持續擴大;接下來,AI應用會快速朝終端滲透,包括Qualcomm、聯發科及Google發表的手機晶片,皆以AI功能的大語言模型為主,將訊號做更細緻的處理。「至於AI伺服器占比,也會快速拉升至46%,包括AI矽智財、電源供應器、散熱、PCB等零組件供應鏈,都可特別留意。」
教戰三:搶升值利多 日圓145以上是好買點

至於匯率走勢,林啟超認為,觀察重點在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轉向時間及速度。「目前評估,2024年美、歐都有降息壓力,在利差持續縮小的情況下,美元匯率可望自高點回落;反觀日本,倘若3月年度工資談判結果,薪資成長幅度高於通膨,那麼YCC(殖利率控管)政策退場勢在必行,如此將有利於日圓表現。」
李鎮宇形容,過去2年美國升息21碼,與日本利差過大,現在歐美準備降息,與日本利差縮小,等於不用花很大力氣,就能把錢吸引進來;配合日本央行若取消YCC,日圓可望進一步升值;「美元兌日圓匯率在145到150間,都是建立日圓部位的好時機;不論是出國旅遊消費,或是放著賺匯差,甚至換日圓買日股,都是很好的投資,不用懷疑,買就對了!」
黃蔭基也看好日本政府推動的內循環經濟發展。包括降低輸入型通膨影響,支持勞工薪資與地方經濟成長;同時促進國內投資,例如提供半導體與電池產業長期減稅,預估2024年日經指數目標價,可上看36500點,值得投資人追蹤。
教戰四:美元將回落 可伺機布局新興市場基金

「總的來說,2024是股債齊揚的一年,除了看好美股、美債、日股外,新興市場股市也大有可為。」黃蔭基指出,美國通膨降溫,迎來聯準會降息,預估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將續探3.8%,美元雙率雙降,影響所及,全球資金將重返新興市場;首選標的則是受惠於供應鏈移轉的地區。
相較下,李鎮宇看好新興東歐投資機會。「現在看2024全球投資最大變數,可能是年底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最後由川普勝出。一旦如此,烏俄戰爭談和機會高,屆時以烏克蘭為首的新興東歐市場,或許有重建題材;另外,目前東南亞市場評價也還算便宜,在美元回落趨勢下,也可留意後續投資機會。」

林啟超則提醒,2024年歐美在經濟放緩疑慮下,將開啟降息循環,新興市場因沒有降息空間,二者在利差縮小下,將吸引全球熱錢湧入,「亞洲國家不降息,恐面臨貨幣升值問題,這對亞洲國家出口,可能是另一個挑戰。」
教戰五:供應鏈移轉 印度股市成長爆發力可期


儘管亞洲貨幣升值,將帶來一定出口壓力,但2024年印度經濟成長預估仍有6.3%,表現強勁,成為新興市場最大亮點。「2003年我剛開始講印度市場,一段時間後就有投資人跟我反映,說他的印度基金半年就賺了99%,現在20年過去了,印度股市又翻漲了20倍。」黃蔭基表示,印度政府大力扶植電動車產業,加上蘋果供應鏈移轉加持,未來一年表現絕不寂寞。
林啟超也看好印度成長爆發力。「對外資來說,印度雖在法規、文化方面挑戰重重,但政府非常鼓勵外資投資,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企圖心強。尤其,未來蘋果手機供應鏈將有20%以上來自印度,在美中貿易戰下,印度不但成功收割,隨著全球供應鏈移轉,當地就業問題也迎刃而解,在各方面皆討好下,印度就像放大版的越南,長期發展值得關注。」

至於中國,2024年仍相對保守。「日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調降中國政府、國有企業及中資企業信用評級展望,若未明顯改善,到第二季市場五窮六絕的時間點,就要特別小心中國經濟爆雷,市場疑慮也會跟著攀升,屆時被降評可能性大增。」李鎮宇指出,一旦中國被降評,全球投資市場也將受衝擊,因此進入第二季,投資人務必提高警覺。

林啟超則坦言,中國經濟相對疲弱原因,除了美中貿易戰外,政府政策無所適從,供應鏈持續移轉也是關鍵。「鴻海在印度砸下500億元擴建廠房,過去蘋果手機100%在中國生產,現在移出部分產能至印度;赴中國旅遊人口數也銳減,人流、金流都外移,加上年輕人失業嚴重,政府在重除弊、輕興利下,未來復甦力道還是相對薄弱。」
「但中國房市收縮對經濟最大衝擊已過,接下來將進入中後階段,預期政府將以財政擴張、降息雙管齊下方式穩定經濟。」黃蔭基總結強調,儘管2024是股債雙漲的一年,但總體經濟不確定因素仍多,過程顛簸,投資操作務必戰戰兢兢,懂得見好就收。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