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焦點】藍委怨韓情結發酵 韓國瑜蛻變成立院新公道伯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韓國瑜蛻變成「立法院新公道伯」,讓藍委很不適應,怨聲載道。
韓國瑜蛻變成「立法院新公道伯」,讓藍委很不適應,怨聲載道。
3黨不過半的新國會,開議才2個月已遍地烽火,從重大時事議題到議案審查,藍綠攻防不斷,而重返政治制高點的立法院長韓國瑜,不復以往犀利幽默,但主持議事維持公正不偏頗,使得斬獲近半席次的藍營未討到太多便宜。本刊調查,大走中立路線的韓國瑜,儼然成為立院新公道伯,不但未加入國民黨團群組,他重用的祕書長周萬來也多次跟藍委唱反調,引來同黨成員埋怨,立委陳玉珍就曾私下火力全開,向韓喊話:「應聽聽藍委的想法。」
20240403inv010
韓國瑜(右)3日接見AIT主席羅森伯格(左),致詞時大方公開肯定總統當選人賴清德。
「特別感謝羅森伯格主席(Laura Rosenberger),冒著大地震還來台灣拜訪,這個熱情很感人。」4月3日, 韓國瑜在立法院接見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當天上午恰好台灣東部發生近年罕見強震,韓致詞時提及災情,隨後補充強調立法院共113席立委、分成3個政黨,「院內有很多爭辯甚至爭吵,但對外交國防(議題)態度絕對是一致的。」

友韓派怒批 周萬來扯後腿

韓國瑜重返政壇再攀高峰,就任立法院長以來,刻意收起以往金句連發的幽默風格,政治性格丕變,在藍綠攻防不斷的立院,一舉一動仍是各方注目焦點。儘管外賓來訪行程不斷,幾乎每兩天就有接見行程,但國會議長的首要任務仍是主持院會議事,以及針對朝野爭議召集協商會議。本刊調查,相較於2個月前韓順利出任院長,藍委充滿振奮與期待,如今黨團內部氛圍卻出現微妙轉變,對韓的抱怨大於讚賞。
20240403inv010
為快速熟悉議事流程,韓國瑜(右)至今只讓副院長代打過1次院會主持。左為立法院祕書長周萬來。
本刊掌握,友韓色彩鮮明的藍委陳玉珍,3月21日突然在立委群組發難,氣憤地要求黨團三長應建議韓國瑜加入黨籍立委群組,即便韓不加入,也該指派核心幕僚與黨團溝通,「聽聽我們國民黨立委對法案的想法是什麼?」她接著話鋒一轉,點名由韓任命的祕書長周萬來,在對藍營法案提出評論前,竟未事先參考藍委主張,說出來的話幾乎都是民進黨想聽的,「不幫忙就算了,請他們立法院的人不要扯後腿。」
陳玉珍還強調,韓國瑜、周萬來不該用公正、中立這類詞語來騙人,尤其過去民進黨完全執政是怎樣對待國民黨?立法院職員不該活在象牙塔,「怎麼在野這麼久了還不懂得學習民進黨的長處?」一番激昂陳詞,旋即獲得新科立委徐巧芯等人支持。

陳建仁嗆藍 不滿韓未指責

本刊掌握,藍委之所以如此忿忿不平,至少來自3件議事處理的情緒累積。包括先前立法院總質詢時,行政院長陳建仁曾多次反質詢藍委,甚至回嗆質詢AI生成影片已成詐騙利器的葛如鈞:「你做圈套騙我!」以及嗆聲牛煦庭等,但韓當下僅簡單緩頰稱相互尊重,未進一步「指責」陳建仁,還送暖多次槓上藍營的衛福部長薛瑞元、批藍不嘴軟的綠委王世堅,讓藍委深感韓胳膊向外彎。
20240403inv010
被歸類在友韓軍的陳玉珍近來大動肝火,於黨內群組猛批「韓周體制」。
不僅如此,3月15日發生沒收總質詢風波,韓國瑜堅持準時開會,引發後續多名立委唱名未到,本刊掌握,箇中關鍵原因之一,在於韓認為陳建仁與各部會首長已悉數到場坐定,不應讓官員空等,因此未聽從周萬來建議,放慢步伐走上主席台,或先喊休息等技術性手法延緩開會,更似乎有意擺脫立委拖延積習,藉此建立韓式風格。
20240403inv010
在朝野協商場域,韓國瑜握有絕對裁量權。
至於壓垮藍委耐心的最後一根稻草,則是3月21日周萬來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的詢答。一位不願具名的藍委直言,當時委員會邀請周就總統赴國會進行國情報告相關事宜進行專題報告,針對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藍委翁曉玲提出總統應定期赴國會報告,並採即問即答模式的主張,周援引與台灣憲政體系相近的美、法等國為例,暗指相關主張不可行,他的論述旋即被民進黨團拿來打臉藍營,「大家當然覺得錯愕,覺得祕書長如果認為不妥,事前其實可以先溝通。」
雖然周萬來最後總結時留下轉圜餘地,強調國情報告形式尊重立法院朝野協商結果,但未直接相挺藍營論述的立場,「讓很多藍委情感上過不去,深感被洗臉,陳玉珍才在內部群組炸裂。」該名藍委坦言。

綠能我不能 藍委嘆遭掣肘

接著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吳宗憲,又在隔週臨時變更議程,把4月1日開會改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草案審查,短短2週內接連邀請周萬來出席國會改革修法議程,一連串的動作除了引發綠營熱議,也引起韓國瑜關注。
20240403inv010
站穩議事中立同時兼顧藍營情誼,未來隨著在野火力加大,考驗韓國瑜(左)智慧。右為立法院祕書長周萬來。
本刊掌握,對於周萬來再次受邀至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備詢,韓國瑜顯得不敢大意,在公務行程空檔緊盯國會頻道轉播,關心周的答詢表現,並頻頻向幕僚探詢祕書長狀況,擔心周被刁難,關心之情溢於言表。
對此,黨內人士告訴本刊,新一屆國會剛開議沒多久,藍營一口氣增加15席,躍居國會最大黨,委員們當然磨刀霍霍,加上過去人數居弱勢時,一再被綠營輾壓,甚至曲解議事規則,以「一事不二議」封殺藍營提案,行政官員對立委索取問政資料也愛理不理,「如今藍營在立法院當家做主了,結果議事攻防仍處處受掣肘,形成『綠能我不能』,大家當然有怨言。」

怨韓埋心結 磨刀向賴政府

藍營內部矛盾逐漸浮上檯面,韓國瑜依然堅守中立原則,不直接與國民黨團靠攏,為此,黨內人士建議,不妨由柯志恩、謝龍介、張嘉郡等與韓有私交的藍委或資深立委,扮演韓與黨團間的潤滑劑,減少彼此溝通上的誤會。
除了怨韓情結待解決,隨著520即將到來,準總統賴清德政府上台,國民黨團現階段尚未針對過去8年綠營施政進行系統性全面盤整,已有立委等不及想大展拳腳,給賴政府震撼教育,私下自行串聯,檢視第九、十屆國會因人數劣勢被綠營扼殺或無法通過的法案。
20240403inv010
形象溫和的陳建仁(左)日前總質詢時態度大變,頻頻向藍委葛如鈞(右)等人嗆聲。(翻攝國會頻道)
像是李彥秀針對《性平法》修正產假薪資規定;牛煦庭研擬修正《勞基法》由雇主負擔天災出勤成本;黃健豪同樣瞄準《勞基法》提週休二例;許宇甄、馬文君提案修正《老人福利法》爭取年長者福利;廖偉翔則針對健保點值過低提特別條例草案,藉由「低度政治、高度民生」策略,凸顯蔡政府施政不力,鋪排後續質詢賴政府的戰略,屆時韓國瑜及周萬來在議事方面態度如何,也已引起藍委關切。
20240403inv010
韓國瑜2個月前當選院長時深獲藍委愛戴,如今則進入磨合期。
「韓國瑜的角色是否稱職,不會只是由藍委來評價。」立院人士直言,過往國民黨在王金平擔任院長時代,也沒有一味偏袒任何陣營,因此建立立院公道伯的形象,10年前立院處理318學運退場的方式就是一例;韓國瑜目前的分寸是否得當,社會自有公評,但新政府上任後,在野的炮火只會加大,韓式風格能否頂得住自家人拉高的議事壓力,仍有待觀察,但無論如何,韓國瑜似乎已慢慢蛻變成立法院新公道伯。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