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即將除息的個股中現金殖利率排名第一的大宇為例,今年配息2.5元,除息日未定,5月27日收盤價22.75元,當天殖利率達11%。而從3月12日公告股息開始,大宇的交易量就大增,代表許多人是衝著配息而來。除息當天確實可拿到2.5元的現金股利,但當天開盤的參考價,也會將前一日的收盤價減掉2.5元,投資者持有的總價值並沒有改變。
【基金講堂】殖利率高低非重點 股價上漲才有用

除權息旺季來了,許多投資者眼睛直盯股票殖利率,看到配息不錯就趕快搶進,尤其離除息日越近,買的人就越多。但其實已經知道的現金配息並不會有超額報酬,別白忙一場了。
已知的配息 無超額報酬
簡單來說,拿到配息的報酬率為0%,除非這檔股票之後填息,否則殖利率11%沒有特別意義。而填息就是股票要漲回除息前的價格,也就是說,拿到配息一點用都沒有,股價上漲才是重點。要知道,股價上漲背後必須有獲利支撐。
看看大宇的週線圖就知道了,去年3月以前股價幾乎都在15元上下,成交量也都非常低。最近5年的每股盈餘,前3年都是虧損,到了2022年每股小賺0.08元,去年則大賺7.72元,只是該獲利並不是來自本業,而是處分不動產所得。
檢視大宇股價走勢的時間序就更清楚了,去年4月12日公開招標龜山工業區時,只不過預備賣土地而已,股價就開始起漲,最高漲至24元,之後又回跌至20元上下。直到去年8月公布處分不動產時,獲利確定,股價就靜了下來,因為股價已經預先反映。
至大宇董事會於今年3月12日決議配發現金股利,宣布前幾日股價熱度上升,還飆到最高27.95元,但當發現現金股利只有2.5元,投資者大失所望,股價立即跌至最低點20.55元,之後回到22元上下震盪。
大宇未售地之前,股價維持在約15元,售地後每股盈餘7.72元,所以股價落在22.72元是合理的。若在售地以前就投資,確實可以有逾5成報酬,但是當售地的獲利確定之後,就沒有甜頭可嘗了,因為股價早已飛上天。這時候再去覬覦2.5元的現金股利,一點用都沒有。除非除息後股價可以上漲2.5元,但我認為這實在太難了,畢竟本業沒獲利,除非又有一塊地可以賣。
結論是,看到已知的配息金額再進場,因為股價已隱含配息金額,所以是不會有報酬的。股價必須能上漲才是硬道理,且必須在獲利前投資,才能有實質報酬。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