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企業要永續經營,一定要有接班計畫,輪值CEO這樣的安排,其實輪值在很多崗位都有類似的事情,就是Job rotation(工作輪值),那我們是把這個做法,放在CEO來做輪值。」上(4)月17日出席國際車用電子展,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自家攤位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親自證實外界傳聞,輪值CEO制度已於4月正式啟動。
【封面故事】郭台銘力挺輪值CEO 劉揚偉與鴻海老臣派角力勝出

全球最大電子代工霸主鴻海全面推動世代交替,董事長劉揚偉日前出席公開活動時,證實輪值CEO(執行長)制度已從4月開始實施,將由鴻海母公司的事業群總經理們,以6個月為1個週期輪值。本刊調查,實施新制背後,劉揚偉與鴻海老臣派間,曾有一番角力,但在獲得郭台銘首肯,加上集團大掌櫃總財務長黃秋蓮辦理退休力挺後,由鴻海日本通E事業群總經理林忠正,接下輪值第一棒開跑。
輪做執行長 培育接班人
根據劉揚偉的規劃,將由鴻海母公司的6大事業群總經理輪值,每人輪值時間為期6個月,接下來可能陸續把制度延伸到3大子公司:工業富聯(FII)、富智康(FIH)與鴻騰精密(FIT),「我們先在鴻海建立輪值CEO機制,再看是不是要推到其他相關的公司。」他說。


本刊調查,輪值CEO制度並非劉揚偉首創,2011年中國科技巨擘華為就率先實施,與台灣常見的共同執行長制度類似,都是集體領導的一種模式,「輪值CEO並非接班人,一開始沒有決策權,與其說是『輪值CEO』,可能用『實習CEO』比較準確。」知情人士透露,由於鴻海除了半導體外,每個事業群的業績都是上兆元起跳,各高階主管根本無法了解其他事業體,為培育下一代接班人,劉揚偉打算讓他們現在就開始見習,由他手把手指導。
「輪值CEO的好處,可讓未來的CEO有所準備,輪值中會了解CEO跟事業群(BG)主管不一樣,BG只管自己的業務,但CEO要看的面向更多、更廣,再來就是讓主管能熟悉其他單位的業務,和整個集團的運作。」劉揚偉解釋。
劉揚偉小檔案
- 現職:鴻海集團董事長
- 年齡:68歲(1956年生)
- 學歷:交大電子物理系、南加大電子工程與電腦碩士
- 經歷:聯陽半導體創辦人、普誠科技PTC總經理、鴻海董事長特助、虹晶科技董事長、鴻海S次集團總經理
- 婚姻:已婚
分工更明確 管理年輕化
今年68歲的劉揚偉,2019年由創辦人郭台銘欽定為接班人,目前擔任鴻海董事長、執行長與總經理,依《證交法》規定,實施輪值CEO制度並不需要公告,也不需要董事會通過。「企業一定要有接班計畫,輪值CEO讓管理層年輕化,以培養、拔擢接班人才,也讓董事長、總經理的分工更明確,符合公司治理原則。」劉揚偉說。
據了解,目前輪值CEO的鴻海高階主管們,平均年齡約55歲,接下第一棒的是有鴻海「日本通」之稱,目前負責遊戲機、電視等消費性產品的E事業群總經理林忠正。今年未滿60歲的林忠正,曾是郭台銘在旺年會上點名的新秀之一,包括SONY、任天堂等日系大廠生意都由他看顧,也曾擔任夏普董事。「從資歷、熟悉鴻海的程度、身段又柔軟,加上與Young(劉揚偉)之間的默契,都是他率先領跑的原因。」劉揚偉身邊人士透露。

值世代交替 老將漸退休
本刊調查,6個月後的第2棒確定由負責最大客戶蘋果的A事業群總經理蔣集恆接棒,「雖然蔣總比較年輕,但他畢竟負責最大客戶,跑第二棒也是應該的。」該人士說。

但外界並不知道,在年輕一代陸續開始輪值CEO的同時,老一輩的鴻海人也正在陸續退休。像是有鴻海「錢媽媽」之稱的集團大掌櫃總財務長黃秋蓮,就於3月完成退休手續。「不過,錢媽(黃秋蓮)就法律層面上來看,退休手續確實已經完成,但仍舊每天以顧問的身分,繼續替劉董出謀劃策,提供建言。」知情人士說。

其實這幾年來,屬於第一代的鴻海老臣們,包括前夏普社長戴正吳、前亞太電信董座呂芳銘、鴻海C事業群總經理徐牧基,都已跟隨郭台銘淡出鴻海的腳步,陸續交棒退休,一位資深鴻海人就直言:「錢媽不僅是劉董最重要的支持者,也是與創辦人間的溝通橋梁,每次年節祭拜、上香祈福,都是她站在劉董身邊,這次錢媽辦理退休,也等同支持鴻海世代交替的想法,讓其他老臣們沒話可講。」
據了解,負責D事業群的簡宜彬,也在黃秋蓮之後提出退休申請。「簡總的退休案,已獲劉董批示,遺缺將先由林忠正暫代,接下來會從事業群中尋覓合適人選接棒,也是加速世代年輕化。」鴻海主管透露。
【小辭典】輪值CEO
輪值CEO制度起源於中國科技大廠華為,2004年華為找來美國顧問公司設計組織架構,由任正非擔任主席,但任正非不願擔任,才產生輪值主席制度。2011年華為進一步建立輪值CEO制,由郭平、胡厚崑和徐直軍輪流擔任首席執行長,每6個月輪換一次。2018年改為輪值董事長,由徐直軍、胡厚崑及任正非女兒孟晚舟3位輪流,現由徐直軍擔任執行長。
目前國內大多數科技廠採用雙CEO制度,是2者各司其職,負責不同業務,輪值CEO制則是輪流擔任同一個職位,但其實2種制度的出發點相似,都是為了分散風險、保持多元性、培養接班梯隊等目的。包括台積電、研華、和碩、華碩、聯電、聯發科均採用雙CEO制。

老臣派醞釀 拱郭董回鍋
究竟劉揚偉為何選在此時推動輪值CEO制度?本刊調查,這原只是鴻海內部初期的規劃,卻遭外媒曝光,讓此一計畫必須「摸著石頭過河」上路,背後牽涉到劉揚偉與創辦人郭台銘身邊一群資深老臣派的角力。
「從去年Terry(郭台銘)放棄選總統後,就有親近人士不斷放話『創辦人要回鍋鴻海』,雖然Young不以為意,但為了公司長期發展,決定開始啟動世代交替,剪除不必要的雜音。」知情人士對本刊透露。
鴻海帝國年營收規模已逾6兆元,雖然郭台銘指定劉揚偉接班,不過長期以來,跟隨郭董多年的老臣各據山頭,多數不服劉揚偉的領導。但這幾年,市場變化快速,各事業體的成長力道出現瓶頸,資源慢慢集中回劉揚偉手上。

隨著去年中國車廠殺價競爭,導致全球電動車市場反轉向下,見劉揚偉力推的3+3(電動車、機器人、數位健康,加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計畫成果不如預期,加上去年總統大選期間鴻海股價一度跌破百元,更讓老臣派有了藉口反劉揚偉。
「老臣們打算效法當年台積電張忠謀班師回朝,換下執行長蔡力行,後來另選劉德音、魏哲家接班的模式,讓創辦人再度回鍋,但郭董始終未表態。」知情人士表示:「當時股價下跌的原因,有部分是因創辦人宣布選總統,對岸突然查稅造成。」
大股東鬆口 間接挺決策
不過,靠抓住AI趨勢,劉揚偉在獲得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力挺下,成為開發AI伺服器的重要合作夥伴,終於讓鴻海這隻大牛股翻身大漲,不到半年狂飆5成之多,也讓老臣派無法攻擊股價不好;加上黃秋蓮辦理退休,等同支持劉揚偉世代交替,郭台銘也順水推舟同意輪值CEO制度。「其實,郭董是最大股東,鴻海股價好,他也一定好,世代交替年輕化絕對有好處,沒理由不答應。」鴻海主管笑著說。

也難怪日前郭台銘在愛物園受訪時吐露端倪:「我現在已經退休不管這個事情了,都是我們現在董事長劉揚偉在決策,他領導得很好。」郭台銘這番話,似乎也澆滅老臣派反撲的機會。
輪值CEO制度上路,看在老臣派眼中相當不是滋味。「這個制度等同斷了郭董回鴻海的念頭,最近提退休的是簡宜彬,富智康集團執行長池育陽也傳出年底要退休,老臣們都退得差不多,資源都掌握在劉揚偉手中,像是林忠正、蔣集恆這些年輕一輩都想上位,當然都挺Young,郭董最後只能接受。」一位老臣就不客氣地說。
昔日有郭台銘頭號軍師之稱的池育陽也傳出退休,更有消息指稱,目前富智康唯一賺錢單位的副總經理林佳億可能上位。「池總(池育陽)雖尚未申請退休,虧損中的富智康確實正在進行組織改組,新人事案應該近期會定案。」知情人士透露。
至於不得閒的郭台銘本人,據了解,他仍把心力放在新事業開發上,尤其是生技醫療,與低軌衛星、人工智慧(AI)都是關注焦點,他先前都在土城頂埔廠找人開會,現在則是每天一早就到北市芳蘭路的永齡健康研究院上班,不少老臣都會被找來幫忙出謀劃策,「包括已經轉型控股公司的鴻準,以及郭董的個人投資,如群創、天鈺等面板事業,還有台康等生技投資,都直接向他報告進度。」知情人士透露。

對於劉揚偉推動輪值CEO制度,各界看法相當兩極,贊成派認為,過去郭台銘時代,管理模式就是一人決策,無人敢違逆,「輪值CEO制度的推動,可以促進團隊合作、避免過度集權,也會較重視整體利益平衡,讓公司均衡發展。加上輪流擔任決策者,可讓主管熟悉各部門運作,有助培養接班人,也讓年輕新生代嶄露頭角。」管理學者說。
新制初上路 成效待觀察
但同時也有外資圈擔心,輪值CEO採集體領導的方式,是否會造成多頭馬車,使企業決策與執行效率變差,甚至造成內鬥?「畢竟每位輪值CEO的想法不同,可能導致決策方向不一、甚至朝令夕改,必須花更多心力協調,才能達到共識。」外資圈人士提出質疑。
輪值CEO制度剛上路,劉揚偉獲年輕一代支持,確實將加速鴻海世代交替,有助鞏固他的領導地位,但一位老臣也不諱言:「鴻海明年就要董監改選,如果輪值CEO們交不出好的獲利成績單,制度能走多遠?劉揚偉能否穩坐第3任期董事長大位?恐怕還是得取決最大股東郭台銘的想法。」
【回應】鴻海:育領導人才提升公司治理
對於鴻海推動輪值CEO前所引發諸多紛擾,鴻海表示,集團營收超過新台幣6兆元,並跨入3+3新事業,迎接新的成長階段,因此積極培育各層級優秀人才,以追求基業長青。鴻海積極提升公司治理,除在董事會增加獨立董事及女性董事外,為促進高階領導團隊的成長和發展,於4月推出輪值CEO計畫,目的在培養未來領導人才,並透過輪值CEO讓高階主管可培養最高領導階層的角度、增強經營管理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對於整體營運的統籌能力,落實鴻海永續發展。另有關集團重大營運活動或事件,均應以鴻海對外正式公告或聲明為主。近期外界所謠傳集團內部人事異動、傳言,集團不予置評。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