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反制公民團體「山海公民拆樑行動」推動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藍營各山頭陸續馳援,凝聚支持者投票動能,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副主席連勝文和前主席洪秀柱等人,先後到基隆聲援,謝國樑對罷免連署成案似乎也做好準備,直言:「這應是基隆政治史上首次有這類投票,呼籲大家出來投票。」
【時事焦點】反拆樑9月藍白合啟動熱戰 藍邀柯韓造勢衝8萬不同意票

基隆市長謝國樑面臨罷免危機,第2階段連署將在17日前完成查對,各方都備戰10月的罷免投票,藍營及謝團隊評估,即便進入第3階段投票,謝仍可望安全下莊。本刊調查,謝國樑已定調此役是2026年連任前哨戰,決採熱戰正面應對,更進一步設定目標,要拚不同意票衝破8萬票以上,近期第一波基層陸軍固樁打底作業完成,規劃9月啟動大型造勢活動,邀請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立法院長韓國瑜等人出席,藉由藍白合全面衝高反罷聲勢,催出泛藍與中間選民投下不同意票。

借鏡罷韓 全黨挺熱戰
「反拆樑不光是牽動謝國樑連任的前哨戰,更是明年藍委罷免案的重要防火牆。」一位藍營地方輔選人士指出,這次黨內一致支持謝國樑熱戰對決罷免,期望從戰略上避免再犯致命錯誤,關鍵就是對比2020年罷韓案,當時韓喊出「不投票,只監票」冷處理,卻在綠營全力炒熱投票後,落得大敗;儘管罷韓與拆樑本質不同,反罷戰略仍值得借鏡,藍營高層評估,這波一旦拆樑成功,恐對明年藍委罷免產生鼓舞作用,因此藍營呈現全黨救一人的態勢,是為防止事態惡化。

「謝國樑若守不住,全台明年恐怕至少有5個區域藍委會面臨罷免危機,屆時將是遍地烽火。」一位藍營中常委直言,基隆是藍營基本面優勢地方,以往罷免案投票率都在四成多,但這次黨中央設法跟基隆協同作戰,若要在這次投票就先滅火,就要設法把支持者都動員出來,衝高不同意票。

藍營黨中央目前與地方分進合擊進行動員,從陸空戰分工來化解拆樑攻勢。本刊調查,黨中央主責反罷免論述與政治攻防,像是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議題、東岸停車場、基隆塔,即是接下來要強力訴求的項目;謝國樑則專心處理市政議題,由議會黨團協助政策辯護;立法院黨團將專攻現任民進黨祕書長的前基隆市長林右昌,挖出林任內施政爛攤,削弱拆樑的正當性,凸顯綠營輸不起,激出支持者投票,藍委也將排班前往基隆助講;至於地方黨部這陣子則積極舉辦客廳會,向黨員強力宣導反拆樑,並針對如何投票預做教學。
自3月以來的第一波組織戰似乎奏效,本刊掌握,藍營近期內部民調顯示,不同意罷免較同意罷免的比率高,且差距直逼雙位數,遠超過誤差範圍,讓他們吃下定心丸,樂觀評估謝國樑有望過關;接下來倘若拆樑成案,黨中央已規劃一系列反罷免活動,自8月中陸續展開,大型造勢則於9月初登場。

柯韓助陣 催不同意票
尤其,9月舉辦的反拆樑大型造勢活動,謝團隊已鎖定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立法院長韓國瑜與謝國樑合體;儘管藍營評估罷免同意票不會超過7萬6千票的門檻,但想贏得漂亮,不僅要設法降低同意票,還得衝高不同意票,因此,擁有死忠粉絲的柯、韓就成為催票的關鍵。

反拆樑雖自評勝券在握,但仍存在三大隱憂。一位不願具名的黨務人士直言,自主意識高、耳根子硬的謝國樑,就是不穩定因素之一,像是他7月底在火車站外親自說明施政成績,遭台鐵人員以維持行政中立為由勸離,全程被直播放送引發熱議,團隊早在幾天前就建議謝別這麼做,但謝不聽勸的結果就如他們所預料。

站前揮手 引負評上身
甚至就連被認為是在野黨同溫層的PTT政黑板,絕大多數的鄉民也毫不掩飾對謝現身火車站揮手、打招呼的行為感到厭惡。本刊掌握,近日一篇「今日謝國樑,再次到火車站揮手打招呼」發文,留言區一片譙謝,讓藍營不敢大意,在一票都不能少的壓力下,持續緊盯網路輿情效應,設防丟失青年票。
其次,藍營觀察到,或許是罷免案還沒正式成案,現階段民進黨未傾注資源挹注拆樑行動,僅透過咖啡會、下午茶會的小規模聚會,默默替拆樑催票;一旦綠營正式涉入,擁有中央行政資源的綠營,將成罷樑發酵的變數之一。

本刊調查,公民團體3月發起拆樑行動後,謝國樑即同步與團隊著手準備因應策略,他並拍板前期採取「外冷內熱」的策略性戰法,檯面上持續推動市政,不主動回應罷免議題,避免為罷免方增添柴火;檯面下要求市府各局處,盤點已落實的政見與亮眼政策,印製近15萬份「16大工作成果手冊」,擺放在各區公所、戶政事務所明顯處,供民眾索取,達到宣傳目的,第二版手冊也在籌備中。

祭出政績 動用黨資源
市府各一級局處長也被賦予和村里長、地方社團進行座談會,舉辦政策說明會與民眾面對面溝通的任務,體察第一線的民意脈動,其中,產發處長林鼎超曾任高雄韓市府青年局長,身歷罷韓案,這次擔綱基市府反罷操盤手,協助各局處審視政策盤點有無疏漏;恰好產發處管轄業務眾多,也透過協辦親子活動、演唱會讓民眾有感,以潛移默化、消除市府挨轟沒在做事的負面攻擊。

除了祭出市政實績,謝國樑也在7月初與國民黨中央召開作戰會議,決議成立守護基隆小組,包括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基隆市議會黨團、基隆市黨部以及隸屬黨系統的文傳會、新媒體、智庫一併納入,目前相關作戰會議持續運作,雖改由幕僚群固定進行線上會議,但溝通依舊順暢,每週除研商主攻的議題,也沙盤推演罷免方可能的攻勢,預先做好準備,並擬定後續策略。

拆樑一旦成案,預估投票時間會落在9月中下旬或10月初,屆時立法院第二會期已開議,從國民黨團、個別藍委表現,再到反對黨的議事攻防,都可能被放大檢視,並進一步與罷免案連結,有過先前國會改革修法民調大暴死的經驗,還捲起青鳥行動反撲,「如何火速收攏議題,避免戰場無限擴大,在在考驗謝團隊與黨中央即時反應的能力,更會直接衝擊罷免案的結果,不得不慎。」一位前黨務高層直言。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