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最前線】謹記3要1避開原則 2024債市贏家攻略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目前短債殖利率已逾5%,專家表示,債券投資應長短債均衡配置、動態調整,才能穩穩獲利。
目前短債殖利率已逾5%,專家表示,債券投資應長短債均衡配置、動態調整,才能穩穩獲利。
隨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上衝至5%,今年來前仆後繼的債券投資人一片哀嚎,儘管近期殖利率回落,但在高利率環境仍將持續、聯準會何時啟動降息不可測下,現階段投資人究竟該如何操作債券?本刊特別專訪重量級專家、達人,為未來一年債市投資,提供實用教戰守則。
今年下半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路挺進5%,投資人哀鴻遍野,「台灣先生」、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直言:「先前市場上有法人喊出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會到7%,我不認為會這麼誇張,但到6%可能有機會,未來債券操作還是應保守以對。」
一般分析,這波債市行情如此疲弱原因有三,分別是供給擴大、需求下滑及通膨陰影揮之不去。
20231113money001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表示,債券還有下跌空間,持有長債注意波動風險。

升息近尾聲 高利難降

先來看供給部分,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指出,由於財政赤字持續墊高,美國財政部已於7月底宣布擴大發行債券,主要以短債為主,市場衝擊較小。但10月為發債高峰,在債市供給增加下,市場賣壓引爆,刺激長天期美債殖利率一路攀升至5%,預期未來美國財政部發債計畫,仍將持續影響債市表現。
再看需求面,「美國公債有65%買盤來自本地,其中有20%是過去聯準會透過公開市場操作買進債券,現因縮表政策,聯準會買盤消失;剩下的45%以美國境內法人、金融機構為主,但由於銀行放款利差不斷縮小,手頭資金有限,買進美債力道也不足。」徐翊達解釋。
他接著說,美債其餘35%需求來自海外,其中各國央行占2成,海外機構法人及散戶占15%。「高利環境下,美元表現一枝獨秀,對其他國家匯率造成一定壓力;為阻止貨幣續貶,各國央行不太可能再進場買美債,推升美元匯率。因此現在還在買美債的,恐怕就剩海外投資人。」
最後,影響債市最重要原因,就是聯準會貨幣政策,而這取決於通膨表現。「聯準會任何委員發言都可略過,只要專注在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談話就好,因為依過去經驗,他言行一致、說到做到,而目前他對通膨就是不放心,態度相對鷹派。」徐翊達評估,2024年美國可能都不會降息。
日前,聯準會公布11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同時美國財政部公布發債融資計畫下修,推升美股反彈,美債殖利率滑落。儘管鮑威爾對未來升息態度不置可否,但也強調開始留意金融緊縮後座力,傳達因經濟強勁而升息的條件會更高的訊息,市場解讀,這波升息循環等於已近尾聲。
重點是聯準會何時降息,現階段債市又該如何操作?本刊歸納專家、達人建議,投資人不妨謹記「三要一避開」原則。

長短債要均衡配置,動態調整

「現在是配置短債好時機,光是殖利率就超過5%,相較長債波動,短債沒有價格風險;如果只有一筆錢,穩穩布局短債是優先選擇。」谷月涵表示,將時間拉長來看,長天期債券殖利率至少應在5.25%以上,但究竟會有多高難以預測,此時持有長債仍有一定波動風險。
財經作家、債券投資達人廖仁傑便同時布局長短債,「由於短債殖利率仍高於長債,價格波動風險低;若明年不降息,持有短債可穩穩賺債息,手頭突然要用錢,也可及時抽出取回。像我短期沒有資金需求,所以同時配置長債,瞄準未來聯準會降息時的資本利得。」
20231113money001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態度偏鷹派,專家認為2024年美國恐不會降息。(聯準會提供)
廖仁傑分享,目前個人長短債占比分別為60%及40%,「債券配置比例,取決個人短期資金需求;若2至3年內要用錢,就必須提高短債配置至6成以上,其餘資金再投入長天期債券。用短債賺取高債息,用長債參與未來降息時資本利得,這樣一來,不論聯準會貨幣政策動向如何,都能獲利。」
20231113money001

10年期以上長債要分批進場

「考量資金規劃,決定長短債配置比例後,長債部位要多筆、分批進場。」廖仁傑舉例,若長債配置占比為6,那這6成資金切勿一次投入,宜拆成6筆或更多,透過每月或每週定期定額方式買進,緩和目前長天期債券價格震盪。

長債要挑公債或A級以上公司債

「債券投資有二大風險,一是利率風險,另一是信用風險。目前看聯準會利率動向,到年底前都是維持,主因在地緣政治可能擴大,導致信用風險攀升。」廖仁傑表示,高利環境對實體經濟已有衝擊,加上戰爭不確定性拖累,經濟恐更疲弱。
未來信用風險加劇,若想透過長債賺取資本利得,就要瞄準公債或信評A級以上公司債,因為拉長時間來看,只要不違約,期間穩穩持有就能息收、價差兩頭賺。

避開新興市場債、非投資等級債

谷月涵指出,高利環境下,美元表現獨強,對新興國家貨幣形成一定壓力,未來必須留意匯率風險對新興市場經濟造成的衝擊,「過去經驗,面對強勢美元,新興市場因貨幣貶值而引發的惡性通膨問題也會浮現,相關債券最好都先避開。」
谷月涵坦言,過去美國長短利率倒掛轉正後不久,經濟便開始陷入衰退,明年這情況會更明顯。「現在銀行鎖定短期較高利率,不願將資金拿來做長期投資,長期來看經濟會逐漸萎縮;為避免經濟硬著陸,此時央行會設法調降短天期利率,提高長債利率,以刺激經濟成長。換言之,明年經濟逆風挑戰更大。」一旦經濟陷入衰退,非投資等級債首當其衝。
20231113money001
達人建議關注生產者物價指數,可搶先預期聯準會動向,超前布局。(BMW提供)
至於聯準會降息指標,廖仁傑建議觀察PPI(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包含原物料、半成品等物價資訊,是衡量廠商在生產過程中的物價狀況,屬領先指標,較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領先二季,而CPI又比核心CPI(扣除能源及食物)再領先二季,因此追蹤PPI等於搶先預期聯準會動向,春江水暖鴨先知。」
20231113money001
最後徐翊達提醒,因短債殖利率高,又不像長債有價格波動風險,近來深受市場歡迎;「目前美國經濟數據仍強,沒有降息必要,短債相對穩健,不過一旦美國經濟出現反轉,在真正降息前3個月,持有短債的投資人要設法清空部位,以免降息時出現價格損失。」
20231113money001
聯準會貨幣政策與消費者物價息息相關,也是影響債市的重要關鍵。(Walmart提供)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