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藥師身價爆夯 集團搶食2000億藥局大餅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藥局門市數每年以2成速度飆漲,將取代超商成為街邊霸主。
藥局門市數每年以2成速度飆漲,將取代超商成為街邊霸主。
藥師近來成了當紅炸子雞,有業者喊出12萬元的高月薪搶人大作戰。本刊調查,全台藥局通路數直逼國內超商雙雄,看準每年近2,000億元的藥局商機,藥局龍頭大樹喊出每年2成速度成長,包括生醫業的敏盛、金融巨鱷寶佳、科技業的佳世達,還有統一集團也紛紛參戰,一場藥局通路大戰一觸即發。
走在新北市三重的正義北路上,短短一公里,出現超過20家藥局招牌,從大樹、佑全到躍獅等大型連鎖藥局都來插旗,已讓這裡變成名符其實的「藥局一條街」。一位房仲業者笑說:「現在藥局已經是街邊店面的展店主力,全台藥局家數,已逼近超商雙雄(7-ELEVEn與全家)的總店數。」
全台藥局林立,由於每家都必須有一名以上的合格藥師,自然引發搶人大戰,搶人戰火甚至燒向了全台醫院。近期不少醫院都針對「藥師」祭出了簽約金機制,部分醫院不約而同推任職3年加發50萬元獎金,更有醫院砸重本喊簽2年約就給40萬元。
20240226fin001
藥師身價鍍金,集團入主藥局,砸重金和醫院搶人才。

祭出高薪 上看12萬

本刊調查,不僅醫院簽約綁住藥師,連鎖藥局也紛紛高薪挖角,藥局藥師平均月薪6萬,像躍獅與新高橋就出手超闊,月薪不含獎金上看12萬元,躍獅還喊出分紅入股,原來背後分別有生醫業的敏盛醫療集團與金融大咖寶佳集團2大富爸爸撐腰。就連國內上櫃公司藥局龍頭大樹也不甘示弱,加碼再發12個月的久任獎金,還能加盟開店。
20240226fin001
寶佳低調插旗藥局通路,拿下新高橋台北、台南、高雄等據點。圖為寶佳集團創辦人林陳海。
其實,這波藥師身價暴漲的背後原因,與大型企業集團紛紛爭食全台藥局商機有關。外界恐怕不知,台灣藥局通路產值已連續4年成長,2022年飆上1669億元。除了大樹董事長鄭明龍已經宣示明年全台家數衝上500家,新加入戰局的科技大咖佳世達,在入主丁丁藥局(諾貝兒寶貝)之後,也喊出4年內家數翻倍超過180家,一場藥局大戰越演越烈。
20240226fin001
佳世達躍藥局獲利王丁丁藥局大股東,將成為集團生醫產品的出海口。圖為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
在這波藥局大戰中,最耀眼的是藥局龍頭大樹,鮮為人知的是,目前領軍大樹的董座鄭明龍竟是門外漢,房仲出身的他,因助藥師兄長轉型傳統藥局才踏入藥局這行。「鄭董(鄭明龍)帶人又帶心,早與各大藥學系產學合作,並設立種子藥師制度,藥師除了配藥,還要學營運管理,利用分紅入股,讓藥師當股東加盟展店,才讓大樹快速壯大。」業界人士觀察。
20240226fin001
大樹站穩藥局通路王地位,以龍頭之姿跨足寵物市場。圖為大樹董事長鄭明龍。

複合經營 發展有潛力

大樹成立22年,2019年拿下美吾華旗下的博登藥局,又獲得日本SUGI藥局砸2.2億元入股,並與連鎖超商、量販店合作開店中店,成功站穩國內藥局通路龍頭,但鄭明龍卻不敢大意,「當佳世達入主丁丁藥局,等於宣告藥局競爭進入資本戰。」他憂心地說。
被藥局龍頭大樹視為勁敵,佳世達董座陳其宏日前出席轉投資的諾貝兒寶貝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重申看好醫療產業成為下一座護國神山,並明確指出,醫療和醫藥不分家,現在佳世達要熟悉藥品通路。「佳世達的醫療布局,在資通訊產業是最深和最廣的業者。」陳其宏點出自身優勢。
20240226fin001
佳世達自科技跨足生醫,二十多年來從醫院和醫材進軍至藥局通路。左2為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
佳世達布局生醫超過20年,從醫院、醫材做到自有品牌,卻從未經營過藥局,為找到醫療通路手感,2021年先砸1.05億元,入主彰化正光藥局,2年後斥資18億元,吃下諾貝兒寶貝28.54%的股權,成為丁丁藥局的大股東,躋身藥局一軍。
丁丁藥局全台門市不到百家,僅51間能領處方藥,卻是藥局獲利王。從高雄發跡的丁丁藥局,初期鎖定母嬰市場,主打自有品牌奶粉,以藥師和營養師調配成分配方,站穩一片天;隨著台灣少子化,轉攻自有品牌添加營養品和長照輔具。
20240226fin001
丁丁藥局從南部起家,發展「諾貝兒寶貝」品牌的奶粉和營養品,在台灣站穩一片天。
陳其宏眼神發亮地說,丁丁藥局已有顯著的經營實績,未來雙方上下游整合,除了在虛擬藥局和智慧藥局合作外,丁丁藥局還要成為佳世達生醫產品與醫療輔具的通路夥伴,「藥局比起網路,能銷售藥品及其他產品,未來潛力無窮大。」

人口老化 增用藥需求

有更多藥局跟著拚轉型。像過去只賣醫材的杏一,長期深耕各大醫院開門市,「微創手術興起後,患者不太需要住院照護,社區出現長照和處方藥需求。」杏一高層人士說,展店策略要走出醫院,到社區開門市。
不僅如此,就連國內藥妝雙雄康是美與屈臣氏也來參一腳。統一集團美麗事業董事長高秀玲親自督軍,只花一年半時間,藥局數量已占總門市的2成;屈臣氏則先瞄準輔具市場建據點,今年要插旗處方藥市場,全面引爆藥局爭霸戰火。
20240226fin001
康是美從美妝轉型跨足藥局,全新店面在台遍地開花。
究竟為何各大集團搶進藥局市場?一位業界人士不諱言,隨著民眾保健意識抬頭,對藥局的需求與日俱增;其次是政府推長照,針對輔具提供採購補助。更重要是,台灣人口老化,慢性處方藥市場持續擴大,在在都顯現藥局通路的重要性。

學制延長 藥師人才荒

一位藥局店長就對本刊表示,處方藥毛利約15%,雖然落後保健食品和母嬰用品,卻是建立顧客信用的帶路雞,只要客戶願意定期領藥,就等於確保進店消費,只要順道帶走其他高毛利的商品就是賺。「最重要的是,處方藥不能在網路販售,也造就了全台藥局遍地開花。」一位台北市衛生局官員道出關鍵。
該官員坦言,成立處方藥的藥局難度高,除了有調劑室等面積限制,每家店必須由領有執照的藥師或藥劑生主持,還得先有2年和4年的醫院或藥局實務經驗。這也是不少藥學系畢業生,進醫院服務期滿跳槽的原因。
然而,全台藥局大展店,自然讓藥師的身價水漲船高。一位業者就直言,以健保法規來說,基層藥師人員合理調劑量是每人每日一百件,超過了沒有藥事服務費,「現在不只是為了展店找藥師,來客數多的店面,也不能只有一位藥師。」
20240226fin001
敏盛醫療事業布局完整,2018年拿下躍獅100%股權。圖為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楊弘仁。
背後更大隱憂,是台灣爆出藥師人才荒。醫界高層人士搖頭說,藥師的養成相當嚴格,必須就讀藥學系才能考照,因部分藥學系改制,從原先就讀4年改為5至6年,加上有25%的藥學系畢業生,轉中醫、後西醫深造,導致出現人才斷層。隨著連鎖藥局競爭進入肉搏戰,市場藥師荒將更加嚴重。
20240226fin001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