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小米汽車來了 電動車競爭加劇會員專區財經理財小米發表了電動車產品SU7,售價相對平易近人,成價格破壞者。(翻攝微博)文 王伯達發布時間 2024.04.02 05:5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4.04.02 06:00 臺北時間王伯達電動車特斯拉小米汽車達觀股市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高規親民 掀起價格戰 小廠難敵 恐退出市場我在去年11月的專欄曾經提及,汽車產業遭遇逆風,尤其是電動車的相關內容,而2024年在經過第一季之後,電動車確實是國內外產業中表現相對弱勢的行業,龍頭公司特斯拉(Tesla)的股價,甚至在今年已經下跌達29%,遠遜於其他科技股與美股整體指數。高規親民 掀起價格戰 在整體產業遭遇逆風的這個時候,電動車業又傳來了重磅消息。手機與電子產品公司小米,發表了他們的電動車產品SU7,標準版的售價只要人民幣21.59萬元,約為新台幣95.62萬元;相對於特斯拉Model3的中國售價約為人民幣24.59萬元(約新台幣109萬元),小米汽車看起來很顯然是一個價格破壞者。事實上,這與小米集團在手機產業的發展過程相當類似。小米在手機產業一直都是以高規格、平易近人的售價著稱,而他們採用的是限量預定銷售模式,透過這種方式,可以隨著零組件價格下降,逐漸降低單位成本,等到實際出貨時,他們的生產成本可能已降到銷售價格以下,並藉由這樣的方式來創造利潤。對於電動車產業來說,小米的加入,必然會讓整體產業競爭更加劇烈。小廠難敵 恐退出市場小米進軍電動車,不同於傳統車廠可能會擔心侵蝕自己的燃油車市場,或是新創電動車公司沒有充裕的資金與經驗,小米可是有手機與智能家庭設備來維持現金流,而它也沒有燃油車的市場包袱,可以用相當有競爭力的價格來進入市場。我認為,傳統車廠或像特斯拉這樣的電動車公司,短時間內受到的影響應該有限,頂多就是被迫降價打價格戰;但對小型電動車廠來說,或許就不是如此了,因為在缺乏資金與規模經濟的條件下,他們很可能無法持久進行價格戰,最終甚至會被迫退出這個市場。這對台灣相關零組件業者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在電動車的戰國時代告一段落之後,整體的零組件需求量可能就會回到一個相對穩定的成長軌跡,但之後要面對的都是一些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大型車廠,零組件業者的議價能力恐因此被削弱。值得注意的是,電動車產業的淘汰賽,可能才剛要開始。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