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怕艱苦不願下田,台灣傳統農村社會逐漸凋零的景象,在宜蘭員山深溝村,卻是恰恰相反,一群青年呼朋引伴捲起褲管插秧,「務農」在這裡是一件很潮的事。做為第一批「返鄉青年」,穀東俱樂部創辦人賴青松20年多的農耕生活,從自己的一塊土地埋下實現友善農村的種子,如今發芽生根,有無數的新世代,嚮往深溝村的農村生活。

我被慢島生活臉書粉絲團大大的「一坪地主」4個字吸引。和賴青松同為小農,有著革命情感的宋若甄,有感農地流失加劇,發起募資活動,號召關心農地未來的民眾集資買地,讓791坪的土地,在未來至少20年都能維持水稻友善耕作。

無論是想拋下塵囂,移居農村自耕自種,或是僅希望給自己一段短暫的人生休耕期,考量到要先買地或租地,種植的產物也不一定能成功,在什麼都不會的情況下,不免覺得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足以讓人馬上打消念頭。而「一坪地主」募資成果,讓宋若甄與團隊,能帶領學員們無負擔的展開農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