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怕艱苦不願下田,台灣傳統農村社會逐漸凋零的景象,在宜蘭員山深溝村,卻是恰恰相反,一群青年呼朋引伴捲起褲管插秧,「務農」在這裡是一件很潮的事。做為第一批「返鄉青年」,穀東俱樂部創辦人賴青松20年多的農耕生活,從自己的一塊土地埋下實現友善農村的種子,如今發芽生根,有無數的新世代,嚮往深溝村的農村生活。
【宜蘭春耕練習1】用一期稻作交換人生休耕期 到「慢島生活」學習當農夫

「用一期稻作,交換你的人生休耕期。」你曾經想過適時為人生安排休耕期嗎?看到慢島生活水稻班的招募文宣,我反思著。布滿泥濘的土地很神奇,日子過得疲憊或思緒混沌的時候,只管光著腳丫、跟著農友踏進田裡,學習如何成為一位務農者,此時大地母親寬容的接待,都市迷途者頓時得到救贖。

我被慢島生活臉書粉絲團大大的「一坪地主」4個字吸引。和賴青松同為小農,有著革命情感的宋若甄,有感農地流失加劇,發起募資活動,號召關心農地未來的民眾集資買地,讓791坪的土地,在未來至少20年都能維持水稻友善耕作。

無論是想拋下塵囂,移居農村自耕自種,或是僅希望給自己一段短暫的人生休耕期,考量到要先買地或租地,種植的產物也不一定能成功,在什麼都不會的情況下,不免覺得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足以讓人馬上打消念頭。而「一坪地主」募資成果,讓宋若甄與團隊,能帶領學員們無負擔的展開農耕生活。



慢島生活的水稻班是實戰課程,從認識田區環境、如何整地、田埂維護開始,也要了解央盤育苗、有機肥料施灑以及如何防治福壽螺與雜草,再來就是插秧、水位管理、曬田,一直到收割前置作業及採收後處理,在「前輩們」的帶領下,基本上參加完水稻班13週的課程就有自耕稻田的能力。




今年的學員們有台北移居宜蘭的設計師、短住台灣的香港人或是週末特別南下的「假日農夫」。有的人曾經試過自租一小塊地種植,遇到問題無處詢問,只能草草放棄。在慢島學堂的水稻班因為同一嚮往而聚集在一起,甚至夜晚約好一同下田捕捉福壽螺,這群初試啼聲「農夫們」的凝聚力,讓我相信有農業不再是夕陽產業,農村也能是美好生活的實現地。

慢島生活Island Time
- 地址:宜蘭縣員山鄉尚深路84號
- 費用:慢島學堂2024水稻班感受方案,學堂校友或一坪地主價20,000元/人,含13週水稻課程與午餐;單月移居方案/15,000元,含2~4次水稻課程與思源居雅房入住一個月。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