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的黃媽媽,3年前在竹北老家以1,020萬元買進一棟透天厝,打算送給做生意的女兒小敏,黃媽媽估算贈與稅,若直接過戶給女兒,贈與稅為11.2萬元(當年度房屋加上土地公告現值356萬元減免稅額244萬元,再乘以遺贈稅率10%)。
【理財最前線】贈子女千萬房繳200萬稅 專家二招教戰房地合一節稅

高房價環境,房地產成為「傳家寶」的現象愈來愈普遍。據內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贈與移轉棟數27,930棟、創9年新高,其中,贈與及繼承占比在總移轉棟數中直逼3成;然而,自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後,售屋所得依持有年限有不同課稅級距,稅基也更加嚴格,長輩透過贈與或買賣等2種方式,將房地產移轉給子女,日後他們售屋繳付的房地合一稅,兩者差距甚至倍數起跳,民眾要如何精打細算節稅?專家教戰讓你無痛轉移房產給子女。
黃媽媽問代書,有沒有辦法節稅?代書表示,分2年過戶,就不用繳贈與稅;因每年贈與免稅額是244萬元,透天厝房屋加土地公告現值是356萬元,採取「分割分年贈與持分」的方式,只要分割成每年贈與178萬元的持分,為期2年過戶,都在免稅額內。
只是女兒小敏有她的盤算,因雕刻生意被疫情打亂、苦撐營運,「我早就在外地結婚成家,不可能長住竹北!媽媽送的這棟透天,我打算抱個3年就賣掉,手上留一筆錢好周轉。」而近年來透天行情漲至1,150萬元,扣掉買進成本1,020萬元,小敏已有心理準備短期買賣要負擔45.5萬元的房地合一稅(房屋售出獲利130萬元×稅率35%)。

轉售受贈屋 房地稅驚人
母女再去找代書幫忙試算,代書卻說,房地合一稅要繳付277.9萬元才對,「怎麼會這樣?兩者差距達6倍好誇張!」黃媽媽驚訝表示,怎麼會不僅節稅不成,反而還讓荷包大失血?
「我們遇過好多案子,兒女出售受贈的不動產,要繳付高額的房地合一稅,長輩們都嚇壞了。」高源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陳碧源說,房地合一稅在2016年1月1日上路後,長輩送房子給兒女當傳家寶,只要繼續持有不會有問題,不過,一旦售屋求現時,房地合一稅都會暴增好幾倍。

他解釋,依據《遺產贈與稅法》及《所得稅法》的規定,贈與屬於無償取得,也就是零成本,售屋所得會以「房+地的公告現值」作為課稅基礎,並非以市價認列,「台灣的房屋評定現值和土地公告現值,相當於市價打4折,郊區鄉鎮甚至不到1/3,取得成本降低,自然就膨脹了售屋所得,進而加重房地合一稅的負擔。」陳碧源說。
像是黃媽媽母女的情況,如果小敏自住3年後,以1,150萬元的價格脫手變現,因是受贈不動產,取得成本將以「房+地的公告現值」356萬元計算,也就是賣屋所得為794萬元,而房地合一稅的課稅級距中,持有超過2年至5年賣出稅率為35%,因此出現277.9萬元(794×35%)的沉重稅負金額。只是面對這樣的狀況,民眾該如何化解?
解方一 贈與改買賣降低高稅負

房地產直播網紅發電哥指出,魔鬼藏在「謄本」裡,以「買賣」取代「贈與」,即可讓稅負變為零。方法是,長輩先贈與現金給子女當自備款,再由子女向長輩購買房地產,這麼一來,謄本上記載的取得原因是「買賣取得」,並非「贈與取得」,就能化解房地合一稅的高額稅負。
以黃媽媽為例,買進價1,020萬元的透天厝,再以同價位賣給女兒,由於銀行評估竹北透天厝可給予7成8貸款額度,亦即買方小敏的申貸金額可有795.6萬元,所以只要售屋前黃媽媽先贈與現金224.4萬元給小敏(1年贈與免稅額度為244萬元),用於買屋自備款,買賣移轉過戶後,黃媽媽再將售屋後銀行撥付的現金分為4年贈與小敏(795.6÷244=3.25),除了沒有贈與稅問題,日後小敏售屋,成本不是356萬元,而是向媽媽買進的1,020萬元,房地合一稅大降。

但陳碧源提醒,《遺贈稅法》規定,凡是二親等親屬以內的財產買賣,都視為「贈與」,仍要課徵贈與稅,因此黃媽媽母女都要主動向國稅局申報,有明確的「已支付價款」流向證明,由國稅局審核「買賣」事實後,核發「非屬贈與財產同意移轉證明書」,才可進行過戶手續。
解方二 2年內換屋享重購退稅

「不論是『先買後賣』或『先賣後買』,只要新房子的買價(重購價額)高於舊房子的賣價(出售價額),自住民眾就免繳房地合一稅。若新屋買價低於賣價,則按比例退稅。」發電哥說。也因此,想要降低房地合一稅負擔的另一種方式是,利用重購退稅,但需在2年內換屋、並設籍自住,新屋買價高於舊屋則免繳稅。
採取這樣的方法,小敏無法按照原先的打算,也就是抱個3年賣掉,相對地,她必須於2年內做買賣動作,而只要買價高於賣價,並遷入戶籍自住,便可享全額退稅。也就是先前繳交的277.9萬元房地合一稅,將會全額退回。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要住好住滿5年時間喔!」陳碧源解釋,小敏如果採重購退稅的方法,來降低房地合一稅負擔,那麼買入的房子,5年內不可移轉賣出或用於營業出租,否則國稅局會依據《所得稅法》規定,追討退稅金額277.9萬元。

繼承占比增 應主動申報
此外,房地合一是國稅,不是地方稅,移轉過戶的30天內,要主動申報,「如果不繳,將強制執行扣押財產,且台灣房地產採『登記制』,已經『贈與』給子女,謄本上的記載,就回不去了。」發電哥強調,子女受贈後、再出售房地產,一律以「房+地的公告現值」作為取得成本,計算售屋所得,課徵房地合一稅。
從內政部統計月報可見,贈與和繼承移轉棟數占比,近10年明顯增加,今年上半年,全台和六都的贈與及繼承比例已全數突破2成,台南、高雄更直逼3成大關,陳碧源認為,長輩疼愛子女,送房子當傳家寶,或是避稅等考量,其中,高房價現象影響房地產的移轉方式,恐怕是主因,也因此,搞懂房地合一稅的相關規定很關鍵。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