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國際救援能量可說世界首屈一指,以土耳其地震為例,當台灣特搜隊任務結束,準備返國時,當地民眾在機場夾道歡送,表達謝意,就是因為特搜隊員展現了Taiwan can help的能力!」內政部長林右昌說,台灣能在國際救援領域享有盛名,其中一項關鍵就是建立完整的機制。
【全文】國際救援能量首屈一指 林右昌:特搜隊讓世界看見台灣

農曆春節期間,當大家沉浸在歡愉年節氣氛時,全國的消防員還是得兢兢業業地輪班,特種搜救隊也如常待命。近年國際間天災不斷,從去年的土耳其、甘肅,到今年的日本,相繼發生大地震,受困災民能否順利得救?也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事實上,各國發生重大災難時,台灣特搜隊總是第一時間整裝待發,不畏艱難,遠赴災難現場救援,因為這些無名英雄的付出,不僅拯救無數生命,也讓世界看見台灣。

包機救災 世界首例
林右昌回憶,土耳其強震發生時,他剛上任一星期,但靠著全年無休的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及消防署回報資訊,讓他第一時間就能掌握狀況,當下就判斷土國恐傷亡慘重,因此責成消防署要求待命隊伍集結、打包裝備,準備隨時搭機前往馳援。
「其中交通部分,除了緊急向土耳其航空協調機位,讓第一批人員能夠先行出發之外,我們也請外交部及外館同仁協調,讓救援專機能飛越數國領空,直達土耳其。」林右昌說,救援過程並非外界想得這麼簡單,這樣的運作方式在國際上也十分罕見。

曾親赴土耳其參與救災任務的特搜隊祕書許郁文表示,台灣過去曾執行6次國際人道救援任務,都是在外交部安排下,與一般旅客共乘民航機前往受災國,缺點是需耗費許多交通時間,攜帶的裝備數量及種類也會受限。
為了解決相關問題,2020年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召集專案會議,決定未來遇到國際人道救援任務,將以專案包機模式執行,經費由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支出。後來遇土耳其強震,台灣特搜隊就是依此模式執行,可說是世界首例。

輪值待命 即時動員
曾經有動保團體抗議,特搜隊讓搜救犬待在貨艙飛往受災國,很不人道,許郁文喊冤說:「讓搜救犬待在有空調的貨艙,其實是全球慣例,不過,去年搜救隊搭乘專案包機時,搜救犬已經與領犬員一起搭商務艙,而且還有專業獸醫隨行,確保牠們的身心狀況能執行救援任務。」

消防署長蕭煥章補充表示,當國際有重大災害發生,台灣特搜隊值日人員會立刻連上「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設置的全球災害預警及協調網監看相關資訊,若評估影響重大,就會啟動本隊與輪值縣市搜救隊的動員集結,同時聯繫相關單位,務求第一時間即可循專案包機模式前往救援。
蕭煥章說:「除了消防署特種搜救隊之外,我們每個月還會預排2支縣市消防局特種搜救隊待命,縣市消防局的搜救隊須通過國家搜救隊分級認證,才能參與輪值,目前國內有台北、新北2支重型搜救隊,另外4個直轄市及屏東、台東等6支中型搜救隊,共8支搜救隊有資格參與出國救災的任務。」
官民合作 接軌國際
林右昌說:「去年初土耳其地震災情嚴重,我們規劃了一個130多人的隊伍前往救災,其中包括獸醫、護理師及5隻搜救犬,當時應該在災區設立指揮中心的美國搜救隊尚未抵達,就是由我們先接手指揮其他國家的搜救隊,成功救出2名生還者,事後才與美國搜救隊交接。」
林右昌強調,黃金救援時間短暫,快速建立救援機制非常重要,台灣特搜隊得以在現場發揮即時戰力,就是因為事前的規劃及訓練完備,而且能與國際接軌。

他進一步表示,土耳其的任務結束後,內政部為精進國際救援任務流程,召集相關部會訂定作業要點,並將民間單位考量在內。林右昌說:「民間單位像是慈濟,一直在國際災害救援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消防署也把慈濟等單位納入國際搜救的規劃,希望強化協調整合功能。」
不過,台灣本身位處地震敏感帶,從25年前的921大地震,到2016年南部大地震、2018年花蓮地震,都造成重大傷亡,如果不幸又出現類似災難,台灣又該如何向國際求援?
林右昌表示,如果遇到重大災難,當然是越多人幫忙越好,但台灣本身的搜救能量相當充沛,除了先前提到8個縣市的特搜隊外,也有許多縣市消防局的特搜隊正在申請認證中,加上一般消防隊員、義消、民間救難隊,能動用的搜救人力十分充足。

蕭煥章則指出,依照「國際救災支援配合注意事項」規定,如果台灣發生重大災難,國內現有救災能量無法及時、有效處理,就會透過外交部請求或接受國際援助,並透過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協調各部會統籌處理捐款、救援物資、國際救援隊支援事宜。
編列預算 持續精進
另一方面,消防署為提升民眾的防災意識,不僅製作防災手冊發放給各界,每年9月國家防災日也會舉辦演練活動,並開發了「消防防災e點通」應用程式,內含12種語言介面,提供各種警報、防災避難地圖、避難需知、平時防災準備宣導等資訊,以及針對大規模地震推出重點因應對策,包括建物耐震補強、災民收容等,隨時滾動檢討。

林右昌指出,去年8月卡努颱風重創南投廬山,事後檢討發現,災害發生時的通訊問題很重要,因斷訊會造成民眾恐慌,無法了解現場狀況,所以消防署編列十幾億元預算,強化災害發生時的通訊韌性,他強調,「不斷檢討改善」就是救援專業可以持續精進的原因。

另外,林右昌還透露一個鮮為人知的國內救災優勢,即「有錢好辦事」。他解釋:「救災一定要花錢,台灣有一個很好的制度,就是不管中央或者地方政府,年度預算都會編列災害準備金,只要發生事情,相關部會或地方首長可以直接動用,連帶也讓救援速度變得更為即時。」
台灣特搜隊的表現,林右昌認為已是東亞第一,因為他們,台灣在國際上多了不少好友,也讓世界看見台灣!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