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股東都是大咖 他靠20年的影像算力攻占日本

科科科技董事長王献堂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旗下包括KKBOX等三大事業體的科科科技,在董事長王献堂領軍下,以累積多年的AI算力成功進軍日本。
旗下包括KKBOX等三大事業體的科科科技,在董事長王献堂領軍下,以累積多年的AI算力成功進軍日本。
土生土產的KKBOX是全球第一個合法的音樂串流平台。母公司「科科科技」(KKCOMPANY)一路走來20個年頭,隨著科技演進不斷練兵,不只有自己的品牌,也跨海日本幫大企業軟體代工,將在台上市。董事長王献堂出身投資界,曾任公司財務長,但他不太喜歡這個人設。
2003年加入這個熱血新創團隊的王献堂,扮演抽離角色,甚至幫原本不支薪的創辦人訂下薪水制度。他早練就情緒管理,當KKBOX進軍中國失敗、甚至IPO競拍受挫,他都只往前看,是最穩健的領軍者。王献堂與公司的革命情感不言而喻,也融合出既大膽又實際的DNA。
20240531bus001
5月底,科科科技參加日本最大AI人工智慧展NexTech Week 2024,推出AI多媒體科技產品BlendVision AiM,提供企業包括串流標準化SaaS產品與AI多媒體技術應用的軟體服務。怕講AI太抽象,攤位數名導覽員直接示範如何使用,以簽約客戶、日本最大補習班來說,只要學生輸入想了解的問題,雲端就能處理補習班海量的教學片,迅速找出影片,並精準標記是從幾分幾秒開始,學生隨選隨學。

股東華麗 即將上市

20240531bus001
科科科技推出新產品BlendVision AiM參加日本AI人工智慧最大展NexTech 2024,吸引不少中小企業眼光。
背著後背包,穿西裝、牛仔褲配潔白球鞋,標準科技人打扮的董事長王献堂解釋:「簡單來說,NVIDIA(輝達)的生成式AI能生出影像,我們則是處理這些影像,並找到應用的地方。」科科科技的強項是累積近20年、處理影音資訊的算力,將企業的資料庫點石成金,「台灣像酷課雲就是我們的客戶,也有幾家媒體跟我們合作。」
日本之行浩浩蕩蕩,除了參展,還請出日本三大客戶分享使用心得,集團最大股東也是客戶的日本第二大通訊公司KDDI亦在列。翻開大股東名單,除了KDDI,還有新加坡政府主權基金及中華電信、宏達電、台哥大、趨勢科技等大咖,曾有媒體報導,這個華麗名單的幕後推手是財務出身的王献堂,但王献堂笑說他做財務很久,卻不喜歡這個人設,「我個人也不喜歡用錢賺錢,從沒做過理財、買過股票,人生到現在還是因為公司即將上市,才開了證券戶。」
20240531bus001
王献堂個性溫和,大學時只要有人找他參加比賽或活動,他都願意一試。(王献堂提供)
政大企研所畢業的王献堂,拿手科目是國文、歷史,中學拿過國文競試全國第3名,課餘愛看哲學書,學生時期參加很多活動及比賽,「我的個性並不很活潑,但人家叫我去,我就願意試,試過覺得沒意思,下次就不參加。」
他求職從沒投過履歷,「大學畢業就被學姐引薦進顧問公司,進去才知道是辜家企業子公司。」王献堂說,在顧問公司4年,主要做組織診斷、制度改善及教育訓練,「這個工作讓我了解很多產業、公司的狀態,也比較能從第三者的角度去看企業,這很重要。」
20240531bus001
王献堂(左)加入公司後,每年尾牙都他主持。右為當時公司會計師、現任勤業眾信董事長邵志明。(王献堂提供)
企研所畢業後幾年,在前老闆推薦下,王献堂到投資公司擔任基金經理人,也就是在這個階段接觸到科科科技的前身「願境網訊」,「我當時主要看軟體公司,幫公司投過3間,願境網訊是其一,另一間在中國的遊戲公司後來在美國上市,叫『Perfect World完美世界』,那個投資讓公司賺了快50倍。」
王献堂累積多年診斷公司的經驗、眼光精準。他當時與願境網訊創辦人林冠羣及簡民一成為朋友,「他們常來找我聊些想法,2003年邀我加入。」彼時公司只十幾、20人,「大部分是做跟產品、技術開發有關的,另兩人一個負責accounting(會計)、一個負責HR(人資),我進去以後,基本上是除了產品技術開發不做,其他都做,我都說我是打雜的。」甚至每年尾牙都由他主持。

募資西進 慘虧收場

問王献堂入職之後,先替公司做了什麼改變?他說:「有件很小的事,他們可能都忘了。那個年代很多新創團隊很熱血,兩個創辦人不領薪水,重要的工程師也都是為了興趣工作,只領低薪。」王献堂建立了薪水制度,「我跟他們講不能用這種想法來run公司,只有完整的制度才能吸引優秀人才、長遠發展。」
20240531bus001
KKBOX是全球第一個合法音樂串流平台,至今營收穩定,並增添許多新功能提升競爭力。(翻攝畫面)
3年前才更名的KKCOMPANY,最為人所知的就是20年前土生土產全球首個合法音樂串流平台KKBOX,「做KKBOX時是很大的賭注,我們將公司創業以來好不容易賺到的第一桶金、約200萬美元的3/4,拿去投入在KKBOX,大多用來跟唱片公司取得合法版權。」
王献堂說,公司所有決策都是他與兩位創辦人一起討論、決定,3人的個性、能力互補,關係密切,「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能在一間公司待20年,我覺得最重要就是公司尊重專業,到現在都沒改變。產品開發是Chris(林冠羣)的專業,他有靈感想做,我們就支持。」王献堂時任財務長,他回憶:「如果沒做成,公司可能就沒了…但我覺得失敗也沒什麼,再去賺另一個200萬美元就好。」
20240531bus001
王献堂10年來往返日本超過60次,在當地組織團隊,成功切入日本市場。
KKBOX的成功,讓科科科技成了很獨特的公司,「當時市面沒音樂串流平台,我們也很早就做訂閱制。」2007年會員數達30萬,計畫複製成功模式到中國,「第一次做了對外的現金增資,有3家日本公司投資,中華電信也有投,但進軍中國是失敗的,他們的法令嚴苛,2008年又金融風暴…我記得人家共投資了8、900萬美元,幾乎花光,是個失敗的經驗。」

替日代工 碰撞求存

進軍中國失敗,但台灣跟香港還是賺錢,「我們直覺那就換個市場,於是開始著墨日本。」公司3個日本股東建議,若要進入日本市場,必須要找更大、更知名的股東支持,他們於是幫忙牽線KDDI。
20240531bus001
科科科技在日本有許多大企業客戶,包括協助有線電視做串流平台。(科科科技提供)
王献堂回憶,起初也想到日本做KKBOX,但因日本音樂的數位化非常緩慢,後來轉了一個模式,「我們把KKBOX那個平台,拿來做另外一種服務,就是channel based,讓企業貼牌,等於開始了真正大型的軟體代工。」
跟日本大企業合作初期有很大碰撞,「日本人做事嚴謹,凡事照規範走。我們公司從Day1開始,就是非常自由的個體、奔放的靈魂,不適應被文字拘束,但跟KDDI合作,每個細節都要詳細的書面報告。」熬過陣痛期,碰上日本政府鼓勵企業數位轉型,科科科技不僅成功協助日本有線電視台數位轉型,並助其打造影音串流OTT平台,「我們公司文化就是能屈能伸,就算有自己的品牌,但為了生存,也能幫別人代工。」
20240531bus001
2022年KKBOX遇上spotify等國際音樂串流平台削價競爭,也沒自亂陣腳,「我們找台灣大哥大合作,有新一波成長。」而在日本也砸重金將AI軟體產品模組化,「不只大企業,中小企業也可針對不同需求找到適合產品。」

愛看尼采 沉靜與世

王献堂覺得自己有個特質,就是很早就懂得情緒管理,「情緒管理是要提早練的,我中學時就看尼采那類哲學書,可以平靜看待問題。」今年3月科科科技申請上市前現金增資競價拍賣流標,王献堂說,他不當它是挫折,「人就是要正面思考,我們的目標就是在那裡,我只能去想要怎麼做才能達成。」他認為第一次競拍失敗是因為溝通不足,「我最近詢圈,一直帶著團隊直接跟投資方面對面。」
20240531bus001
為強攻日本市場,王献堂(左)挖角曾在日本成功推廣LINE WORKS與領導GOOGLE雲端業務團隊的松喬博人(右),擔任集團日本區總經理。
王献堂不厭其煩奔波跟各方介紹公司的技術核心與優勢,「我算了一下護照上的貼紙,這10年來往返日本超過60次。」他最近找到一個對公司最貼切的形容,「我們真的是美、日、台混血,創辦人是美國矽谷思維,我學企業管理,工程師都是台灣精神,進日本後又習慣嚴謹的規範…」他背著背包離開展場,邊走邊說:「我們每一項技術不見得多高深,但厲害是在對的時間使出混合技,KO對手,這才重要。」
20240531bus001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